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 争霸时代的第一个弄潮儿!

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 争霸时代的第一个弄潮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3/12/18 3:02:02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时代的开始,春秋时代,一直是个精彩纷呈的时代。

这个时代,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春秋五霸的轮流坐庄,从落魄到霸王的血泪史,从霸王到亡国的沧海桑田,重大的战争战役也多,有宋襄公愚蠢的兵败,有城濮之战的千里虎啸,有楚怀王饮马黄河的扬眉吐气;杰出的人物也很多,杰出人物的离奇身世很多,坐在囚车里的管仲,五张羊皮换来的百里奚,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蒙着脸自尽的吴王夫差。所有的人和事,都被这段战乱串联起来,中间的咏叹和感慨,不少。

然而诸多的咏叹感慨之间,却深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春秋,是怎么从周王朝的“天下一统”,一眨眼间“老母鸡变鸭”,成了诸侯争霸的图景?当年君临天下的周天子,怎么摇身一变就落毛凤凰不如鸡,混得一代不如一代,从当年至高无上的君王,到诸侯们争来抢去的傀儡?这一切重大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重大变化,与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王有关。这个人,传统的春秋五霸里没有他,更不如没有进入“五霸”排名的吴越两位霸主:阖闾、勾践。但这个人的资格,比之前提到的所有霸王都老。只是他的国家每况愈下,后来比任何一个霸主都弱,在春秋战国的大多数事件里,都排不上号。这个人,就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王——郑庄公

郑庄公被后世史家统称为“郑庄公小霸”,他是“霸王”不假,也确实小。

在周朝分封的早期,郑庄公所在的郑国,却当不起“小”这个字,相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

比起中原诸侯国来,郑国的资格不老,但身份却极其高贵。郑国虽然是在西周厉王时期才立国的,但其开国君主郑桓公,是西周周厉王的幼子。郑国的君主世袭,是根正苗红的王室。郑桓公的贡献也很大,周幽王当年烽火戏诸侯,最后玩大了,招来了犬戎的疯狂进攻,诸侯全都当“狼来了”,偏偏郑桓公冲锋在前,为了保护周幽王壮烈殉难。

这场巨大的变故也改变了郑国的命运。遭遇国丧的郑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得不迁出了原本的封地,搬到今天河南新郑一带。郑武公很有眼光,他选择的是当时的黄金地段,土地肥沃不说,更位于天下交通的中心。这样的好地段,郑国当然不能糟蹋,所以从郑武公开始,郑国采取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商人订立盟约,保护商业贸易。当时几乎所有诸侯国的富商大户,都集中在这个最繁华的“经济开发区”。在东周的早期,郑国的土地不是最大的,但经济却是最富庶的。

土地狭小但经济富庶的郑国,在春秋早期形势一片大好。这时期的晋国还没兴起,楚国仍然居于长江流域,齐国正忙于和东夷的战争,秦国苦于西北蛮族的侵扰。郑国所处的新郑地区,是远离战火的乐土。身份高贵,又兼烈士后代,外加腰包鼓,这样的郑国,在当时自然地位高贵。郑国国君作为周王室的卿室,周平王东渡洛邑,建立东周,也是在郑国的帮助下完成的,甚至周天子召集诸侯的时候,郑国国君还是周天子的“新闻发言人”,可以代表周天子讲话致辞。在各路诸侯面前,那是相当的“狐假虎威”。

但到了郑庄公即位的时候,“狐假虎威”是不满足的,他要的是“真威风”,也就是称霸。

作为郑国杰出君主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是个从小就喜欢找麻烦的人。

出生的时候,就找了他母亲的麻烦。母亲武姜生育他的时候,偏偏碰上了难产,差点连命都搭进去。这件事给他以后也带来了麻烦,虽然郑武公去世后,他以郑国长子的身份继承了国君,但母亲武姜并不喜欢他,相反的对他弟弟公叔段宠爱有加。

到了郑庄公即位的时候,母亲和弟弟开始找他的麻烦。母亲要求郑庄公把国内最大的城市京地封给弟弟,并且要给弟弟封号为“京城大叔”。打的什么算盘,地球人都知道:母亲是疼弟弟的,自然要想办法让弟弟篡夺哥哥的王位。如此行为,可是大麻烦了。

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也是个不怕麻烦的人。母亲和弟弟找什么麻烦他都不怕:要封地,给!要封号,封。母亲和弟弟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大臣蔡仲是个实诚人,劝他要小心,他却装傻充愣。看郑庄公貌似好欺负,弟弟公叔段就开始在母亲的支持下继续找麻烦,又是串联亲信又是整顿军队,一心想着要把自己期待的大麻烦干完——夺郑庄公的王位。

在公叔段要找大麻烦的时候,郑庄公开始找他的麻烦了。公叔段刚集合好军队,并联络了母亲做内应,还没出兵呢,郑庄公的军队就从天而降了,轻而易举地把他打了个全军覆没。

最后一路追杀到鄢城,将这个给自己找了很多年麻烦的弟弟彻底轰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克段于鄢”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有哲学家拿这个故事教育年轻人。如果你恨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纵他的缺点,让他足够麻痹而沉浸其中,最后给他致命一击。

了结了爱惹麻烦的弟弟,郑庄公对帮着弟弟给自己找麻烦的母亲武姜也伤透了心。他先是恶狠狠地将母亲囚禁起来,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但不久之后却后悔了,可誓言又不能违背,最后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挖了个地道与母亲相见。娘俩抱头痛哭,从此重归于好。这就是有关郑庄公的另一个著名故事:黄泉会母。今天的老人们,有时候也会给年轻人讲这个故事,中心思想很简单: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做人要孝顺。

但透过两个简单的故事,和简单的中心思想,我们却分明看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周王朝的分崩离析,诸侯割据,从根上说,都来自于这件事——礼崩乐坏。

作为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之一,周王朝的道德体系,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周王朝所推崇的孝道。在西周的宗法规定里,不孝是最大的罪恶,尤其作为周王室家族的郑庄公,更应该尊崇孝道。但从郑庄公一家相互找麻烦的过程看,郑庄公先装傻,再忽悠,最后反攻倒算,狠话都放完了,虽然又悬崖勒马,却实在是不孝到极点。但是社会对他的斥责批评,在当时的各类记录中几乎为零。作为周王朝宗法基石的孝道,从此开始沦丧了。

连最基础的孝道都沦丧了,其他的更不用说了。统一的国家理念,传统的井田制,莫非王土莫非王臣的忠诚,一切不是“崩”就是“坏”了。表面的平静下,一个全新的争霸时代正山雨欲来风满楼。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就是其中第一个弄潮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是因为经常拜佛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为老佛爷。当时,慈禧头戴毗罗帽身穿袈裟,旁边站着李莲英、崔玉贵,还有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四格格扮的是龙女,而李莲英则扮的散财童子。其实,

  • 史上最具杀伤力的艳妇夏姬 魅惑之术天下无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今天河南郑州新郑)公主,郑穆公的女儿。初嫁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简单点来说就是其三

  • 史上最美的五对姐妹花个个都能让人神魂颠倒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胜枚举的美人,个个具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让人不禁惊为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然而如果一家姐妹花,个个是美女,那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六对姐妹花,不仅个个具有倾国倾城之姿,而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1,赵飞燕、赵合德 。提起赵飞燕,可能无人

  • 解密:让刘备自叹辜负了他的位蜀国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人物,适当的虚伪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绝对的正直是成不了大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也许他没有曹操的霸气,没有公瑾的用兵,没有诸葛的远谋,但他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让我着迷。也许有人会问我喜欢刘备什么地方?是他的仁义?是他的对汉室的忠心?还是什么别的?

  • 解密: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假如孔明当时头脑一热,说一句什么“我怕干不好哦”之类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不但但托孤给诸葛亮,最后又把刘禅托付给赵云,可见刘备的内心的想法。演义中的刘备被突出以“仁”,但却无帝王之才首先,关羽命丧,执意东征,致使数十万大军战死沙场,重义轻国,仁义何在?其次,御驾

  • 刘备伐吴背后的难言之隐:不止因为义弟关羽被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刘备伐吴的对错和真实想法,现在网络上的说法很多。那刘备的真实态度到底如何呢?一起来分析一下。刘备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同老战友关羽张飞建立起了非常非常浓厚的友谊,且不说《三国演义》里的渲染,仅从正史的描绘来看,我们都足以相信刘备会为了两位情同手足的老部下的死而拿刀子去同孙权拼命。还有,自从和孙权结盟以

  • 揭秘皇帝入洞房的不同 妃子光着身子被裹进被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程序与民间一样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迎娶,而是让老婆娘家人送上门。这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

  • 解密:汉文帝为何选择将汉惠帝的几个儿子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个猛人,他在位期间,功臣杀了不少,目的无非是保住自己的汉家江山。过河拆桥的人天底下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个。但是实在要说的话,就是有些人实在是死得太冤,比如韩信,比如彭越,但政治往往就是无情的代名词。就如多年之后,他自己的嫡孙全部都被屠杀是一样的道理,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公元前180年,西

  • 吕贤基是文臣带着李鸿章打仗最后死在太平军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李鸿章追随曾国藩,在湘军中历练,而后另立门户,成立淮军的事儿。但是,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李鸿章军事生涯的起点在哪里?事情自然还是要从太平天国洪杨之乱说起,1853年2月,已经拿下武昌的太平军顺江而下,攻陷安徽省城安庆,杀死皖抚蒋文庆。3月1日,还不知道蒋文庆已死的咸丰皇帝命工部左侍郎吕贤

  • 号称人中吕布的战神 为何会怕张飞不敢接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与张飞同为三国期间的名将,并且都是武功超群绝伦、鹤立鸡群之辈。为何这篇文章会有吕布怕张飞之说呢?难道吕布的武艺不及张飞,所以才惧怕于他,非也!虽则两人都是三国期间排行前五位的虎将,可是若要真实论起武艺来,恐怕仍是吕布技高一筹的。君不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三国演义”当中,最强档的疆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