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夫人和吕后的关系为何会闹得这么僵?

戚夫人和吕后的关系为何会闹得这么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1/19 18:31:38

过去我们在谈及刘邦的“戚夫人”和“吕后”时,总觉得戚夫人之所以被吕后迫害,就是因为遭到吕后的‘嫉妒’。她嫉妒戚夫人比自己受宠,嫉妒自己的儿子刘盈没有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更受刘邦的喜爱,因此在她掌权之后,便杀害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值得一提的是,戚夫人还被她斩断了四肢做成了“人彘”。

但其实,并非只是简单的“嫉妒”那么简单,吕后之所以要这样做,实际上是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她的这些行为,不过是通过制造恐怖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向她臣服。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戚夫人和吕后都是刘邦的夫人,为何两人最后会闹成这样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刘邦立储君开始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戚夫人的无奈

在刘邦废立太子的过程中,戚夫人原本是占据很大优势的,因为刘邦是站在她这边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刘邦废立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即便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但他主意已定,似乎任何人都无法更改。

按理来说,有了皇帝的支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势必会成为最佳继承人选。可为何戚夫人最后还是失败了呢?关于这点,笔者认为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戚夫人本身的能力很弱。戚夫人当时在决定挑战皇后之位的时候,就错误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吕后,也错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自以为能利用刘邦对她的宠爱去摆平群臣,从而实现自己的皇后美梦。但是,戚夫人自身的能力就非常之弱,除了向皇帝搽鼻涕抹眼泪之外,就别无他长。

第二,废立太子阻力大。首先来说,废立太子的条件是太子犯了大错,比如什么篡权夺位等,但刘盈本身就没有犯什么大错,因此废太子就自然难以被群臣接受,毕竟太子储君关乎到国家的国本,是不能随意更换的。而且此举是“废长立幼”,对于恪守传统礼法的大臣们来说,更加难以接受。所以由此可见戚夫人面对的阻力之大。

第三,戚夫人没有可以依靠的势力。我们说了,戚夫人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帝对她的宠爱,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依靠的势力,也就是政治资源。废立太子本来就是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的根本就是派系之争,戚夫人想以一人之力去对抗整个功臣集团,其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戚夫人想要通过刘邦对她的宠爱来争取到皇后之位,从而让自己的儿子得以上位,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造成戚夫人最后的悲剧,除了戚夫人自己的原因之外,刘邦也是难辞其咎!

刘邦的错误

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自古以来,皇帝依靠的并非只是个人能力,而是一整套的官僚系统。简单来说,皇帝的行为举止,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制于官僚系统的。

在废立太子这件事情上,虽然刘邦支持的是戚夫人,但是他却没能有效地进行。为何呢?原因同样有三点;

第一,刘邦立储过早。我们知道,刘邦在刚刚当上汉王的时候,只有两个儿子,而这个时候,他就将刘盈立为了太子,从而导致他后来发现刘盈不适合做储君的时候再行废立已为时已晚。毕竟作为皇帝,必须是一言九鼎,不能朝令夕改的。

第二,刘邦考虑不周。刘邦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在废立太子之事中对局面的把控度,他没有想到废立太子之事阻力会如此之大。尽管刘邦贵为皇帝,但他的行为却是他无法掌控的。在废立太子没有绝对的把握时就公开了自己的想法,这就等于是向戚夫人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引导戚夫人向吕后发动挑战。同时也对吕后发出了信号,逼迫她跟戚夫人进行“决斗”。

第三,刘邦的优柔寡断。虽说废立太子之事的阻力很大,但历史上也不乏皇帝乾坤独断的例子,比如汉景帝废太子,改立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大帝。还有汉武帝废太子立幼子刘弗陵等等。虽说汉武帝在立刘弗陵的时候,引发了一场大流血,但最终汉武帝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极强的政治手腕,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将刘弗陵立为了太子。

相比于汉武帝来说,作为大汉帝国开国皇帝的刘邦,自然不输给自己的这个后辈。虽说他态度坚决,但在处理此事的时候却优柔寡断,最终导致了戚夫人的悲剧。

戚夫人的悲剧

汉景帝元年十二月,吕后利用汉惠帝外出打猎的机会,派人毒死了刘如意。

在除掉刘如意之后,接下来便是戚夫人了。吕后下令将戚夫人的四肢全部砍掉,挖去眼睛,弄聋耳朵,并强迫她喝下哑药成为哑巴,做成了“人彘”,丢到厕所中。不仅如此,吕后还派人去叫汉惠帝来“观赏”。

等到汉惠帝得知那个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变成这副模样之后,被吓得大哭一场,不久之后便生病了。汉惠帝心肠很好,他看不惯自己母亲这样残忍无道,于是便对吕后说:“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啊。我作为你的儿子,母亲如此残暴,我怎么能治理天下呢?”至此之后,戚夫人在史书中再无别的记载。

不过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汉惠帝之所以还能去看见成为人彘的戚夫人,说明戚夫人并没有因为被砍断四肢,而过度流血而亡。当然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吕后在下令将其四肢砍掉的时候,就叫人用药材为其续命的结果。这真相确实令人发指!

而这一切不过只是吕后为了折磨戚夫人和威慑朝臣的残暴手段而已。但我们不禁会问:“吕后消灭了一个不是威胁的威胁,创造了一个不是胜利的胜利,她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大胜匈奴后,为何选择修建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匈奴被打败去了哪,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秦朝大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众所周知,长城是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还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线,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了,一提起长城,我们大多数人肯定就会想到秦始皇,他当年劳民伤财,发动了近百万劳工去修筑万里长城。甚至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简单地认为,长城是由秦始皇时期才开始修建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赵匡胤50岁暴死,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离奇死亡,赵匡胤之死真相,赵匡胤的死因揭秘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恒是西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史称汉文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除了是一位帝王,也是一个孝子,他被封为代王,母亲则是薄太后,即使成为诸侯,但他对于母亲依然非常孝顺,薄太后生病三年,他就亲自照顾母亲三年,而为了母亲的安全,需要服用的药都要亲自尝过,确认没有危险之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才三品,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高清,神探狄仁杰5在线观看免费

    629年,李靖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打溃颉利可汗部,随后带领部队,攻打东突厥,收复大漠领土。“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提起狄仁杰,大家对他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在唐朝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官职,但是他将自己的小官职干

  • 年少就显露名声,骆统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我年少时偶然识得出自,骆统传翻译,故乡中的水生形象是怎样的

    在江东诸将当中,骆统是典型的子承父业。他从小受其家庭的影响,聪慧多才且心怀大志。少年时就在当地显露名声,二十岁时跟随孙权效力东吴,三十岁时因功被任命为偏将军。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骆统在正值壮年时期就天年不佳、英年早逝了,所以也没来得急在东吴后期的发展中显露更大的成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金忠: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异姓王,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灭亡后皇族的下场,为什么明朝没有异姓王,金忠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开国皇帝。就刘邦来说,一开始大封功臣为异姓王,结果因为异姓王的问题,刘邦吃了不少苦头。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吸取了刘邦的教训,只册封朱棣等皇室子弟为藩王,而且定下了不得封异姓为王的规矩。在朱元璋时代,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东瓯襄武王汤和、丽江武

  • 杨淑妃与赵祯是什么关系?她为何能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懿传太后和皇上的关系,赵祯的长女徽柔的结局,宋仁宗与八贤王的关系

    说起宋仁宗赵祯的身世,不得不提及借腹生子的养母皇后刘娥、生母李宸妃以及杨淑妃。杨淑妃也就是后来被赵祯追谥为章惠皇后的杨氏,宋真宗章惠皇后在史料中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她对于宋朝而言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真正养育赵祯的其实是她。杨氏是益州郫县人,她的家世平平无奇,弟弟杨知信隶属于禁军,担任天武副指挥使。赵

  •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法正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角荀彧法正,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张角法正郭嘉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法正可谓一流的谋士。法正善于奇谋,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曹操曾表示: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而诸葛亮则表示: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

  • 汉武帝下定决心重用东方朔是因为一封十万字竹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方朔巧劝汉武帝读后感,汉武帝和东方朔的关系,东方朔的传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大汉王朝,真的是能人辈出,其中有一人,名叫东方朔,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如何在汉武帝面前推荐自己,最后又得到赏识?从他的入职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用心很有智慧的人。汉武帝在位时期,全国上下海选人才,那年,东方

  • 她12岁时入宫当了皇后,却一生无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本王已娶侧妃一个月她可消气,不受宠的妃子,孙皇后的一生

    在清朝,有一个皇后身份高贵,是孝庄太后的侄女,还是康熙的母亲。 她就是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也是草原上的一位公主,但这个孟古青也跟她姑姑一样,到清朝去联姻,实际上,这个孟古青也很无辜, 在她出生之前,她一生的命运就被安排完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孟古青12岁那年,进入了皇宫,当上

  • 为何说杜如晦是唐朝第一梯队的名相?他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如晦历史原型,唐朝名相有哪些,唐朝李靖的儿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杜如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大一统朝代,唐朝不仅有很多明君,也有很多名相。唐朝名相第一梯队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即“前有房杜(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宋(姚崇、宋璟)”。杜如晦生于隋朝开皇五年(585年),在隋末大乱期间成为秦王李世民的重要谋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