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雪芹离开南京时仅13岁 曾回乡寻觅“秦淮旧梦”

曹雪芹离开南京时仅13岁 曾回乡寻觅“秦淮旧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4/1/4 21:05:54

南京文坛似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出自南京的文学名著,有很多为南京的“外乡人”所写,仅以明、清两代为例,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写《桃花扇》的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写《随园诗话》的袁枚是浙江钱塘人,写《李笠翁十种曲》的李渔是浙江兰溪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有人说,或许南京人要写好南京,得首先离开南京。就像曹雪芹,他确是在离开了南京之后,用手中的笔为南京文人挣足了面子。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虽说他后来离开了南京去了北京,但是他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康熙6次南巡,有5次都以曹府为行宫。为此,南京留下了一个“大行宫”的地名沿用至今。所以说南京是曹雪芹的故乡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

今天的大行宫,位于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新街口东一里许,所指很大一片区域。今天的一般人可能已经很难想象,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大观园等真的就在这么一片繁华区域上吗?如果曹雪芹不从这里离去,他还能写出举世无双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吗……

曹雪芹离开故乡时年仅13岁,离开的原因是他的父亲获罪落职,举家被遣“北返”。当曹家一家大小排着长长的队伍从仪凤门逶迤而出时,南京市民怀着复杂的心态纷纷沿街观望,不过观望的人们不会过多注意队伍中这位表情抑郁的少年。

如果说曹雪芹当年离开故乡时没引起人们注意,其原因是他实在是太小了,那么他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返故乡,于次年永别故乡,来去还是同样都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于南京人来说多少就有点儿不是了。因为此时的曹雪芹,虽然人过中年,穷困潦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公子哥儿了,但他以南京为背景创作的那部《石头记》(《红楼梦》)已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写成了。

曹雪芹此番来南京是来做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宾的。这两江总督府正位于当年曹家所在地,而这尹继善又正是当年曹家的旧交。仅凭这两点,我们不难想象,生性敏感的曹雪芹重返南京的这一年里,心灵深处一直在受着怎样的煎熬。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来南京这块伤心之地自取其辱呢?

有人说,曹雪芹此次回乡是寻觅“秦淮旧梦”,以便为《红楼梦》进一步补充些材料作最后的润色;还有人说,他此次回乡是为《红楼梦》的出版寻找经济上的赞助。

而依我看,二者或许都是曹雪芹此次来宁的目的:《红楼梦》写的是南京的故事,要对它修改润色,不上南京寻找材料上哪儿找?至于要拉赞助,还有哪儿比南京更为合适呢?

然而,故乡南京最终让曹雪芹失望了。他在南京没有拉到一分钱的赞助便离开了,并就此成为永诀。

好在他此行总算寻得了一位“旧人”——当年曹府一个名叫芳卿的丫头。是她陪伴着曹雪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便也算是故乡对这位文学巨匠最后的慰藉吧!

曹雪芹去了,《红楼梦》留下了,但留下的只是一个80回的残本。为此我们或许会想,如果曹雪芹那一次来南京拉到了赞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至少不会是个残本吧!然而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既是南京的骄傲,也是南京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这位太监色胆包天:竟敢性骚扰守寡皇后 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格格要出嫁多尔衮在太后身上擦脚,四大胆打娘娘骂皇上,皇上哀家是你母后杨广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太监非常猖狂。一是汉朝,二是唐朝,三是明朝。明朝的太监虽然不像汉朝、唐朝太监那么气焰嚣天,甚至能将皇帝的生死操纵于手中,可明朝太监活跃了200多年,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可笑的闹剧,一度还出现了“九千九百岁”魏忠贤这样的绝世奇葩。其实,在明朝立国之初,草根皇帝朱元璋就深感太监掌权之恶

  • 这个女人敢给皇帝戴绿帽?她的儿子被誉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给皇帝戴了白帽子,什么样的女人有这样胆量呢?很早之前有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就给皇帝戴了绿帽子,这个人叫赵姬。你可能不知道赵姬是谁,但我说她的儿子你肯定知道,她儿子是秦始皇。赵姬就是秦始皇他妈,这等于说是秦始皇他妈给他爸戴绿帽子了。这个赵姬不是来自皇亲贵胄之家,为什么叫这个名呢?她连本名都没有,就是在赵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推行新政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雍正新政到底成功了吗,乾隆为什么和雍正作对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是最高统治者最为头痛

  • ”玉米“之名怎么来的?与慈禧太后有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等仓皇出逃,当日夜宿京郊西贯市村。慈禧所以选定西贯市为“西狩”第一站,有四个原因。其一,她少时待选入宫,曾途经贯市,是她进入京师、走进皇宫的最后一站,此后便逐步走上中国政坛的峰巅,她对贯市怀有旧情。其二,贯市村拒绝义和团,不与之为伍作“乱”,慈禧觉得心里踏实。其三,

  • 咸丰皇帝为何敢用犯过错误和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最大的错是什么,为什么皇帝都心狠手辣,咸丰皇帝活了多少岁

    敢用犯过错和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再看看咸丰怎么用人。 19岁的咸丰在面对37岁的洪秀全和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时,他想用林则徐。结果林则徐路过广东时就病死了。接着想用李星沅,结果李星沅也病死了,再派一个人,是军机大臣赛尚阿,他只训练过阅兵时的仪仗队,到了广西,只敢躲在省城里。用广西提督向荣。向荣很牛吗?太平军

  • 窦太后贫贱出身成为皇后影响三代帝王铸就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太后为什么成不了窦太后,历史上真实的窦太后,汉朝太皇太后窦氏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归亚蕾饰演的窦太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人物,这位大汉王朝的太皇太后,权侵朝野,威望甚高、儿子汉景帝刘启、孙子汉武帝刘彻,都是一代有为君主,对这位老太太却都是恭敬的很,言听计从,不敢忤逆。历史上的窦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又是凭什么让汉武帝这样独断专行的君主都服服帖帖呢? 窦太

  • 康熙皇帝是怎样微服出巡的?康熙出巡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微服记之紫砂记,康熙南巡一次多长时间,微服出巡

    康熙皇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余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

  • 揭秘:顺治帝的宠妃董小宛究竟是怎样入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小宛嫁给顺治了吗,顺治喜欢董小宛,孝庄为什么让容妃

    关于董小宛入宫成为顺治皇帝宠妃的这一颇浪漫和悲壮的故事,清史未见片言只语,倒是众多的野史和笔记小说做了这样的记述:葬在清孝陵内的孝献皇后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明末清初战乱之际为江南名士冒辟疆所纳。顺治二年,被早年由明降清,后成为南下清军主帅的洪承畴所强抢。洪氏本想自己霸占独享,因董小宛誓死不从,才将她移

  • 雍正皇帝驾崩无头案揭秘 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在二月河里死因,雍正皇帝之死,清朝无头案

    雍正帝道装像为清朝宫廷画家所绘,雍正皇帝登极之前就相信武夷山道士的算命、之后将江西道士娄近垣收为自己的佛家弟子、把道士贾士芳及张太虚等养于宫苑以修炼丹药。此外,还有一说认为,雍正皇帝是服丹药中毒而死。这些人通过细致的研究雍正朝的起居注发现,雍正皇帝是十分的崇尚方术的。雍正帝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在宫里蓄

  • 光绪皇帝的珍妃是何出身?又是多大被封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光绪怎么叫珍妃,光绪爱珍妃吗,珍妃是哪个朝代的

    在世人心目中,对珍妃已成定调:因襄助光绪帝变法维新,属于“帝党”,故为慈禧太后所嫉恨。戊戌八月政变后,慈禧重新垂帘,所以珍妃先幽闭后沉井,好可怜哟!各种史书、各部影视莫不沿用此说,将个珍妃梳妆成深明大义星光灿灿的侠烈嫔妃。然而,历史真相却非如此,或可曰南辕北辙相去甚远。商衍瀛先生根据信修明太监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