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米芾患有“洁癖症” 嫌毛巾不干净洗完手愣让风干

米芾患有“洁癖症” 嫌毛巾不干净洗完手愣让风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09 更新时间:2024/1/16 8:58:40

四家”米芾书法名扬天下,可他却患有“洁癖症”。

他每天要洗手十几次,并且,洗完之后不用巾擦,他嫌毛巾不干净,愣让风干。他从来不吃煮鸡蛋,因为,他总觉得会把鸡屎味煮进鸡蛋里。洁癖观念甚至影响到他的择婿。他挑女婿,不看其长得帅不帅,家里条件好不好,是不是“富二代”,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爱不爱干净。一次,一个姓段名拂字尘的年轻男子来应婿,米芾一见此人衣着整洁,很符合自己的口味,大喜道:“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观此名字,此洁人也。我的女婿就是他了!”

“元四家”的倪云林比米芾还要有“洁癖”。他洗脸要不断地换水,家里专门安排两个仆人,不停地擦桌子、擦家具。家里种的树也要天天洗,结果,由于洗得太多,愣是把树给洗死了。最搞笑的是,他喝的水,让仆人去挑。一担子挑两桶水,可是,待挑回来后,他只喝前面的一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喝后面那桶?他的回答估计你听后都会笑死。他怕后面的那桶水被挑水人放的屁给污染了。

爱干净本是好事,可凡事都有度,过分了就成了病,他们也就成了“洁癖”大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花天酒地的陈后主:搂着贵妃听一千美女合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为了不辱没亡国之君这个名号,陈后主这个人的荒淫腐败也达到了相当的造诣,别的不敢说,但是至少填补了陈朝的历史空白。陈叔宝自幼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所以他登基后,并不像刘子业和萧宝卷那样胡作非为,在他看来,那样打打杀杀的生活简直是太没情调了。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享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一种是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汉语大写数字原来是武则天为了反腐发明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八、九、百、千”,有人说是朱元璋皇帝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而发明了大写数字。《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便以此说法为准。侯说:为反贪枝廉,朱元璋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

  • 名臣林则徐不反对吸鸦片 禁烟后曾提议种植罂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对付鸦片,一度是大清国高层政治站队的标准。光禄寺卿许乃济显然是另类,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无法禁绝,不如准许民众种植鸦片,以国产毒品对抗进口毒品。在许乃济1838年提交给道光皇帝的报告中,抱怨说政府一刀切的禁令导致鸦片在“内地遂无人敢种,夷人益得居奇,而利薮全归外洋矣。”如果“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

  • 揭秘:清朝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是怎样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上阵父子兵褚英,努尔哈赤长子。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就披甲起兵了,自幼见惯刀光剑影的褚英,有着超人的胆魄和勇武。万历二十六年,年仅19岁的褚英,第一次奉命出征。随同叔父巴雅喇,一同攻伐叶赫所属安楚拉库等地,褚英率军星夜疾驰,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举夺取了安楚拉库、内河的20多处屯寨,以掠获人畜万余的赫

  • 李斯是怎样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

  • 纪晓岚曾不服蒲松龄: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卷的《如是我闻》中,纪晓岚又以一篇很长的文章来讨论狐狸精的存在方式。他喋喋不休,如今人写论文一般,非搞清楚不可。当然,纪晓岚的议论总体上还是装在一个故事的瓶子里,从形式上看,依旧还是“小说”。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刘师退,有幸遇见一位男性老狐妖,然后刘师退发问,狐妖传道授业解惑。老狐

  • 清朝皇帝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怒骂群臣视频,皇帝如何驾驭群臣,康熙废了太子又立是因为什么

    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便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历史地位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皇帝拒绝这类活动,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有着什么样的政治考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