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重福是谁?他什么要发动叛乱?

李重福是谁?他什么要发动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2/5 18:27:46

唐隆之变后,相王李旦登上帝位。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心中不服,洛阳人张灵均趁机劝说:“大王乃中宗长子,当为天子。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则天下指麾可定。”

李重福是谁?他为何要发动叛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重福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他的母亲是谁,史书已无从可考。唐高宗时期,年仅三岁的李重福被封为昌郡王。可以说,他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武则天称帝后,改封李重福为平恩郡王,不久,又进封谯王。神龙之变后,李显被大臣拥立为帝,作为皇帝的儿子,李重福的春天似乎要来了,然而情况恰恰相反。

由于李重福并不是韦后所生,韦后对他十分厌恶,在李显面前诬陷,说他曾与张易之等逆党互相勾结,企图谋反。

唐中宗并没有处死李重福,只是将他贬官外调,贬为濮州刺史,不久又改任均州刺史。李重福虽然身居刺史要职,却没有实权。朝廷仍不放心,还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公元709年,唐中宗大赦天下,流放之人均可返回家乡,唯独李重福不在特赦之列,不许反京。李重福十分忧虑,上表自陈,向父皇表明心迹。可是,表奏石沉大海。

唐中宗李显暴病而亡,韦后临朝称制,她派大将军赵承恩率五百人奔赴均州,对李重福进行重点监视。

李重福对韦后恨之入骨,打算起兵造反。正好吏部侍郎郑谙来到了均州,他见李重福处境艰难,也鼓动李重福起兵攻打韦氏,夺回皇位。

李重福有了郑谙等人的支持,顿时信心大增,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密谋造反。哪知队伍还没集结,京城中传来消息,韦后、安乐公主等人被杀,相王李旦被大臣拥立为新的皇帝。

正在这个节骨眼,新朝廷发来一纸调令,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李重福开始左右为难了,刚刚被点燃的皇帝梦,很快将要破灭了?

洛阳人张灵均看出了李重福的心思,劝说他趁机起兵,便有了前文开头的一幕。

李重福的皇帝梦再次被点燃。是啊,自己是中宗皇帝的长子,按历朝历代的规矩,皇帝驾崩后,理应由长子即位,从未听说传位于叔叔。

于是,李重福与张灵均、郑谙等人密谋,他们聚集了几十个人,正式成立了一个均州小朝廷。李重福自立为皇帝,改元中元克复,尊李旦为皇季叔,温王为皇太帝。

郑谙等人,各有封赏。郑谙为左丞相,张灵均为右丞相,其余人等,各许以高官。

一切准备停当,李重福和郑谙等人诈称乘驿向洛阳进发。他们还未到洛阳,阴谋就已败露,东都大小官吏得知这一消息后,吓得全部逃走或躲起来,唯有洛州长史崔日知率兵前往拦截。

侍御史李邕快马加鞭来到左、右屯营,对官兵们说:“谯王在先帝时就是罪臣,如今无故进入东都,必然谋反,现在,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当李重福的队伍来到天津桥时,追随他的队伍已有数百人。他先赶赴左、右屯营,结果守营士兵向他放箭,箭如雨下。

不得已,李重福又赶往左掖门,想调用留守的士兵,结果,大门紧闭。李重福大怒,下令焚烧城门。大火还没烧起来,左屯营的士兵冲出来向他逼近。

李重福知道大势已去,只得骑着马从上东门逃走,藏匿到山谷之中。

第二天,士兵们开始山,声称要捉拿李重福。李重福走投无路,只得跳河自杀。

李重福死得还算有些骨气,至少敢于自我了断。而他的手下郑谙就死得比较窝囊。郑谙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兵败后,他化妆成妇女模样,藏匿在一辆车中,但还是被人认出来,抓起来将要问斩。

郑谙被斩时,吓得双腿发抖,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的同伴张灵君却神气自若,不屑地对郑谙说:“我怎么与你这样胆小的人举事呢,看来必败无疑。”

对于这场由李重福主导,郑谙和张灵均等人为爪牙的造反闹剧,小编认为必败无疑,为何这么说呢,我认为由以下两点原因:

1、人心不附。李重福虽然出生皇室,但他为人品行不端,朝中并无实力派大臣支持,毫无政治根基。唐睿宗李旦对他的评价很中肯:“幼则凶顽,长而险诐。”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成大事呢?

2、所托非人。李重福所依重的人才是郑谙,郑谙是怎样一个人,史书上是这样说:他先依附来俊臣;来俊臣被杀后,又依附张易之;张易之被杀后,又依附韦后;韦后被杀后,又依附谯王李重福。然而李重福也兵败了,他也被杀。

如此看来,郑谙是个倒霉鬼,跟谁谁灭。从郑谙不断更换主人的经历来看,他也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有他辅佐,李重福焉能不败?

李重福的悲剧在于,他没有自知之明,人品能力都偏低,野心却很大。他在奸猾小人的蛊惑下,头脑发热,居然想当皇帝!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行为十分幼稚好笑,失败也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与大臣老婆偷情 大臣知道后竟这反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光是齐灵公的儿子,本来被立为太子。不过,齐灵公后来又宠幸戎姬,于是废掉公子光,另立戎姬的儿子为太子。公子光被流放至外地。网络配图齐灵公病危之时,大臣崔杼力挽狂澜,把被废的公子光迎了回来,扶他继位。这位被废掉的太子,又幸运的当上了齐国国君。当然,这都多亏了大臣崔杼。新继位的齐王,即后世所说的齐庄公

  • 揭秘天下第一名将狄青的成长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网络配图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他救活了被哥哥打落水的无赖而作罢。后来狄青在西和县当

  • 一步之遥:赵括与韩信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和韩信,在中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为什么赵括最后成了笑话,而韩信却成为战神呢?老猫认为,两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那么一点点,但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两人在战场上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把赵括和韩信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两人有两处十分相似的地方。第一,两人都是熟读兵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伙都知道;第

  • 揭秘历史上的第二美男 竟然被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有这样一位男子,他是继西晋潘安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美男。据说有几次碰到乱兵杀人,刀刃眼看就要砍到他身上时,刀子的主人猛然惊觉自己面对的是如此美丽的一个人,旋即停止了杀戮,甚至保护着他离开危险地带。更让人咋舌的是,皇帝也看上了他,并首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准备立他为后,要光明正大的和他在一起。网

  • 明太祖朱元璋不出兵打杀使臣的日本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了做到皇帝的位置打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实力持平的对手,也有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但是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得到了江山。可是朱元璋却一直都不敢对日本出兵,这其中有怎样的隐情呢?明朝建立之初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

  • 曹参做宰相3年整日醉生梦死为何却被称为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朝历代,厉害的丞相和宰相有很多。被称得上“千古贤相”的,像跟着刘备从无到有然后又被托孤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像打理朝政四十年不用皇上上朝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像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上谏的魏征……这些人的功绩彪炳史册,都是以正面形象而为人所知。网络配图但是有一名宰相,他没有什么功绩,执政期间吃喝玩乐,却也被

  • 曹操都不敢称帝 为何曹丕一上来就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在三国中前期消灭了袁绍的势力基本上已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后期又去往南方征讨孙权,北定西凉,实力愈加强大。网络配图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这时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献帝虽说是个皇帝,但无非就是曹操的傀儡,贵为皇帝没有一兵一卒可以调遣,任何事情都要听曹操的调遣。曹操已经权倾天

  • 朱元璋的变态管理:还曾将洁癖画家绑在粪桶上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图片

  • 司马懿是如何在三国这一乱世拔得头筹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军事家,他极擅长谋略,有城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司马懿是如何在三国这一乱世拔得头筹的?网络配图久看三国,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司马家族成为了这场乱世的赢家。而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刘备,孙权等这些能人猛将,均被大浪淘尽了身躯,融进在冰冷的泡沫中。但纵观历史,司马氏的成

  • 失去皇族特权的刘秀反而务农持家做生意都拿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秀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刘钦因思虑国事家事,身心交瘁,积劳成病,竟一病不起,在汝南郡南顿县令的任上去世了。刘钦的死对孤儿寡母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从此失去生活来源的母子没有办法在南顿呆下去了,刘秀的母亲樊娴都便在小叔子萧县令刘良的护送之下,带着刘秀和刘伯姬回到了家乡——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