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李承乾谋反前,唐太宗动过废除太子的念头吗?

在李承乾谋反前,唐太宗动过废除太子的念头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4/1/16 15:05:07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太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贞观十七年(643年),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计划泄露而被废,唐太宗晚年的失误乃至武则天的上台都与此有关。李承乾准备谋反计划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随时可能被废,所以准备谋反以自救。那么唐太宗到底有没有废除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的想法呢?

李承乾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唐太宗登基后不到三个月,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命令李承乾“宜令听讼”。贞观六年(632年),李承乾第一次监国。贞观九年(635年),为父守孝的唐太宗让李承乾监国、权知军国大事。

李承乾在监国时期的表现非常好,史书称之为“颇识大体、颇能听断”。于是唐太宗不在长安的时候就让李承乾监国,在长安时则让李承乾参加高级会议,李承乾因此进入了唐朝的核心决策圈。可以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此时非常稳固,成为大唐皇帝好像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贞观十三年(639年)左右,李承乾的一只脚因为某些原因残废了。残疾让李承乾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干出了很多荒唐事,比如乱搞男宠、与突厥群竖终日享乐、迫害乃至暗杀劝谏自己的东宫大臣等等。与此同时,李承乾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的表现却越来越好。

因此唐太宗对李泰的宠爱也越来越大,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在此消彼长之下动摇了。于是很多大臣认为唐太宗有废除李承乾的想法,便提前站队李泰,引发了“太子之争”。不过本鬼个人认为唐太宗虽然对李承乾不满并超额宠爱李泰,但唐太宗没有废除太子李承乾的想法。

首先,在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出现动摇之后,唐太宗用很多方法来稳固李承乾的太子位。其中最能表现唐太宗维护李承乾决心的有两个:第一是在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恢复了大哥李建成的太子身份;第二是在贞观十六年(642年)拜魏征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

魏征的政治地位自不必说,他当太子太师就是要保护李承乾顺利继位的。恢复李建成的太子身份意味着唐太宗以承认“玄武门之变”非法来显示自己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决心,也就是维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见唐太宗不想废除李承乾,否则不会损害自己的皇位合法性。

其次,唐太宗虽然对李泰“特所宠异”,但却没有让李泰的政治地位发生“质变”。这里可以将李泰与唐太宗的同母弟、齐王李元吉做个对比。“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元吉是齐王、司徒、门下侍中、并州大都督,住所是太极宫的武德殿,而武德殿的政治意义仅次于东宫。

在李承乾被废的时候,李泰是魏王、左武候大将军并名义上兼管几十个州。与李元吉相比,李泰没有兼任类似于门下侍中的宰相官职,没有进入决策核心圈。当大哥李承乾参加核心决策会议的时候,李泰只能待在太极宫之外的府邸里面,政治影响远不及大哥、四叔。

而李元吉常年居住的武德殿,李泰是直到最后夺嫡失败时都没搬进去,成为唯一没有常住太极宫之内的唐太宗嫡子。可以说李泰受到的宠爱虽然比唐太宗的其他皇子多得多,但他的政治地位和实际影响却连四叔李元吉都比不上,而李渊肯定没有立李元吉为太子的想法。

正因如此,本鬼个人推断唐太宗应该也没有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否则不会让李泰的政治地位和实际影响连当年的李元吉都比不上。唐太宗对李泰的宠爱更多是对爱子的宠爱和转移对李承乾的不满,但没有立李泰为太子的政治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脸、额头有月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包公是什么样的人,包拯额头上的月牙怎么来的,在历史上包拯有后代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包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包拯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名臣、清官之一,而一提到他的形象,我们总会想到黑脸、额头月牙这两个明显的标记,然而不论史书还是考古发掘,均证明历史上的包拯乃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那么,包拯的形象,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呢?从清正

  • 魏明帝曹叡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百姓为何对他的评价那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明帝曹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明帝曹叡虽然比不上曹操,但他的能力至少和曹丕是一个等级的。他在政治方面甚至要比曹丕更为出色。用“厉害”这个词语来形容曹叡,没有任何的问题。曹叡在军政方面有很高的建树。他在位期间,曾经多次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抵御东吴和蜀汉的进攻。他的治国方

  • 曹叡没死前司马懿都是忠臣 司马懿最后为什么会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是忠臣还是反贼,一代忠臣司马懿,司马懿废了哪个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叡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叡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没有造反的机会,也没有造反的勇气。曹叡的帝王之术不亚于曹操和曹丕,虽然司马懿的性格老奸巨猾,但是面对着杀伐果断的曹叡,司马懿根本不敢流露出任何造反的企图。假如司马懿在曹叡时期起兵造反,司马懿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曹

  • 姜维为何会选择投降蜀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维为什么投降蜀国,如果姜维不投降蜀国,三国之蜀汉一统天下

    你们知道姜维为何会选择投降蜀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向刘禅递交《出师表》,在得到刘禅的同意后,诸葛亮让赵云和邓芝设下疑兵以吸引曹真的主力大军,而他自己则率军出祁山,由于陇右地区对诸葛亮的出兵毫无防备,因此陇右地区一片混乱。当

  • 邓通帮助汉景帝有功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景帝简介,汉景帝用棋盘砸死,张之洞被载沣气死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和邓通,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要杀邓通?说起来,是因为邓通曾经帮助汉景帝,因此汉景帝才杀掉他。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话有点拗口。邓通帮助了汉景帝,汉景帝怎么还会杀邓通呢?还别说,真的是这样。邓通确实是因为帮助了汉景帝,汉景帝才杀他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邓通

  • 李陵算不算负面人物?如何正确评价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陵最后怎么样了,李陵到底有没有投降匈奴,如何评价李陵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朝历代,叛徒通常都是为人不齿的,史书中对其评价通常也非常低,尤其是对于那些投降异族政权的叛徒。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外,此人投降了异族政权,但对他的评价却颇为复杂,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可能大家最开始听到

  • 魏源的思想有多先进?他的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爱国知识分子魏源编著了什么,海国图志思想主张是什么,严复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出生时正好是清王朝时期,等他入仕时,时间已经悄悄来到清末时期,对于清末时期的清政府,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那个时候慈禧当政,慈禧太后不断向外国人妥协,送出大量黄金,而大清奉行闭关锁国,让人们没有办法了解世界和

  • 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为何会残废?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承乾的太子妃,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为什么还要谋反,李承乾与称心

    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为何会残废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首先要说明的是,唐太宗的嫡长子、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腿部残废的原因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说法众多,但并没有能让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结论。本鬼接下来对于李承乾残废原因的观点也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而已,大家姑妄听之即可。

  • 窃符救赵是什么故事?信陵君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四君子的结局,信陵君是个怎样的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启示

    大家好,说起窃符救赵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信陵君,即是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将领。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提到信陵君魏无忌,很多人的第

  • 李自成的兵马还没打光就迅速败北,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雪垠《李自成》,形容兵马多的词语,明朝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李闯军的续航能力称得上当世无敌,为什么兵马还没打光就迅速败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对清作战开始以来,李自成的嫡系大将中,在从华北撤退的路上折了谷可成、白鸠鹤,潼关之战折了马世耀。虽然损失已经不小,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到从陕西撤退为止,闯军的主力虽然损失很大,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