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原水泊梁山老大王伦为何落得失位亡身?

原水泊梁山老大王伦为何落得失位亡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50 更新时间:2024/1/9 14:24:47

王伦能当上寨主,证明他还是有些气场的。但王伦的气场太小,弱弱的名号“白衣秀士”便是证明。他的三位副手,名号反倒是震山响: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三人的名号又有天,又有地,又是“千”,又是万的,听起来相当有力度。

可惜的是,几条响当当的汉子,在白衣秀士王伦的领导下,毫无好汉模样,竟似妖魔一般。这时候的地妖星杜迁、地魔星宋万、地囚星朱贵,干的都是杀人的勾当。林冲初到梁山,看到“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F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一片尸骨满目、阴森恐怖的场面,犹如魔窟。

王伦作为寨主,是梁山的主要责任人,梁山走什么路、扛什么旗,都需要他来安排。从王伦治下的梁山总体面貌上看,这个单位很黑很暴力。

网络配图

与梁山不远的石碣村渔民阮小二说,这一伙贼男女,“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霸占水泊,以至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穷苦渔民因此“绝了衣饭”,偌大个水泊,连条五六斤的鲤鱼都很难打到,让人“一言难尽”。王伦治下的梁山,不管弱势群体利益,不管穷苦百姓温饱,一门图利,大吃特吃窝边草,一点都不仁义。

梁山探子朱贵,按照寨子的总体安排,专门打探来往客商的情况,没钱财的放过去,有钱财的报告给山寨,山寨派人打劫。打劫的主要方式是残忍地杀人,无耻地越货,累累尸骨用作常备物资就是证明。放哨之余,朱贵也会寻机对有钱的单身客商下手,轻的“蒙汗药麻翻”,重的“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羓子子,肥肉煎油点灯”。王伦治下的梁山,不管无义之财还是有义之财,不管大财还是小财,若有机会一律打劫,一点都不讲道义。

王伦是秀才出身,虽然不及第,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但从他的言谈举止全然看不出“仁义”二字。梁山火并时,林冲当面数落王伦,骂他笑里藏刀、言清行浊、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落第穷儒、胸中没有文学,难当寨主之位。

林冲可能太激动了,以至于说出的话有时没有因果联系。胸中有没有文学、考试考没考好,这跟有没有资格做寨主压根儿没关系。“笑里藏刀、言清行浊、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等,则是林冲的主观感受,拿这个给王伦定罪,也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嫌疑。唯一说得过去的是,王伦确实没有“大量大才”。这样的王伦之所以能当上梁山首任寨主,一方面是有造反造得早这一老资格,一方面是如林冲所说,靠元老杜迁等人的协助。

王伦到梁山落草,属于白手起家,逐渐在梁山聚起数百号人,很不容易。况且,他把队伍弄得旗鼓完备,阵仗整齐,号令分明,前有哨探,后有大营,让那衙门捕盗的人不敢太接近,不敢正眼瞧,即使官家人受命硬着头皮来缉捕,也是吓得“屎尿齐流”。王伦的梁山可谓强悍。这说明,王伦还比较有能力,不是一个专靠老资格吃饭的人。

网络配图

按阮氏兄弟的说法,很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到王伦“那里躲灾避难”,王伦“都收留在”梁山。朱贵的李家道口酒店,按山寨的部署,专门留出一部分经费招待路过的好汉,规格很高,一般是有酒有肉,杯盘整齐。这说明,王伦比较有度量,不是一个毫无接纳力的人。

实际上,王伦不及第,“因鸟气”落草的造反精神要比林冲的逆来顺受强很多。王伦劝杨志别去京城谋求复职,留在山寨做好汉时分析说,高俅那厮“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能如此清楚地认识高俅,认清时局,要比宋江的糊里糊涂强很多。这说明,王伦比较有见识,不完全是林冲口里所谓的“腌躜畜牲”。

占着梁山水泊偌大一个去处,仅仅满足于“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的目标,无法吸引杨志这样追求进步的高尚青年,因为梁山的终极目标无法满足杨志博得功名的需求。

“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的快活生活令阮氏兄弟羡慕,但是听说王伦心胸狭窄,不肯“胡乱招人”,弄不弄就搞个投名状,让好武艺的林冲受尽了气,一身本事、义薄云天的阮氏三雄便懒得去入伙。王伦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很有限,气场自然大不了。

在处理林冲入伙问题时,王伦起初比较热情,但转念寻思,我是个不及第的秀才,没什么本事。杜迁、宋万的武艺也平常。让好武艺的林冲入伙,要是以后他占了强,那时自己可怎么对付他?不如找个借口打发走得了。因此,王伦在林冲的接风宴上委婉而坚决地下了逐客令,说什么寨子小、房屋少、力量小,会耽误你的发展,你还是另投大寨吧,一点路费请笑纳,不能容留请海涵。表面上一团和气,内心其实老黑暗了。

林冲也不争气,听了这话,一不另寻出路,二不昂扬斗志,而是誓死效忠、低三下四,乞求收留。但是,王伦还是一副安不得人的样子,朱贵、杜迁、宋万纷纷进谏,看林冲的本事、看柴进的面子、看江湖的道义,收留林冲吧。王伦一看,局面要失控啊,三个副手都不拥护自己的决定,赶紧巧言伪饰:兄弟们啊,我是不相信林冲的忠诚度,担心他是官方派来探我们虚实的,他若有心入伙,得拿个投名状来。王伦有心眼,有盘算,对于一个一把手来说,这没什么错误,错就错在他的算盘打得太过阴暗,未能把林冲威胁跑,未能把真正的担心和下属沟通明白,结果弄得局面无法控制。此时掌控力有限的王伦,气场大不了。

网络配图

王伦曾劝杨志留在山寨,目的是让他制衡林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伦当着林冲的面,对杨志苦苦相留,邀请杨志“小寨歇马”“同做好汉”,但杨志决意不留。想留的,百般求他他不留;不想留的,他百般求人家留。面对此情此景,林冲心里恐怕相当不是滋味,王伦心里恐怕也很尴尬。王伦的协调能力很有限,气场大不了。

不久,王伦故伎重演,再次以粮少房缺为借口,拒绝接收晁盖等七位好汉入伙。没想到,坐第四把交椅的林冲首先发难,斥责王伦表里不一,话好听,事难办。眼看局面又要失控,王伦马上喝道:

“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大骂手下,这很有第一把交椅的威风,一把手的脾气,准确抓住林冲“犯上”的同时,还通过“酒醉”留出解决失控局面的空间,给了林冲台阶下。但是,林冲根本不吃这一套,拔出一把刀来,要杀了王伦。这时的王伦叫心腹,心腹不敢靠前;想跑路,路被堵死。没有任何资本的王伦,驾驭力和掌控力尽失,最终命丧梁山水亭。

可见,王伦的致命缺陷是“小”。他有心眼但属于小心眼,他有算盘但属于小算盘,他有手段但属于小手段,他有脾气但属于小脾气。这样的人,难成犬事。连做盗贼,都是“打家劫合”,小打小闹。吸引力、号召力、协调力、驾驭力、掌控力太弱小的王伦无法把梁山事业做大做强,失位亡身的结局迟早会落到他的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云身份揭密:其实他是个十足的文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的五虎上将身分,主要形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在《三国志》里却无这方面记载。《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可以用机智、忠义、勇敢这几个词来概括,但书里并无一句提及赵云是武将。另一方面,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位列文臣之中。武侯祠是唐朝廷所建,应该可信。网络配图成都武侯祠对赵云文臣身分的归类,决非始建者

  • 古代太监是如何敛财的?宦官竟是当时的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正德年间宦官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明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

  • 明朝开国猛将徐达为何擒贼不擒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擒贼先擒王,纵马驰骋疆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是古时为将者平生难得的快意事迹。可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盖世名将徐达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不稀罕这项属于武将的至高荣誉。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明代有这样一件野史传闻:洪武元年(1568年),徐达和常遇舂率军北击元军,眼看就要追上元顺帝了,徐

  • 皇太极的奇特婚姻:娶两名寡妇 让侧妃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的皇帝们,其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载的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是政治联盟的结果。而其余的妻妾,也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其

  • 赵云委婉劝诫刘备节俭一事 竟惹怒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赵云传》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意思就是刘备得

  • 揭秘: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系造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新唐书·食货志》这么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

  • 宋钦宗赵桓历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竟是个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揭秘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这三绝之中尤以“痴绝”最甚。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网络配图义熙三年(407年),顾恺之做了散骑常侍,心里很高兴。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明月当空,诗兴大发,于是便高声吟起诗来,他的邻

  • 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中国各朝代末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历史上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网络配图秦朝末代皇帝:秦二世秦始皇之所以称为始皇是想让自己的帝业“以我为始,承袭万年”,可是仅仅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秦二世胡亥是被自己的宦官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