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3/12/18 6:53:16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廉”和“能”,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善吏”。

网络配图

1993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在上海工作时讲过,‘人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人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生明,廉生威’,周谷城先生听到后,说这段话很好。这段古代名言,我从小就会背诵,就是不知道是谁说的,你们大家有兴趣,就帮着查一查,查到出处后能把它完整地背熟就更好了。”

此后,朱镕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这段古代名言。朱镕基所说的这段名言,出自我国明代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相传为明代山东巡抚年恭定所撰并勒石立碑,这段名言便被后人奉为官箴。三十六字官箴最核心的两个字是廉和公,二者当中,廉为先。公生明,廉生威。没有廉,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官之道,应廉字当头。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

网络配图

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成龙,于成龙任两江总督3年之后病逝于南京署中。

仅有的遗物是一个破箱和一个瓦缸,瓦缸中粗米数斛,破箱内只有一套官服、官靴。前来悼念的官员无不相哭失声,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

康熙皇帝称赞其为“天下廉吏第一”。古往今来,一条铁律:贪官身败名裂,廉吏名垂青史。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历史是一面光鉴的镜子,是做贪官还是做廉吏?道理不言自明。

能吏的反义词是庸官。庸官的危害在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贪官影响恶劣,但是,在官员队伍中,如果庸官居多,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

庸官主要是指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愿意担当,遇事明哲保身、推诿扯皮的官员。庸官的为官哲学是“不干事;不出事;干事越多,越容易出事。因此宁愿不干事,方保不出事”。东汉学者班固曾经给这类官员画像曰——尸位素餐,比喻占据职位而不做工作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白吃饭,不干活。其实,庸官的危害还不仅在于此,他们不善于谋事,却善于谋人。这些官员往往善于经营人际关系。

网络配图

自己不干事,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干事,拉帮结伙,攻击干事者,给干事者泼脏水、使绊子。此外,吹牛拍马往往也是庸官的长项。

以至于导致一种社会现象:佼佼者常受抑,平平者常通达。如何做一名能吏呢?这就是敢作为、有作为、会作为,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敢于担当。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在解释“上善若水”的时候把善分解为七层含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其中的“正善治”即“政善治”,善治应当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但善治的前提是要拥有“善吏”,换言之,有“善吏”方能实现善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北魏之殇:一个在通天塔下崩溃的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北魏不言骑真的存在吗,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中国历史上北魏孝文帝

    公元534年二月的一个深夜,随着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沉如黑铁的天空在刺耳的雷电中爆出火焰。大火将北魏帝都洛阳城照得如同白昼。被雷电引燃的即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大雄伟的永宁寺佛塔。网络配图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塔身高百丈,即330米;《水经注》则记载为49丈,即163米。而当代建筑学家根据对遗存塔基

  • 康熙处理太子都没有丝毫变动 康熙处理十三阿哥时为何要摘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对十三子为什么那么差,康熙大儿子为什么不立太子,康熙九子夺嫡整个过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摘帽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说《雍正王朝》这部经典历史剧是常看常新,今天再次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细节,看完不得不赞叹如果不细心去揣摩,还真是会忽略过去。这个小细节就是在康熙终于下定决心废除太子胤礽后,也下令将太子一党的十三阿哥圈禁起来,此时康熙当堂摘下帽子又戴了

  • 陈平有哪些功绩?他谋划过哪些卑劣的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佬陈平,陈平为什么可以善终,陈平用了什么计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若论刘邦的手下精明能干的手下,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韩信和张良,没错,这二位的确是刘邦手下一等一的能臣,但是还有一位能臣,他在刘邦一生的执政生涯中同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陈平。但是相对于韩信、张良这些用比较光明磊落的方

  • 刘子业登基时十分年轻,为何会变得残暴无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子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十几岁的少年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稚气未脱的样子,但是如果告诉你,在这样的一个年纪,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少年皇帝,他不仅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反而残暴成性,最后惨被自己的亲叔叔亲手诛杀,你会不会非常惊奇呢?但是

  • 汉武帝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他没能彻底消灭的匈奴,是由谁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被谁彻底打败的,汉武帝他娘小说,汉武帝打击匈奴是正确的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朝代中,开国皇帝普遍比较容易让人记住。比如我们熟知的秦始皇嬴政,他不仅开创了秦王朝,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第一人。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却是另外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皇帝,虽然

  • 有关于秦始皇的死揣测不停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是病死还是被害死,不停揣测你心里可有我姓名,秦始皇到底死没死

    秦始皇死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病死于沙丘之中,而从此之后,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秦始死因的揣测,那么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和某些专家所说,他是被赵高和他的小儿子胡亥一起谋害暗杀的呢?对此,历史专家们提出了2种观点,一

  • 此人跟随刘禅到洛阳,后来为何成了西晋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为什么不定都咸阳,刘禅善终吗?后代如何,忘本三国演义洛阳刘禅打一个词语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对于蜀汉名将姜维来说,虽然将钟会大军挡在了剑门关之外。但是,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

  • 雍正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心狠和霍达兼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变得心狠7点,雍正的能力怎么样,真实的雍正皇帝怎么样

    按理来说,作为一个帝国的皇帝,是不应该过于强调自己的性格的,而雍正是个例外,他爱憎分明性格突出,这在历史上都很少见。对于和他争位的兄弟们,雍正皇帝痛下杀手,绝不留情。对他当皇帝出过大力的隆科多、年羹尧,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他的亲舅舅隆科多最后以四十一条大罪惨死于圈禁之所,他的小舅子年羹尧最后以九十

  • 西魏第一位皇帝为何就被权臣架空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对于西魏来说,西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

  • 三国的两位“折冲将军”,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三位君主是谁,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君主分别是谁,三国全战马超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