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的两位“折冲将军”,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三国的两位“折冲将军”,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4/1/13 2:13:50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的荡寇将军,吕布担任的奋武将军等,都是常见的杂号将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折冲将军”,也是一个杂号将军。虽然在汉末三国时期,只有两个人曾被封为折冲将军。但是,这两位折冲将军都是非常勇猛的。并且,他们都和关羽产生了联系,也即一位不惧关羽,另一位曾击退关羽!

一、甘宁

甘宁(?—215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一带)人,三国时期的江东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后来,甘宁改过自新。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

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焉病逝。在刘焉去世后,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南阳是甘宁的祖籍)。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校尉凌操。当然,甘宁后来还是离开了荆州,归降了孙权。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孙权率兵七万迎击,派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军的前营。此战,甘宁挫伤了曹操大军的士气,促使其最终选择了撤军。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刘备令关羽对益阳施加压力。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兵马,他亲自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投放物体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说要夜里涉水渡河,以此威胁江东将士。

得知这一消息后,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兵三百人,于是说:“能否再给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对付他,保证关羽一听到我咳唾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过来就要被我擒获。”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兵力不占优势的背景下,甘宁依然没有畏惧关羽这位名将,反而主动要求和关羽对峙。

鲁肃当下选了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就这样,甘宁和关羽对峙下去,直到孙权和刘备达成了湘水划界的协议,双方才开始撤军。同年,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虽然,有史书记载了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但是,也有推测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或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或黄初二年(221年)或黄武元年(222年)。虽然甘宁的去世时间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甘宁去世时,孙权非常痛惜,也即失去甘宁这位勇猛的将领,让孙权哀痛不已。

二、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国(今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一带)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因兵少,亲自去扬州募兵。乐进则被遣回所属的阳平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后来与曹操在河内会合,升任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乐进与于禁将率领步骑五千,攻击袁绍的别营。乐进从延津西南缘河而进,渡河攻获嘉,斩首、俘获各有数千,降服袁绍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然后返还营地。在官渡之战,乐进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及于禁、张辽等人,并册封甘宁为折冲将军。由此,和甘宁一样,乐进也曾被封为折冲将军。并且,乐进也和关羽这位名将展开了较量。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十七·乐进传》中记载:(乐进)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青泥,位于湖北省钟祥的东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原本归附刘备的南郡诸郡山谷蛮夷纷纷前往乐进处投降。由此,对于乐进来说,曾经击退了关羽这位名将,这自然是乐进能力的重要体现。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的权力。对于假节来说,意味着可以代替天子征讨四方。

尽管,乐进、张辽、李典3人平级,但是,《武帝纪》、《乐进传》都没有记载合肥之战的乐进战功。后来,因为乐进在数次作战中有战功,所以分了五百户食邑封给乐进的一个儿子作为列侯;乐进本人升迁至右将军。到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这位名将病逝,谥曰威侯。因此,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成为最早去世的一位。到了正始四年(243年),乐进从祀于曹操庙庭。而这,自然是对乐进战功的最好褒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和珅被赐死后,嘉庆是怎么对待他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为什么不反抗嘉庆,和珅为什么不反,嘉庆对和珅的评价

    在咱们的印象中,乾隆朝的巨贪和珅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贪婪、奸诈、油滑。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回归家庭,却是个十足的好丈夫、好兄长、好父亲。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一点十分地让人匪夷所思,在和珅的家庭中,不仅和珅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个个有情有义,全没有豪门府邸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 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炎几个皇后,司马炎死因,司马炎死后

    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皇后杨芷乃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为悲惨的皇后之一。她被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推上皇后宝座,相貌出众、贤良淑德的她本无过错,奈何自己的父亲杨骏在司马炎去世之后,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争权,杨芷因此遭受牵连,最终被废为庶人,竟然被活活饿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任皇后,明元郭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睿之后谁继承皇位,曹睿的郭皇后是谁,曹睿为什么杀郭照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十三年,谥号明皇帝。史学家们对于魏明帝曹叡的评价很有争议,沉迷酒色之好就是其中抨击他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曾借由为士兵征妻的名义,广采众女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虽然曹叡的后宫人数众多,但是他只有过两位皇后,明元皇后郭氏就是她的第二任皇后。郭氏是西平郡西都县人,父亲郭蒲,母亲杜氏

  • 孙权真的是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称帝为何无视孙策的追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称帝的帝号,你帮助过的人忘恩负义,老三国孙权称帝是多少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追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无论是东汉朝臣还是地方豪强都掀起了争夺土地、占山为王的斗争。在一番恶斗之后,唯有盘踞汉中地区的刘备、自立为魏王的曹操和割据江东的孙权三人权势大兴,形成了当时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三国演义》和翻拍电视剧的影响

  • 曹丕册封孙权吴王 孙权称帝后为何还用吴作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孙权刘禅,三国吴王是谁,孙权画像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国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封孙权吴王的曹丕还以汉朝册封的魏王之魏为国号呢。曹操和曹丕的魏王名义上都是汉献帝封的,转头曹丕就让汉献帝禅让了,自己当了皇帝。220年,关羽北伐失败,大本营荆州也被孙权抢了,最终被俘丧命。这让刘备和孙权彻底翻了脸。当年,曹丕登基建立魏国。魏国

  • 刘备和曹丕都有称帝的理由 孙权又是以名义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和孙权谁先称帝,曹丕称帝后多久孙权称帝,曹丕和刘备哪个先称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称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都崇信名正言顺,比如说对外征战,都会寻个借口,以示自己法理上的正义地位,而称帝建国更是如此,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也是以暴秦无道为由竖起的反旗,虽然大多的借口只是用来安慰自己的谎话,但统治者还是寄希望于能这种方式能防止百姓及后世对

  • 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心狠手辣,历史上真实的雍正,雍正为人如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宫剧里的皇帝,就属乾隆最忙,这边忙着铁三角朝堂斗嘴,那边忙着六下江南的。抽空还来一波文字狱弄出来了萧剑小燕子,可谓是养活了一大批演艺圈编剧,妥妥的满清皇室代言人。但是他这么潇洒可不全是凭着自己的能耐赚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很多财产

  • 诸葛亮将自己的所学交给三个徒弟 他们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弟子有哪两个,诸葛亮一生所学,诸葛亮庞统师傅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徒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久负盛名的千古名相之一,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绝对是最多的,也是流传最广的,他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功臣之一,更是辅佐刘禅保护蜀汉江山的重臣。在他执掌蜀汉相权的11年时间里,先是消

  • 皇甫嵩和张温早知道董卓真面目,为何最后没有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三国演义张温,张温与谁私通书信被董卓杀害

    皇甫嵩和张温早知道董卓真面目,为何最后没有除掉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子兵法·地形篇》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句话简单点说,就是慈不掌兵,为将者不能太娇惯宠溺下属,因为很多下属是喜欢蹬鼻子上脸的——骄兵悍将的养成,主帅要负主要

  • 在李承乾谋反前,唐太宗动过废除太子的念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唐昭宗如果重用李克用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太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贞观十七年(643年),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计划泄露而被废,唐太宗晚年的失误乃至武则天的上台都与此有关。李承乾准备谋反计划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随时可能被废,所以准备谋反以自救。那么唐太宗到底有没有废除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的想法呢?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