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能统一天下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能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4/2/1 7:16:31

天助朱元璋。元军内部开始冲突。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蒙古人没完没了地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1362年6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失顶梁柱。

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基本统一了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更要命的是,元朝灭亡的千古罪人奸相绰斯戬出现了,他贵为丞相,竟然趁乱雇人印假钞以大发横财。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库库帖木尔的矛盾之机,拿着圣旨当收钱器,“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南面送的钱多,就对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钱多,便又对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打南面。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1367年,当南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朱元璋于是下令北伐。10月,徐达常遇春率大军25万,朝北方进发。一路几乎兵不血刃。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是迎旗而降,要么是闻风而逃。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

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帝是怎么死的?为何不逃江南去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

  • 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为何还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

  •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任务居然是为朱棣找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境内金矿和银矿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属作为货币的古代,一旦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的矛盾就会日益突出。朱元璋一开始试图沿用元朝印制纸币的老办法,发行大明宝钞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与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相适应,结果由于无法控制纸币的贬值问题,大明宝钞可耻地失败了,民间依旧用铜钱作为货币。但是铜

  • 为何朱元璋会传位给朱允炆?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嫡孙继承。嫡孙继承顺序高于幼子和庶子。长房无人,考虑幼子;嫡系无人,考虑庶子。若无直系继承人,则上推一服,选关系亲近、有德者继承。 若还无人,则继续上推,直至找到合适继承人。宋朝和明朝都有几个皇帝是上推了N代继承的。女子无继承权,外戚无继承权。养子有继承权。朱元璋好象只有一

  • 明朝开祖皇帝朱元璋共有多少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开国之主,多子首推明太祖朱元璋。太祖早年孤寒,亲属仅一侄一甥,起事以后,多抚养子,计有二十余人;力战经营,光复汉土,颇得其力。而太祖的亲子,亦有二十六人之多,夭折的只有两个;此在历代宫闱中,可谓是个很优异的记录。古时帝王三宫六院,多子也许不难理解,但像太祖朱元璋这样能有众多子女的,也是少数……当

  • 朱元璋为改善文风居然暴打司法部副部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

  • 多位史学专家考证揭开谜底:伯牙姓伯不姓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预言家刘伯温,刘伯温金陵塔碑文预言,刘伯温石碑预言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人皆知,可是摔琴谢知音的伯牙,究竟是姓伯还是姓俞?什么样的朋友,才配得上称“知音”?经过10多位学者历时两年多的考证研究整理,昨天由汉阳区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千古绝唱话知音》一书正式问世,并首次对这些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纠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博导,文史馆终身馆员严昌洪,评价

  • 为什么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打击是最严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建立后,虽然大规模的激烈的农民起义过去了,但是小规模的农民运动还时常发生,对此,朱元璋是加以镇压的。作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他害怕千里长堤毁于蚁穴,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可是,“布衣”出生的朱元璋心里十分清楚,农民造反都是官吏、地主逼出来的,如果不压制富豪、打击贪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会

  • 名将韦孝宽坚守玉璧 创造出以长布挡战车的战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韦孝宽图片,横扫千军典韦用什么马,没有横戈跃马拿什么替代战法

    一代名将往往身经百战铸炼而成,然而,使其成为名将并奠定历史地位的,其实可能就是一次战役而已。当然,成名的战役必须具备相当的技术高度和难度,基本上是以弱对强,以寡敌众,无论是实战意义,还是理论意义,都要能填补军事史上的空白。西魏名将韦孝宽就是这么一位。公元546年,西魏王朝命他以大都督的身份驻守军事要

  • 朱元璋修陵墓为何不移开孙权墓?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的墓为什么不发掘,朱元璋陵墓为什么不挖,朱元璋的墓被打开了吗

    明孝陵原是开善寺宝公塔的旧址。开善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系梁武帝为宝志和尚所建。传说,这个宝志,就是人们熟知的济公和尚的原型,他一生多在南京度过,七岁时出家当了和尚,成年后常常赤足行于街市,并且预言多有应验,因此深得梁武帝的赏识。独龙阜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地方,这里阳光充足,和风冉冉,生机勃勃。再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