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清朝历史上唯一被斩的一品大员是谁?

揭秘:清朝历史上唯一被斩的一品大员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1/24 22:54:36

揭秘:清朝历史上唯一被斩的一品大员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能够做到朝廷一品官的,都是深受皇帝重用的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可以善终,到了一定年龄告老还乡,皇帝会赐予诸多赏赐,让其衣锦还乡。不过,历史上被斩首的一品官员,也不是没有,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

在清朝267年的历史中,仅有一位一品官员被斩首,即今天的主人公。而这位清朝唯一被斩的一品官,原本一路平步青云,深受两代皇帝重用。那么他到底犯了什么错,才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呢?

官居一品

首先笔者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的一品官都包括哪些。

在京的官,一品的包括: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这里的殿阁大学士主要分为三殿三阁,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

地方上的文官,一品的有:大学士兼直省总督。

在京的武官,一品的包括: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地方上的武官,一品的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接下来,我们的主人公登场。他叫柏葰,原名松葰,字静涛,号泉庄,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道光六年,柏葰高中进士,授庶吉士,这样的起点十分正。但接下来,柏葰的仕途就像开了挂,一路扶摇直上。

在之后的一年内,柏葰接连升迁五次,这样的升迁速度,证明了柏葰前途一片光明。

道光十八年,柏葰担任盛京工部侍郎,后调任刑部,兼管奉天府尹。道光二十年,从刑部侍郎调吏部,再到户部。道光二十三年,充谕祭朝鲜正使。道光二十五年,充总管内务府大臣。道光二十六年,典江南乡试。道光二十八年,迁左都御史。道光三十年,迁兵部尚书,授内大臣,又调吏部,管理三库,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可以看出,道光帝是非常欣赏柏葰的,不过柏葰在道光朝,还并未达到自己仕途的巅峰。咸丰帝即位后,任柏葰为户部尚书,兼正黄旗汉军都统。咸丰六年,命其在军机处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后为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

办事得力

柏葰能够一路青云直上,做到朝廷一品大员,并不是靠运气,他是有能力的。当初道光帝让其典江南乡试,柏葰就上疏建议:“徵漕大户短欠,取偿小户,劣绅挟制官吏,大户包揽小户,畸轻畸重,旗丁需索,加增津贴诸弊,请严禁。”

咸丰帝在任命柏葰为户部尚书之前,恰好热河有山匪闹事,为了考验柏葰能力,咸丰帝任命他为热河都统,负责剿灭山匪。柏葰来到热河,很快就弄清楚热河山匪作乱的根本原因,于是上疏:“热河将惰兵疲,州县不谙吏治。行使大钱,民皆罢市。矿匪占踞山场,委员侵蚀商款。”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清廷为了应付,国库日渐空虚。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滥发官票,结果就引起通货膨胀。当时柏葰作为户部尚书,他无法坐视不理,便与其他官员一起商议,将当时的经济进行了整顿,这才缓解了状况。

可见柏葰是真的有能力,才会让道光、咸丰两代皇帝都如此重用他。然而就在他春风得意之际,却被咸丰帝下令斩首,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获罪伏法

咸丰八年,柏葰已是文渊阁大学士,妥妥的清朝一品大员。正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于是咸丰又让他负责主持当年的顺天乡试。在道光朝的时候,柏葰就曾主持过江南乡试,所以原本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可他就败在这场乡试中。

一开始,乡试顺利进行,最后录取三百人,也照常发榜了。就在柏葰以为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事情发生了。

原来,考生们在看榜的时候,发现一个叫平龄的优伶竟然榜上有名。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娼妓、优伶、皂、吏都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而平龄不仅常常登台唱戏还能够参加科举,更重要的是竟然榜上有名,一时间其落榜的士子皆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事情越闹越大,很快奏折就递到咸丰皇帝面前,咸丰帝知道后很是震怒,下令要怡亲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专职会审查办此案。像这种科举舞弊案一般都经不起查,因为会牵扯出一大堆人。

果然,载垣、端华等人在调查的过程中,就发现身为主考官的柏葰,不仅在平龄一案中疑点重重,他还曾因为家人靳祥的请托,就私自录取了一个叫罗鸿绎的人。

其实,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一与柏葰有嫌隙,早就想找机会除掉他,奈柏葰一直深受皇帝信任,且无行差踏错,找不到机会。此次舞弊案真相一出,载垣立马将案情上报。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对于徇私舞弊,都处置得相当严厉。柏葰自己就是进士出身,如今更是朝中一品大员,他知法犯法,可想而知咸丰帝有多失望与震怒。尽管万般不舍,但国有国法,加上端华、肃顺等人不断怂恿,咸丰最终还是判处柏葰斩立决。当初托他徇私的家人靳祥也“毙于狱”。

咸丰驾崩后,肃顺因政变被杀,御史任兆坚便上疏请求为柏葰昭雪。最终朝廷下诏:“柏葰听受嘱讬,罪无可辞。……今两宫皇太后政令维新,事事务从宽大平允。柏葰不能谓无罪,该御史措词失当。念柏葰受恩两朝,内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虽已置重典,当推皇考法外之仁。”

大致的意思就是,柏葰确实接受了家人嘱托,徇私舞弊,不能说他没有罪。不过当初咸丰帝在颁布圣谕的时候,提到“不禁垂泪”的字眼,说明咸丰帝也是心有不忍。如今两宫皇太后推行仁政,又念柏葰为两朝重臣,所以恩准厚待其家人。

于是,朝廷录柏葰的儿子候选员外郎锺濂赐四品卿衔,以六部郎中遇缺即选。锺濂后来做了盛京兵部侍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寅曾一度非常受器重,背后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苏轼不得志的原因,苏轼欣然起行的原因

    曹寅曾一度非常受器重,背后原因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他在康熙时期深受重用,那时候曹家繁盛一时。曹家共有4人担任过江宁织造一职,曹寅还以包衣家臣的身份领取内务府帑银行商。曹家本来是摄政王多尔衮旗下包衣,顺治亲政后,曹家由王府包衣转

  • 雍正组建的辅臣班底,到了乾隆朝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王朝大结局解析,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是什么,雍正继位后为什么回府

    雍正组建的辅臣班底,到了乾隆朝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58岁的雍正皇帝驾崩。这位饱受争议,顶着巨大压力继位的大清皇帝,仅在位13年时间,便走完自己的一生。根据雍正遗诏,皇四子弘历顺利继承皇位,改年号乾隆。都知道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清朝已经出现许多弊端

  • 雍正为何要领养三个女儿?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子女为什么这么少,雍正睡了自己的女儿,三个女儿还要生儿子吗

    雍正为何要领养三个女儿?背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三十三年,皇四子胤禛府中格格宋氏,为其生下长女。此时的胤禛年仅16岁,还什么爵位都没有。而他的长女还未满月,就不幸夭折了。第二年,胤禛的侧福晋李氏,为其生下次女。这个李氏就是后来的齐妃,她一共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皇长

  • 周幽王姬宫湦有哪些趣闻轶事?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幽王是个怎样的人,周幽王之后的王是谁,周幽王典故

    姬宫湦,即周幽王,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与姜后之子,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11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公元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

  • 雍正是怎么用5年时间,将国库存银翻了好几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能日新雍正照片,嘉庆时期国库存银,清朝国号是大清还是清

    雍正是怎么用5年时间,将国库存银翻了好几倍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可以说是清朝皇帝中,较有作为的其中一个了。可晚年时期的康熙,也避免不了懈怠,他曾说:“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职此意也。驭下宜宽,宽则得众,为大吏者,若偏执己见,

  • 周幽王姬宫湦:西周第十二位君王,他为何会导致西周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幽王之后的王是谁,周王室最后一个天子,西周最后一位国君

    姬宫湦,即周幽王,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与姜后之子,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11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公元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

  • 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清朝哪户人家这么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宰相父子家训,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

    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清朝哪户人家这么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人们常常都说“富不过三代”,此话是由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的,完整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事实上,大部分情况的确如此。这个“富”不一定指的是钱

  • 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完善科举制的表现,科举制度始于,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非常注重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因素,这也反映出士族们控制选举的野心。隋炀帝之前都是靠世袭制选拔人才,这种制度非常不利于选拔真正有

  • 清朝皇帝驾崩,那时候的丧礼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下级见上级需要下跪吗,清朝皇帝葬礼全过程,于谦在明朝期间的皇帝是谁

    清朝皇帝驾崩,那时候的丧礼是怎样的一个流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有一个人的生死,直接关系到全天下人,这个人就是皇帝。皇帝的死称之为“驾崩”,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暴君,那么他一死将会是普天同庆。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明君,那么他的死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大家也都会怀念他

  • 为了杜绝宦官干政,乾隆下了什么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是什么意思,乾隆推翻雍正新政,宦官相公

    为了杜绝宦官干政,乾隆下了什么命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与多次出现的宦官干政脱不了干系。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吸取明朝教训,便特别重视对宦官权力的控制。顺治十年,顺治帝颁布上谕:“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