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一代女皇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一代女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19 16:28:33

刘娥出身卑微,进宫后,当了真宗妃子,赐姓刘。她不能生育。那个时候,皇妃没有生育能力,特别是没有男孩,是很难保住地位的,更不要说当皇后。刘娥把侍从李氏召来,软硬兼施,搞了个双凤戏龙,李氏怀孕了。刘娥借口怀子,不见皇帝,直到孩子降生。很走运,是个儿子。刘娥安置了李氏,自己作了“母亲”,寥寥无几的知情者服从了刘娥,为刘娥保密。有了“儿子”(宋仁宗),刘娥当了北宋真宗皇后,不久,开始垂帘听政。

为了保住皇帝对自己的欢心,武则天等都要经常守在皇帝身边。刘娥没有那么做,是如何控制了皇帝的心的呢?她怎么知道双凤戏龙会有男孩而敢于冒险离开一年、让别的妃子去戏龙的呢?别的妃子也有儿子,刘娥如何取胜?可能的回答有二:

(一)北宋盛行黄白术,也许,刘娥深谙此术的吧。妩媚不足以成事,刘娥必须是很诱人的。她能满足皇帝的需要,还能掌握播下龙种的时机,更能得到皇帝发自内心的爱情,实现了“此时无人胜有人”。

(二)刘娥坚持对内对外都要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寇准等着名功臣仍然习惯于大宋建国时期的方针,借口刘娥出身寒微,反对刘娥登台,上谏不成,就计划让太子监国,推翻或谋杀刘娥。刘娥很机警,识破和粉碎了这个计谋。她的主张符合当时的历史需要,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和信赖。不记得史料说明了寇准等大臣和哪个太子共谋,不管如何,他们的失败,是刘娥的机会。

刘娥借腹上台,当了皇后,可以说,手段比萧太后和武则天更“阴”,也可以说是更“合法”和更“高明”。

武则天上台,宫内外大臣结成联盟,企图推翻武氏天下。阴谋失败,武则天几乎把所有的人都投入监狱或处死,只留下了才女上官婉儿。跟武则天以恶治恶不同,刘娥是以善治恶。她没有处死密谋的人,而是贬斥了主要首领,量才起用其他的人(例如李迪等参与密谋的大臣),做到君臣释疑,共事宋室。宋太祖防止别人“黄袍加身”的削权政策巩固了新政权,同时埋下了咸口不言和言必伤人的危机。刘娥的人事政策感动了很多人,消除了这个危机。

武则天重用亲友,有“酒色财气”四关保护裙带。刘娥反其道行之。在一次封赏仪式上,刘娥让大臣们把自己的子女亲朋的名单报上,大家以为是要择优提拔,纷纷上报,名单列的长长的,能包括的全包括了。刘娥把名单挂在自己的卧室,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有人推荐某某当官,刘娥就查看那张表,除非证明有奇才,列入者基本不用。刘娥还搞了“约束子弟诏”,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违反了子弟诏,刘娥严惩不贷。不少大臣对此耿耿于怀,但刘娥的政策深得人心,取得了天下的信任,没人敢随意篡改旨意和搞土皇帝政策。刘娥时期,“政出宫闱”,却“号令严明”,当时的各级政府基本做到了有令必行、有行必果。

武则天显耀自己的势力和财势,讲究富丽堂皇;刘娥却保持自己在宫中最穷的地位,带头保持清廉。她的衣着打扮简朴,要的是神质高贵。她请自己的亲朋吃饭,从不使用皇家器皿。刘娥让皇帝和大臣们的宫女侍从个个都是华丽衣着和精心打扮,以此向邻国显示大宋帝国的繁荣昌盛,而自己的宫女和侍从却是个个素装淡抹。刘娥送给长公主等上了年纪的皇家女子珠宝帕首,以便她们在临朝和外出的时候不必为假发和容颜而发愁。一次,她的亲朋也要求珠宝帕首,刘娥回绝了。为了满足自己性要求,武则天不惜打破自己订立的号令,为那些雄子重赏封大官,甚至有时候让他们议论朝政。刘娥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雄子,然而,正史野史几乎都没有相关记载。

在刘娥的影响下,丈夫真宗和“儿子”仁宗都不敢图享受,而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治理天下的事情。例如,真宗能宽仁慈爱和抵御北方外族入侵,保证了天下太平和经济发展。仁宗能恭俭仁恕,有了旱灾水灾,他立在殿下,为全国百姓祈祷。有一次,他晚上不能睡觉,饿了,很想吃羊肉。侍臣建议降旨破例索取。仁宗拒绝了,他说:我那样做,大家仿效,夜夜杀羊,天下还得了吗?有北方外族犯边,他能御之出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传颂了2000多年的飞将军 拼杀了40年没有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飞将军是谁,单雄信死时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赵云唯一一次败仗

    说起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诗句,更是把李广推上了高峰。但是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李广从军将近40年时间,可以说立下战功无数。但是无论是汉景帝还是汉武帝都没有讲李广封侯,到了汉武帝的中期,李广甚至被绝对的小辈霍去病超越。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 慈禧差点被咸丰赐死?慈禧太后的死敌肃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肃顺,肃顺的失策,肃顺的下场

    1861年11月8日,立冬后第二天。前一日西北风大作,寒气骤降,尘埃弥漫,落叶纷飞,至后半夜方息,京城内外,顿时一片萧索气象。一大早,夜色未褪,沿着从宣武门到菜市口的宣外大街上,便已密密麻麻挤满了各色人等,甚至连两旁酒楼茶市里也人头攒动,大伙儿纷纷踩着桌子蹬着椅子,翘首张望。这一天,国家重要领导人、

  • 嘉靖皇帝迷恋道教仙丹:揭秘疑其死于慢性中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上仙丹疲软,李世民附体说了什么,李世民第三次附体求解脱视频

    道教的鼻祖是老子,道教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对嘉靖皇帝的影响也非常大。嘉靖皇帝执政晚期对政治不太关心,不上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因为道教在他幼年时对他影响深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嘉靖皇帝小时候是在湖北武当山度过的,那是一个道教圣地。我们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皇家对皇子的教育都是

  • 解密:哪位唐代著名女诗人曾经不幸沦为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女诗人那么少,唐代歌妓,近代女诗人

    游成都望江楼公园,见薛涛井,而想到了女校书薛涛。作为唐代一位名垂后世的女诗人,薛涛的出身、经历和在当时诗坛的地位,都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思。薛涛,字洪度,长安人。她的父亲薛郧在成都做官,她也就自幼寄寓成都。薛涛九岁便能作诗,一日她的父亲指着院中的梧桐吟了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她续作,薛涛

  • 117岁神僧佛图澄寂 后赵的老百姓如丧亲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格尔登寺现任最大活佛,大悲古寺因果实录昏迷50天,怀云寺僧人无闻

    石虎父子是一个个妖魔鬼怪,但他们遇到了高僧佛图澄,或者像被驯服的野兽一样,匍匐在大师面前,聆听他的教诲;或者害怕大师看透他们心中的邪恶,浑身发毛,远远地躲避。说明越是凶残的人,也许内心越是脆弱。石虎对他相当推崇石虎即位后,对佛图澄顶礼膜拜,比任何一个弟子都要虔诚。佛图澄不仅成了后赵的“镇国之宝”,还

  • 袁枚曾被讥笑不懂考据 天资却令众人心服口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枚简介,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钱塘才子袁枚(字子才)到了南京,就不想离开,终于求田问舍,购筑了一座随园,让自己变成了金陵才子。总体来说,才子之名,对袁枚是有好处的,对随园也有好处,至少都奉送了附加值。但凡事都有两面。人累于声名,声名也累人,正资产有时候也会变成副资产,就看面对的是谁。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榴莲,喜欢的爱得要

  •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燕子矶口占古诗视频,咏燕子矶,王重光和王渔洋的关系

    “阮亭先生官扬州,江淮山水无不搜。最爱旧京多古迹,公余辄作金陵游。燕子矶边每停棹,凤凰台上几登眺。雨花木末恣扶筇,桃叶青溪仍垂钓。城南牛首与献花,城北摄山复宝华。皆因僻远不曾到,见人惆怅还咨嗟。今年五月迁官去,重访金陵旧游处,拾遗补缺谐素心……知君厌听俗人语,为赋金陵五峰行”。“阮亭”即王渔洋(16

  • 柳如是与李清照:国破家亡之下的巾帼风骨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写出了诗人的什么风骨,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夏日绝句风骨凛然

    风骨嶒峻柳如是,气节铿锵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女性作家,柳如是与李清照展现的不仅是女性的缠绵悱恻,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古代女性对国破家亡之际的巾帼风骨。一、背景(一)早年际遇1.柳如是:身世堪怜的秦淮名妓。史上并无记载柳如是的身世,但从她沦落风尘的际遇看来,她身世堪怜。尽管历尽生活的磨难,柳如是并没有自暴

  • 宋朝历史上有如此敬业的奸臣?揭秘真实的庞太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庞太师,名庞籍,年轻有为,文治武功,忠心不二,是难得的好臣子。要是他知道以后的编剧们都这么诬蔑他,哎,可怜的老人家。。庞籍(庞太师)(988年—1063年4月7日),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

  • 传奇皇帝朱元璋: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乞丐皇帝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被称之为乞丐皇帝,他从一个穷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平民到南征北战拼搏了近二十年一朝登上龙位的皇帝,这样前后身份的悬殊想必历史上并不多见,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自己是谋反起家,正是因为自己出身贫苦对失去权力有着异乎寻常的恐惧,朱元璋在打下江山后,选择了对身边那些当初共患难同生死的兄弟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