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为何如此看重骨肉亲情?他的陵墓是如何修建的?

李渊为何如此看重骨肉亲情?他的陵墓是如何修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59 更新时间:2024/1/11 9:10:35

李渊,即唐高祖,他过于注重骨肉亲情,到了晚年时期未能妥善处理皇位继承问题,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公元220年起,大汉王朝在三国逐鹿的尔虞我诈中轰然倒塌之后,神州大地,已然不复秦汉大一统的帝国雄风,三十余个大小政权交替兴灭,连绵不断地分裂割据和分裂战争,令这片古老的土地支离破碎满目疮痍,百姓易子而食,乱军掘冢盗墓,千里沃野的中原大地转眼已是人间炼狱。

公元617年,一度繁荣的隋帝国再次风雨飘摇,濒临崩溃的边缘,天下各路英豪早已不尊隋为正朔,纷纷拥兵割据,称帝称王。此时,一个以时任晋阳留守李渊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蛰伏多年之后,终于从驻地太原一举西进,一举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太极殿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在仅仅数年的统一战争之后,一个四海归一,万邦来朝的大唐帝国,终于跨越了四百年的时空,向遥远的大汉王朝,巍然致敬。

据《旧唐书》记载,李渊为陇西成纪人,出身极为显贵,其先祖李暠是西凉开国君主,祖父李虎,父亲李,先后担任西魏和北周的柱国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国之柱臣,母亲独孤氏同为西魏柱国将军独孤信之女,出身在这样的高门世族,幼年的李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公元572年,父亲李病故,7岁的李渊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年幼的李渊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也磨炼了李渊卓然的心智。

让人不解的是隋末年前,各地起义,李渊却整日沉迷酒色,似乎无问鼎天下之志,而在那名噪一时的晋阳起兵中,亦是由李世民首谋,诱使李渊与隋炀帝晋阳行宫待女醉饮淫乱,犯下灭门大罪,迫不得已起兵反隋。整个过程中,他的表现似乎不像一个平定四海、君临天下的开国君主。

然而在另外一本史籍中,事实的真相却并非如此,据史料记载,李渊起兵后,时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温大雅专掌文翰,他记载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李渊因镇压农民起义时失陷马邑,遭到隋炀帝的就地关押,虽然数日后便被官复原职,但涉世未深的李世民建议李渊,效仿当年汉高祖刘邦出逃芒砀山,以观时局变化,“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

而李渊却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意思就是知道隋朝要完了,之所以不早起兵,是因为你大哥和三弟在隋朝,不想祸及他们。而李渊从小的经历,导致他十分看重骨肉亲情,也为以后兄弟相残埋下了伏笔。正因为他注重亲情,迟迟不肯对儿子们下狠手。

在李渊52岁的时候,亲自修书一封,给当时的突厥始毕可汗写了一封辞意谦恭的信,表示故意和亲结盟,同入京师,只要不侵百姓,长安城中的金银玉帛,皆为突厥所有,若不愿劳师南下,也可坐享长安的丰厚财物。可汗见信言辞谦卑,不失藩臣之礼,骄矜之情已是溢于言表,又见不需大举兴兵,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当即回信表示支持,并承诺愿为他提供战马和士兵上的支持。

一个月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到达太原,李渊便拥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短短数年,建立了大唐帝国,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君主。

后来,作为帝国最高统帅的李世民仅凭虎牢关一战,所获疆土便是唐朝天下的一半,而且赢得了关东世族豪杰的归心,加重了太子和李世民的矛盾。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亲信部众,在太极宫的北大门玄武门外设伏,射杀了前去早朝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宫门血案:玄武门之变。

后来李世民灭太子和齐王满门。并被全部开除皇籍。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二个月后李渊正式禅位成太上皇。此后八年,深居简出,最后孤独死去,恐怕是没有心情去筹划陵墓了。最后留下遗照:“既殡之后,其服轻重,悉从汉制,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

这就给了李世民一个难题,秦汉帝陵从帝王继位之初就开始建造,少则十余年,多则五十多年,工程日久,耗费奢靡。而李渊病逝时,万年陵寝,尚无着落,没有任何准备。缩建帝陵令他担心背负不孝之名,就在这时,房玄龄等大臣给出建议认为,西汉汉高帝刘邦长陵,九丈,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太崇,三仞则太卑。请依原陵之制。这个折中方案就通过了。

在有限的时间内,李世民不失气度的遵照汉魏旧制,完成了父亲的最后遗愿。公元635年十月,群臣将李渊和太穆皇后窦氏合葬献陵,上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权倾朝野的霍光,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西汉时期外戚、权臣,权倾朝野,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霍光带去长安,任职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四年后,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护卫武帝安全,深受武帝信任。武帝末年,帝位承袭的矛盾日趋白

  • 晋愍帝司马邺:西晋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邺,即晋愍帝,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 ,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第四位皇帝,也是西晋末代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

  • 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炽,即晋怀帝,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生母是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4年。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在位期间,五胡乱华开始萌动,皇室权力斗争日渐严重。永嘉五年(31

  • 宋仁宗赵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仁宗赵祯是个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他不像唐宗汉武,开疆辟土,马上征战,他也不像康熙、乾隆,几下江南,游山玩水,留下无数传奇。他一生宽厚、克制,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业绩,所以被归于平庸之列。但是纵观仁

  • 历史上唯一一个金婚皇后是谁?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最高危职业当属皇后,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历史上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氏出生于1114年,原本她与赵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然而北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

  • 三国时期在蜀汉担任后将军这一官职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后将军,古代武将官名。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于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后将军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武将的官职。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

  • 后世如何评价司马衷?他有哪些亲属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衷,即晋惠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 ,生母是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

  • 晋惠帝司马衷:西晋第二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衷,即晋惠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 ,生母是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

  • 朱祁镇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汪皇后的?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孝渊景皇后,谥号贞惠安和景皇后,又称汪皇后。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命运,总会想起茅盾的一句话“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这句话用在汪皇后与杭皇后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命运总会适时地和你开玩笑,当你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顶峰时,

  • 明朝一官员打了20次辞职报告为何都没批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一官员打了20次辞职报告为何都没批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削尖脑袋跑官要官者多如过江之鲫,开后门要求辞官的现象却难得一见,万历朝的孙丕扬如此别出心裁,的确与众不同。孙丕扬自己曾经连续十几次打报告要求辞官,但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此次辞官之所以获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