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曹操三个儿子的太子之争何以让最笨者胜出

揭秘:曹操三个儿子的太子之争何以让最笨者胜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4/1/28 11:08:08

曹操是三国枭雄,他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老曹家的家族基因太优秀,选谁当太子?哥仨个个都是最佳人选,不好办,老曹当年很纠结,只好暗地里实行竞聘制度。最聪明的以称象而闻名天下的小儿子曹冲,早早地被老天爷清盘了,剩下的曹丕和曹植竞争更厉害:曹植曹子建会写诗,文化界和民间粉丝一大把,经常一不小心,一夜之间又增粉丝数千;而曹丕曹子桓的诗才虽然稍稍在子建之下,他却善于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暗中吃货,收买关键人物的选票。两人走势很接近。行情不好比,比什么呢?就比谁不出事。有时候,不出事比工作能力更重要。曹子建却出事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出事。

曹子建第一次出事是在皇家大院醉驾——曹操最伤心最顶不顺的是哪一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一年工作不顺利,十二月在赤壁大败;家庭不顺利,聪明儿子曹冲于五月病故,才十三岁。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不了从头再来,可这么聪明的儿子没了,那可不是从头再来的事,那么好的智商,那么好的天分,老天爷未必能再制作一个出来,因此,一向不信天命,不后悔自己所作所为的曹孟德,为的这个最心爱的儿子,违背了自己长期坚持的唯物主义原则,求天求地求神仙,“太祖亲为请命”,曹操也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了:“悔杀华佗。”老曹本想以曹冲为继承人,曾经在多个公共场合当着广大干部的面,表述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有欲传后意”。

然而,老子的不幸,却是其他儿子的大幸。对于当时22岁的曹丕而言,等于少了一个竞岗对手,剩下的对手只有17岁的四弟曹植了。当然,阿丕还是装得很伤心的,写祭文哀叹:老天爷呀,为何让我的俊才弟弟过早凋零?他的生命像朝露一样短暂,“如何昊天,雕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然而,他老子曹孟德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眼就看穿了阿丕的假心假意。有一回,老曹又为阿冲的死伤怀不已,阿丕过来安慰他,老曹被儿子恶心得不行了,干脆回了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太子职位的竞岗活动,已经退出一个。剩下的是老二和老四。这哥俩都是聪明人,只是阿丕不外露,阿植喜欢外露而已。曹操似乎喜欢外露的聪明人,这也难怪,做爸妈的,哪个孩子嘴巴乖巧一点,得到的宠爱自然多一点。加之有杨修丁仪这样一帮文化人给曹子建搞策划、做包装,曹子建在文化界和民间的人气很高,粉丝很多,其行情可谓一路看好,曹操当时也说他“儿中最可定大事”。也有诗为证:“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这正是:抬手追高,能射中飞奔的猴子;俯身抄底,能射破马蹄形的靶子。射啥就中啥,样样都能得手。

而当时的老二,其实已是老大的曹丕,走势没四弟高,他竞岗太子,选票不在民间,也不在文化界,而在宫廷内部的工作人员当中,所以曹子桓偷偷吃进的货,就是宫廷内部人员的支持率:自己装乖,多给办公室干部分红,将行情暗暗拉上来,曹植的行情在巅峰上已经很难冲高了,曹丕的攀升空间却很大。老曹不可能跑到民间和大学里去听取立太子的意见,还不是每日里听办公室同志们的絮叨?听多了,行情就可能改了。两种行情的胶着,让老曹纠结了,处于“狐疑”阶段。但是,他的心还是偏向子建多一点,有好几回差点立了曹植,“几为太子者数矣”。

当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选经验告诉我们,当竞选行情进入胶着状态时,左右支持率的不是竞选人的优秀面,而在安全二字上。比的不是优秀,比的是谁不出事。谁一出事,行情立马就滑落。当时的老曹,稍稍偏心于曹植,他很担心自己喜欢的儿子,因为“任性而行,饮酒不节”闹出事来,于是事先打招呼。在建安十九年(214年),60岁的曹操南下出差打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他对23岁的儿子很不放心,反复叮嘱,还留帖子说:“我23岁时,因坚决维护首都治安,得罪高干子弟,因此被贬到地方当县长,但是我为我的青春无怨无悔(无悔于今),你也23岁了,但愿你好好干,也有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今汝年二十三矣,可不勉与)”,这话里面深含一位慈父的良苦用心:子建啊,你可千万别出事,辜负老爸我的一片栽培之心。聪明如老曹,他隐隐感觉到曹子建会出事。

果然,曹植出事了。曹子建并没有一路走好,在训诫后的第四个年头,建安二十二年十月,首都中央政府发生一起醉驾事件,醉驾的事主就是曹植。这不只是一起交通事故,更是一起政治事件。曹植酒后坐着马车,一路冲到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行驶的道路——驰道,冲撞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才能出入的大门——司马门。这起事件对曹植的行情,对曹操的心理,打击都很大。

第一,当时跟曹植一起坐在马车上的还有鼎鼎大名的文化人——杨修。这对铁哥们一手拿人头马,一手挥舞,一边喝一边飙车,座驾闯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大院,占用元首专用跑道,还直冲元首专用门户。杨修是曹植竞选团队的策划人,这起事件等于将整个曹植竞选团队的酒后丑态曝光给了权力中心和首都市民,在当时首都的官员和市民当中引起的反弹情绪是可想而知的。不要说在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就算在民主时代,这也是极其恶劣的事件。假设一下,如果英国首相竞选人在白金汉宫酒后飙车,你猜后果会好到哪里去吗?

第二,此事对63岁的老爹曹操打击很大,他伤心地说,自这次醉驾事件后,他再也不相信儿子们了,他再也不会特别宠爱哪个儿子,不会再将某个儿子永久地当为心腹了,“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句句都是针对曹植而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楚霸王项羽败给的是刘邦还是“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在历数中国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之时,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虞姬,就是对虞姬与项羽关系的最好评价。这也证明了虞姬并不是导致项羽败亡的主因。但一代霸王当不了皇帝,最终自杀而死,真的与虞美人没有一点关系吗?虞姬(?~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其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冰清玉洁。前202年,被刘邦兵卒围于

  • 虎子无犬父 杨坚之父杨忠武艺绝伦竟是北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于杨坚的父亲,恐怕闻者寥寥。其实隋文帝之所以能取代北周,一统天下,至少有他父亲一半的功劳,因为隋文帝正是凭借父亲功勋,才有了“官二代”的身份,在北周朝廷立足,拓展实力,最终开创大隋王朝。今天就介绍下杨坚之父,也是北朝的名将——杨忠。杨忠,小名奴奴,

  • 隋朝名将史万岁:戍卒出身却屡次击败突厥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轻时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喜读兵书,并精通占卜。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史静从军,他观察战场形势,认为周军将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史静

  • 突厥最优秀的可汗沙钵略:竟然也被隋文帝所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突厥族最优秀的可汗之一,沙钵略(摄图)无疑是十分称职的。他上位前,将突厥东部打造成自已的小江山。开皇元年,佗钵可汗去世,告诫儿子庵罗(第二可汗)要让他哥哥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阿波可汗)继位,要将汗位还给哥哥的后代。大逻便有先可汗遗嘱在手,又有突厥国人的支持,但是他却遭到沙钵略反对。沙钵略明确表

  • 什么是反骨?诸葛亮到底怎么看出魏延后脑有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版,不知道演魏延的人是何许人。我特别想知道的是,怎么挑一个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将来要反的人呢?诸葛亮说魏延是后脑有反骨,这个我就纳闷儿了,怎么看的?古人都留长发,不像现代人一样把头发剪得贼短贼短。那么,魏延的大脑袋应该是被头发包围的吧,很难看到“骨”吧?再说了,当时魏延是从战

  • 解密:为何嘉靖皇帝的三任皇后竟然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怎么好,或者说他是个极端复杂的皇帝。他上台后没有按照封建礼法,以孝宗朱祜樘为父,而是追尊自己的父亲朱祜杭为皇帝,引起了当时轰动朝野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之争以嘉靖帝的胜利而告终,从此,他坐稳了帝位。但这并代表他是个多么贤能的皇帝。他性格反复无常。在朝诛大臣,在后宫残害宫

  • 揭秘:三国历史上赵云投靠刘备前的两个主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难在人生规划,难在择机选择。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告诉你如何择机选择?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

  • 隋朝名将杨素:堪称隋文帝稳定局势的救火队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杨素是隋唐时期最耀眼的一颗星,无论他有着怎样的复杂,也无视后人的喜与恨,他就在那,曾经安分地做着大隋的消防队长:哪里有险情,他往哪里去。公元590年,隋朝的天下看起来太平,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和平。虽然突厥和吐谷浑都已臣服,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可能安心做小?不过是看隋朝刚平定江南,增加了大量土地和

  • 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 不足复遗臭万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枭雄之谍血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

    何为枭雄?古人解释为“枭,恶鸟也;雄,强也”。所谓枭雄,指的就是那些胸怀四海,志在天下,信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英雄豪杰。所谓乱世出英雄,当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混乱时,那些极富野心、不甘屈居人下的豪杰往往会成为枭雄。今天小编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血性,且鲜为

  • 大唐名将张义潮:带义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河湟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吐蕃历史名将,突厥名将,唐朝收复西域大将

    8世纪50年代,大唐帝国内乱。一夜之间,河湟(甘肃青海之地)万里,尽被吐蕃攻略。内乱无法短时清除,吐蕃也就趁火打劫。从乾元元年开始,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大唐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这片土地。当吐蕃大军攻到沙州时,遇到了城中军民全力抵抗。救兵未来,城内已无任何军粮时,都知兵马使阎朝以不得屠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