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乾隆盛世得不到认同:视民间社会活力为大清大敌

为何乾隆盛世得不到认同:视民间社会活力为大清大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4/2/16 3:14:16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何以我们五千年化得出的这个集大成的盛世在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原因是,乾隆时代中国人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14世纪,欧洲人并不比中国人富裕多少。他们的食物中肉食比重并不算高,一大块面包加一碗浓就已经让辛苦了一天的英国农夫心满意足。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通情况下,在春荒之际,还要采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到达浙江沿海后,因为不熟悉中国航线,英国人请求当地总兵帮他们找一个领航员。总兵痛快地答应了。英国人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总兵的办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从海路去过天津的百姓都找来。使团成员巴罗说:“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他们徒劳地哀告道,离家远行会坏了他们的生意,给妻子儿女和家庭带来痛苦,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这一幕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英国人说:“总兵的专断反映了该朝廷的法制或给百姓的保护都不怎么美妙。迫使一个诚实而勤劳的公民、事业有成的商人抛家离子,从事于己有害无益的劳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为。”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任意将另一个人置于脚下。乾隆盛世的出现,有赖于乾隆皇帝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传统人治明君的所有技术资源。如果这一盛世出现在汉朝或者唐朝,当然无愧于“伟大”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嗜色如命:和14名后妃生25个儿子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

  • 揭秘清史第一疑案努尔哈赤为何杀死自己的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民谚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无非是血浓于水、内部团结才好一致对外的道理,可这样尽人皆知的常理在努尔哈赤崛起的经历中却不能被印证。努尔哈赤本人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收拾起父祖留下的13副盔甲、30余名男丁开始踏上征程的时候,第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自己的本家亲戚。而随着汗(皇)权的一步步集中与

  • “杯酒释兵权”本质: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

  • 一代武神赵子龙:真实赵云为何官职连魏延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

  • 蜀汉大将脑后长反骨的魏延有没有想过背叛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字文长,原为刘表属下大将蔡瑁的部下,后投韩玄,再投刘备。他为蜀国立下了许多的战功,但是最后却死于自己上司的残害。现在先从魏延刚投刘备说起吧。当刘备败走新野时,途中,魏延曾招呼刘备进荆州城,共杀卖主之贼,但却被文聘抵挡住,因此,魏延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后来韩玄不但不重用他,还想把长沙的“守卫者”

  • 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被历史埋没的三大领袖气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一.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

  • 吴三桂的命运如过山车:一生经历了四次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大清王朝的开国功臣,恐怕没有一个比得上吴三桂的。那不仅仅是因为在公元1644年,吴三桂背弃了与李自成已经达成的默契,把潮水般大清军队放进关内,导致大明王朝彻底倾覆和李自成的功败垂成,更因为他紧紧咬住败退的李自成紧追猛打,直至将他彻底剿灭,在这之后,又替大清王朝铲除了南明政权,用弓弦残忍地狡杀南明

  • 曹操有多奸诈: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何会成为历史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来在皇帝身边之后,要了个儿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姓什么?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 后世如何评价周成王姬诵?周成王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姬诵,即周成王,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之子,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1年,开创了“成康之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

  • 周成王姬诵:西周第二位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代中兴之主,姬诵,周成王叫什么名字

    姬诵,即周成王,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之子,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1年,开创了“成康之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