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参出妻岂能算“孝”?实质上是大男子主义严重

曾参出妻岂能算“孝”?实质上是大男子主义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2/4 4:11:04

关于《孝经》作者的说法很多。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说,乃为曾参所作:“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曾参)作《孝经》”。另有三种,也都与曾参有关。

总之,曾参以“孝”著称于世。《孔子家语·弟子解》在介绍曾参时,就历数其孝行。“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这与 “父母在,不远游”意思差不多。还有一条是“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这大概是最能体现“孝”的,舜也是这方面的典范,简而言之,就是“以德报怨”。

而使我大不以为然的是下面这段话:“及其妻以藜烝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参曰:‘藜烝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古时所说的“七出”即可将妻子赶出家门的七种情况,具体为“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七出”之中固然有合理成分,更有浓厚的男尊女卑色彩。曾参“出”妻,表面上看,仅因“妻以藜烝不熟”,属于小题大作;实质却是“不用吾命”,大男子主义严重,难怪连那些能接受“妇有七出”之说的人都看不过眼了。

曾参“出”妻,是用来补充说明曾参对“遇之无恩”的后母之“孝”的,就为这种“孝”,曾参至少牺牲了三个人的幸福。首先是他的妻子,仅仅因为“藜烝不熟”被赶出家门,想悔过自新说句“我再也不敢不把藜羹蒸熟”都不可能,她能幸福吗?其次是他的儿子曾元——曾参为孝敬后母,将曾元的亲生母亲赶走了,他能幸福吗?曾元请求曾参收回成命而不能如愿,作为父亲的曾参,珍惜儿子的幸福吗?最后是曾参自己,终身光棍一条,当然也无幸福可言。好端端一个家,就这样被弄得支离破碎。

记得《二十四孝》中有一“孝”为卧冰求鲤,晋人祥,也是为孝敬一个不善不贤的后母去卧冰,被人称之为愚孝,但王祥损伤的仅仅是他本人“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曾参“出”妻,不但损己,而且损伤妻儿,较之卧冰求鲤,此“孝”是否更为愚蠢?

记得《二十四孝》中还有一“孝”为“芦衣顺母”,同是孔门弟子,同是遭遇后母,闵子骞为了不让同父异母之弟失去亲生母亲,跪求生父留下虐待自己以至冬天给他穿芦衣的后母,此所谓闵子骞之孝,曾参却是为“藜烝不熟”而决意将儿子的亲生母亲赶出家门,仅从人性的角度看,此两者是否亦有天壤之别?

在儒家谱系中,曾参地位甚高。《孔子家语》是《论语》之外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集,其真实性虽有争议,却也是儒家学者历来所重视的典籍。然而,传统化的继承与汲取还得有个前提,即必须细加分辨——不但要分真伪,也要辨是非,不能囫囵吞枣。曾参“出”妻,很可能是后儒强加于曾参的,倘若真系曾参所为,实也不足为训;曾参或许还有其他值得后人高山仰止的孝行,仅就此“孝”而言,窃以为根本不值得推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是什么导致楚怀王最终鸡飞蛋打丢人失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其中,秦、齐、楚三国最强盛。秦国早想吞并楚国,一直没有轻易行动,就是因为齐楚两国关系犹如哥们儿。怀王十五年,为了拆散楚国和齐国的联盟。张仪到了楚国,首先找楚王的宠妃郑袖、公子子兰和大臣靳尚这几个人,送给他们许多金银珠宝,让他们去楚怀王那里吹枕边风,以达到和齐

  • 汉高祖的吕皇后一生中多次含垢忍辱是拜何人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 争霸时代的第一个弄潮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时代的开始,春秋时代,一直是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这个时代,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春秋五霸的轮流坐庄,从落魄到霸王的血泪史,从霸王到亡国的沧海桑田,重大的战争战役也多,有宋襄公愚蠢的兵败,有城濮之战的千里虎啸,有楚怀王饮马黄河的扬眉吐气;杰出的人物也很多,杰出人物的离奇身世很多

  • 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是因为经常拜佛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为老佛爷。当时,慈禧头戴毗罗帽身穿袈裟,旁边站着李莲英、崔玉贵,还有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四格格扮的是龙女,而李莲英则扮的散财童子。其实,

  • 史上最具杀伤力的艳妇夏姬 魅惑之术天下无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今天河南郑州新郑)公主,郑穆公的女儿。初嫁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简单点来说就是其三

  • 史上最美的五对姐妹花个个都能让人神魂颠倒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胜枚举的美人,个个具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让人不禁惊为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然而如果一家姐妹花,个个是美女,那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六对姐妹花,不仅个个具有倾国倾城之姿,而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1,赵飞燕、赵合德 。提起赵飞燕,可能无人

  • 解密:让刘备自叹辜负了他的位蜀国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人物,适当的虚伪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绝对的正直是成不了大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也许他没有曹操的霸气,没有公瑾的用兵,没有诸葛的远谋,但他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让我着迷。也许有人会问我喜欢刘备什么地方?是他的仁义?是他的对汉室的忠心?还是什么别的?

  • 解密: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假如孔明当时头脑一热,说一句什么“我怕干不好哦”之类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不但但托孤给诸葛亮,最后又把刘禅托付给赵云,可见刘备的内心的想法。演义中的刘备被突出以“仁”,但却无帝王之才首先,关羽命丧,执意东征,致使数十万大军战死沙场,重义轻国,仁义何在?其次,御驾

  • 刘备伐吴背后的难言之隐:不止因为义弟关羽被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刘备伐吴的对错和真实想法,现在网络上的说法很多。那刘备的真实态度到底如何呢?一起来分析一下。刘备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同老战友关羽张飞建立起了非常非常浓厚的友谊,且不说《三国演义》里的渲染,仅从正史的描绘来看,我们都足以相信刘备会为了两位情同手足的老部下的死而拿刀子去同孙权拼命。还有,自从和孙权结盟以

  • 揭秘皇帝入洞房的不同 妃子光着身子被裹进被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程序与民间一样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迎娶,而是让老婆娘家人送上门。这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