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60 更新时间:2024/1/22 1:38:51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

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名臣林则徐不反对吸鸦片 禁烟后曾提议种植罂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对付鸦片,一度是大清国高层政治站队的标准。光禄寺卿许乃济显然是另类,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无法禁绝,不如准许民众种植鸦片,以国产毒品对抗进口毒品。在许乃济1838年提交给道光皇帝的报告中,抱怨说政府一刀切的禁令导致鸦片在“内地遂无人敢种,夷人益得居奇,而利薮全归外洋矣。”如果“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

  • 揭秘:清朝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是怎样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上阵父子兵褚英,努尔哈赤长子。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就披甲起兵了,自幼见惯刀光剑影的褚英,有着超人的胆魄和勇武。万历二十六年,年仅19岁的褚英,第一次奉命出征。随同叔父巴雅喇,一同攻伐叶赫所属安楚拉库等地,褚英率军星夜疾驰,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举夺取了安楚拉库、内河的20多处屯寨,以掠获人畜万余的赫

  • 李斯是怎样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

  • 纪晓岚曾不服蒲松龄: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卷的《如是我闻》中,纪晓岚又以一篇很长的文章来讨论狐狸精的存在方式。他喋喋不休,如今人写论文一般,非搞清楚不可。当然,纪晓岚的议论总体上还是装在一个故事的瓶子里,从形式上看,依旧还是“小说”。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刘师退,有幸遇见一位男性老狐妖,然后刘师退发问,狐妖传道授业解惑。老狐

  • 清朝皇帝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怒骂群臣视频,皇帝如何驾驭群臣,康熙废了太子又立是因为什么

    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便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历史地位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皇帝拒绝这类活动,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有着什么样的政治考虑?我们

  • 清朝皇帝康熙是怎样与其密探联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皇帝康熙传位给谁,雍正对康熙的感情,康熙和雍正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曹寅将他折成六角形的密报,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他又拿出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他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

  •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一生的3个失误,三个人顶一个诸葛亮,如何评价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其实和普通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衡量事物的标志,他也知道什么人是自己不敢惹得,他也有自己害怕的人,在当时就有三个人让诸葛亮都觉得无可奈何。第一个是刘备的一个部下法正,这个法正不是一般人,他本来出生在一个名

  • 乾隆有16个儿子,为什么没出现夺嫡的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祺为什么不参与夺嫡,康熙为什么只有九子夺嫡,乾隆过继的皇子

    乾隆有16个儿子,为什么没出现夺嫡的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生活在皇宫中的皇子们,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他们日日夜夜想的都是怎么继承皇位,怎么获得权势,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活在一个处处勾心斗角的环境中,想不势力也很难。所以,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 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污,他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是好官吗,和珅为什么不反抗嘉庆,和珅为什么怕嘉庆

    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污,他怎么回答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珅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一生贪污的钱财之多令人咂舌,嘉庆帝登基几天后就把和珅抄家了,抄出这么多钱,估计嘉庆也是乐开了花吧!乾隆刚死,掌权的嘉庆就干了一件大事,宣布宠臣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状,命人

  •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了两位降将,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死后的最后一个计谋,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刘禅信任诸葛亮吗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了两位降将,他们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局势混乱,各方诸侯都想要在此时崛起,在乱世之中图存争霸都离不开谋士的辅佐。当时每个势力麾下都有很多智谋之士,能够在这种时期搅动风云的人,大多是些才华出众惊才绝艳之人,其中尤以诸葛亮最为突出。诸葛亮不仅本身能力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