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宁王朱权为什么郁闷?是才不能展还是身份尴尬?

宁王朱权为什么郁闷?是才不能展还是身份尴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4/1/2 8:22:57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宁,就藩大宁(今喜峰口外至锦州、辽河、沈阳等辽东一带)。大宁是个好地方,地处北方战略要地,部署着“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当时颇受朝廷倚重。更难得的是,受宁王统辖的这支边防部队,由泰宁、朵颜、福三卫组成,俱是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拥有一流的战斗力,其实力不可小觑。而宁王朱权也非一般人物,精明强干,野心勃勃,当时在边区多次举行的军事演习中,他的表现,在带兵的诸王子中,每次都显得出类拔萃,并以“善谋”著称。

元年(1399年)七月,与宁王朱权藩地相邻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怕同样拥有重兵的宁王朱权也跟着一起造反,便召朱权入朝觐见。虽然朱权当时只有24岁,可政治头脑颇为清醒,竟抗旨不从。因为他知道这位和他差不多同龄的皇侄,就是因为削除藩王的手段太急太狠,才逼得四皇叔朱棣造反。他要真是当个乖乖叔,遵旨去了京城,恐怕就会丢了项上的脑袋。他不去,建文帝也奈不得,只能给个“坐削三护卫”的口头惩罚。拥有“枪杆子”的朱权,对此毫不在意,他要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自信满满的朱权自以为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只黄雀。不想,朱棣这只已经修炼成精的大螳螂却比他狡猾得多,也强大得多,不经意间,就把朱权这只“肥雀”一口吞掉。这年九月,建文帝派兵攻打永平,燕王朱棣亲自领兵援救,并得胜。对于这样的战果,朱棣并不满意,他要借用这个时机,实施一个预谋已久的计策。在打退“政府军”的进攻后,他领了一部分人马,跑到大宁城下,佯称自己兵败,前来求救。朱权倒是小心,只请燕王一人单骑入城。

一流的政治家,都是一流的演员,朱棣也不例外。他一见朱权这位小老弟,便拉着手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痛说自己是不得已而起兵,如今兵败身辱,小老弟你文采好、书法好、就替兄长写一份谢罪的悔过书吧。朱棣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朱权放松警惕。七天后,朱棣辞别,朱权情重,讲义气,准备在郊外设宴为兄长饯行。不料这一客气的送别,竟把大宁城,包括他自己,都一并送给了不客气的朱棣。

原来,朱棣早就看上了朱权的地盘和兵马,搞定了朱权,不但可以稳固后防,免去他的后顾之忧,而且可以增添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助战,如此这般,自然“大事济矣”。朱权送他时,他早已派人做好了准备,不但在郊外埋有伏兵,而且在城里也悄悄安插好人马,最要命的是,他早已暗中收卖了朱权掌控部队的卫队将官和士兵。于是,朱权刚一出城,立马就被体面地绑架了。刹那间,城就不是自己的,兵也不是自己的,便是自己一家老小,也不是自己的了,都被朱棣“一锅端”,强行“打包”,一并送至北平城。从此,朱权就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朱棣的附庸。为了安抚朱权,朱棣安排他做自己的秘书长,并信誓旦旦地说,兄弟放心,以后取得天下,咱俩一人一半。

朱权虽然年轻,可好歹也是搞政治的,对于“中分天下”这样诱人的政治保票,他自然是不会信的。不过,他认为自己白送给四皇兄一支强大的军队,又背负着“逆贼”的恶名,和四皇兄捆绑在一起共荣辱,到最后四皇兄也不至于太亏待他。因此,等朱棣坐稳江山后,朱权便很有信心地请封苏州给他。可朱棣说苏州离南京太近,属京城的辖地,不能给。朱权又请封钱塘,朱棣还是不给,因为那是财赋重地。最后,朱棣只让他在重庆、荆州、东昌等这些不尴不尬的领地做个选择。可出乎朱权意料的是,一再食言的朱棣还是不放心,思来想去,最后竟把他这位立了很大功劳的皇弟改封到南昌,南昌距南京1500里,距京师(北京)3500里,遥远得朱权已经找不着北了,更何谈平分天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那些多才多艺的奸臣们:奸臣之剧作家阮大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阮大铖这个人,中国的知识界几乎人人皆知。然知道他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是个著名的奸佞之徒。说阮大铖是奸佞之徒,实在没有冤枉他。此人明神宗万历44年中进士,熹宗天启年间任吏科都给事中,后依附阉宦魏忠贤,很做了些坏事。崇祯时被贬斥,虽千方百计企图东山再起,都受阻于东林党和复社,前后长达17年。到南明弘光时

  • 揭秘:汉宣帝刘询为何要立狱卒的女儿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武帝的玄孙,是刘彻和卫子夫的后人。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据,曾经被汉武帝立过太子,受宠过一阶段,后来却因为巫蛊事件,遭到连累,被害。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儿子,其中就有个叫做刘进的。刘进有一个儿子名叫刘询,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没少遭罪。父亲虽然根正苗红,可却是造反派的头,

  • 一代枭雄曹操生前两大谜团:竟难倒了国人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曹操因此

  • 汉哀帝竟然有这嗜好:不仅同性恋还愿意和同性恋妻妹共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同性恋这个话题在现代已经逐渐的被人接受,不过,在古代帝王的生活中也是有同性恋的存在的,而且在汉朝皇帝中,这同性恋更是枝叶繁茂,刘邦开始几乎每一个汉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同性恋对象,而汉哀帝是这些同性恋皇帝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汉哀帝在位期间放弃后宫佳丽,独宠男宠董贤。董贤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小白脸”,长的眉

  • 揭秘:诸葛亮最终败在体力上事必躬亲致积劳成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处处都是谋略,尤其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智谋过人,成了智慧的化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心愿未遂,就早早地病故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感慨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啊,一个智慧人物,竟抱憾而死,实在令人遗憾。自出山归刘备以后,诸葛亮处处展示的,都是谋略,他一生多是靠谋略胜敌

  • 袁绍不如曹操?揭秘袁绍性格特点哪三处不如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就《三国演义》的叙述而言,官渡之战这个桥段并不如赤壁之战写得精彩,但其中的胜败原因,特别是双方主要领导人的驭臣之术及其产生的迥异后果,足以让我们不必亲历刀光剑影,也能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尽管当时后世学人多有总结,唯其“多有总结”,才更值得我们去重视。那么,袁绍为何会输?他到底输在哪儿?1、不懂因

  • 孙坚为何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董卓怕孙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废帝的理由是刘辩,三国志战略版孙坚孙策甘宁,孙坚三国人物关系

    孙坚的官职虽然是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可是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只不过是一个依附于袁术的二流诸侯,真正属于孙坚的不过就是二三十征战南北的兄弟。可就算是这样的孙坚,在董卓的心中,和拥有十万军队的诸侯一般无二。孙坚出道很早,早在十七岁时就独力智破海盗,名扬天下。而在黄巾之乱时,更屡立战功,擅长攻坚,啃

  • 江东美周郎:三国志里真君子还是三国演义里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雅

  • 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诸葛亮的真实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的身份,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怎么被刘备发现的

    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记载,认为他在叔父诸葛玄死后,孤苦无依、生活窘困,又不愿寄人篱下,便隐居隆中,过着自食其力、清贫素苦的生活,并且以此将诸葛亮自称的“布衣”解释为贫苦出身的百姓。上述见解是有欠妥当的。首

  • 唐朝安禄山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安禄山的马屁功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禄山是唐朝哪个时期的,安禄山掌握唐朝多少兵力,唐朝的安禄山是现在的哪里人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逃往四川。行至马嵬时,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这场叛乱,整整持续了八年时间。大唐王朝由此转入衰败。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安禄山,曾经深得唐玄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