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3/25 16:25:47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是个公认的好官、清官,但他政务上却毫无作为,是个典型的“无为”官员。任职期间,他把事务都推让给同殿为相的姚崇,自己则概不问事,姚崇说什么就做什么,当时人讥笑其为“陪吃宰相”。就是这个无作为的伴食宰相,竟然在宰相位上混了三年。

其二、唐朝还有一个叫苏味道的宰相,是一个特会打太极、踢皮球的圆滑宰相。据史料记载,苏味道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三度拜相,居相位九年。苏味道在处理政务时,善于向皇上陈奏,由于熟悉典章制度,他上朝言事可以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侃侃而谈。此人虽然才华横溢,能力也很了得,但出任宰相数年,却不能在朝廷政务上有所建树,只是一味阿谀,圆滑于君臣之间,屈从附和,取容于世而已。他常对人说:“做官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否则,一旦出现差错,必然后悔,而且还会留下遭受处分和被谴责的后患。因此,凡事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 ”故此,人送称号“模棱宰相”。

唯命是从

其三、北宋神宗时,王皀居相位16年,这十几年间,政务得过且过,无所建树,每每遇到朝廷大事,也不动脑筋,不献策略,只起个上情下达的作用。每次上朝呈送奏章时,跪拜皇帝高呼“取圣旨”;皇帝批阅后跪接曰:“领圣旨”;出殿见人曰:“得圣旨”。总之,事事依圣旨而行,惟上是从,成了只会唯命是从的高官,世人称为“三旨宰相”。

其四、北宋还有一位李邦彦,官至宰辅,是个富二代,人称“浪子宰相”。此人行为放荡,不理政事,只会享乐,一是喜欢踢球,其踢起球来,脚法细腻花样繁多,堪称大宋的梅西;二是喜欢写荤段子,但凡他写了新段子,就有老鸨来买版权,唱给客人听;三是喜欢交际,李邦彦喜欢呼朋引类到家里吃喝。由于会搞人际关系,他官运亨通,进步飞快。成为朝廷重臣后,不干正事,专门研究关系学,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难”时,他成了投降派奸臣之首,加速了北宋灭亡。

其五、明朝的刘吉,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当时的明宪宗皇帝不问政事,内阁和六部都是在混日子,一度有“纸糊三阁老”(即刘吉、万安、陈文)和“泥塑六尚书”之称。刘吉在位上,尸位素餐,奉迎皇帝,勾结宦官,粉饰自己。这位大员心理承受力超强,无论言官说什么他都充耳不闻。凭着超级耐弹力,竟得以占据内阁18年,其中任内阁首辅15年,最后博得个“棉花宰相”之名。

其六、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宰相万安比刘吉更无耻,他顺应宪宗皇帝好色纵欲的本性,常以春药进献宪宗,成为宪宗眼中的近臣,后来竟然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同僚们对万安的言行深恶痛绝。

治庸政策

为了“治庸”,各朝代也做了很多努力。唐玄宗时,“迟到就要扣工资”,“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到肃宗时,“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再到文宗时,“文武常参官,朝参不到,据料钱多少每贯罚二十五文”。明朝“治庸”流行“打屁股”(即廷杖),规定缺勤1天处笞20小板,每再满3天加一等,满20天处杖打100大板。到清朝,“缺勤就会被撤职”。清乾隆时,一个叫钱在上的翰林给皇孙当老师,只因连日缺勤,便奉旨革职留任,由此失去了外放考差、收受孝敬的赚钱机会。

此外,还有“因旷工而坐牢”的规定,唐律规定:旷工满35天判处有期徒刑1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工作的官员,还要罪加一等。抓考勤当属“治标”,那如何“治本”呢?历代都在“推陈出新”。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很有代表性。“考成法”类似现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抚按诸臣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有17名,河南2名的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山东2名,河南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竟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北魏雄主拓跋焘:饮马长江震天下 最终被宦官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读音,拓跋焘是哪个朝代的,拓跋珪建立北魏

    说道少数民族的君主,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在成吉思汗之前,有一位草原雄主,同样威名赫赫。关于此人建立的功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赞叹道:“左衽之盛,未之有也。” 左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司马光的意思是说,在此人的引领下,少数民族的强盛前所未有。用古代史官的话来说,他“兼有

  • 汉冲帝刘炳:东汉第九位皇帝,他短暂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刘炳后面是哪个皇帝,汉冲帝怀陵

    刘炳,即汉冲帝,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生母是虞贵人,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

  • 汉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刘恒简介,汉顺帝刘保,汉顺帝梁皇后

    刘保,即汉顺帝,汉安帝刘祜之子,生母为恭愍皇后李氏,东汉第八位皇帝,在位共19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便发动

  • 历史上真实的明孝宗是位怎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孝宗时期的大臣,中国历史上的仁宗,历史上被称为仁宗的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经说过:“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从帝王的个人能力来说,政绩上不如唐宗宋祖,军事上不如秦皇汉武,艺术上也不如南唐后主,但明孝宗却拥有一颗仁厚

  • 历史上不杀功臣的三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不杀功臣的皇帝有几位,秦始皇不杀功臣吗

    历史上不杀功臣的三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历朝历代中,很多皇帝在坐稳皇位以后,都会对手下的臣子进行大整顿。我们都知道,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手中的大臣比自己的声望还要高,所以这时候皇帝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这些功高盖主的大臣。比如说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朱

  • 后世如何评价汉和帝刘肇?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高祖跟汉武帝是什么关系,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后世对刘邦的评价

    刘肇,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他收为继子,东汉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 历史上曹皇后并不受宠却能稳坐后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何刘娥一生专宠,太后和璎珞为什么反目,安陵容小产是因为皇上

    古代,皇家的权力是无上的,古代为此疯狂者不在少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欢追剧的姑娘们,应该多多少少都有看过《清平乐》这一部电视剧吧,应该有很多女孩子都在为温柔至极的怀吉与可爱公主徽柔没能在一起而感到神伤吧。作为一个追剧女孩,对于剧中人物故事的发展,我也很是难过。

  • 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叫刘什么,刘炟皇帝,汉成帝之子刘子舆

    刘炟,即汉章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孙,汉明帝刘庄第五子,生母是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炟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提倡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实现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带同汉明帝统治时期合称“明章之

  • 后世如何评价汉文帝刘庄?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文帝简介,汉明帝刘庄什么水平,邓通怎么伺候汉文帝

    刘庄,即汉明帝,初名刘阳,字子丽,东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生母是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庄初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

  • 汉明帝刘庄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明帝刘庄什么水平,汉明帝是明君吗,刘秀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刘庄,即汉明帝,初名刘阳,字子丽,东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生母是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庄初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