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拓跋晃:被拓跋濬追封为景穆皇帝,后世如何评价他?

拓跋晃:被拓跋濬追封为景穆皇帝,后世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48 更新时间:2024/1/21 11:36:06

拓跋晃,即景穆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长子,生母是敬哀皇后贺氏,延和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封他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延和元年(432年),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率军攻打北燕时,命拓跋晃留守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拓跋晃留京总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寿辅佐。为政精明,洞察细微。 [3] 太平真君四年,追随太武帝攻打柔然,参决军国重事。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时,父子产生矛盾。屡谏不从,拓跋晃私下设法保全了很多无辜的僧侣。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为中常侍宗爱所陷害,忧虑而死,年仅二十四岁,追谥景穆太子,葬于金陵。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封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人物生平

自幼聪慧

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母夫人贺氏(后追封为敬哀皇后),生于神麚元年(428年)。延和元年(432年)正月初一日,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同年六月十七日,太武帝亲自率军攻打北燕,命皇太子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

拓跋晃自幼聪慧,记忆力很强,过耳不忘。拓跋晃年长后,喜好阅读经史著作,都精通要领。太武帝认为他十分奇特。

主持朝政

太延五年(439年)六月,太武帝准备攻打北凉,命令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拓跋晃,主持朝政,裁决日常事务,朝廷内外都要遵从。

八月,太武帝出兵讨伐北凉,李顺等人都说北凉都城姑臧没有水草,不能出兵,太子拓跋晃对此有些疑虑。等到太武帝到达姑臧,就诏令拓跋晃说:姑臧城西门外边,有源源涌出的泉水,一直与北门外的泉水相接,水流之大,就象一条河。除供灌溉农田外,其余都顺着沟渠流到沙漠之中,因此这一带没有干田燥地。特意敕书告诉你,以解除你的疑虑。 拓跋晃对宫臣说:李顺等人做为臣子的不真实到这种程度,哪是忠诚呢?我起初听说李顺等人的话有些疑问,只是皇帝已决意出兵。李顺等人几乎误了国家的大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皇帝。

随征柔然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晃随从太武帝征讨柔然。魏军来到鹿浑谷,正好与柔然君主敕连可汗相遇。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柔然军没想到我们的大部队突然到此,我们该趁他们没有防备时立刻进攻。尚书令刘洁(《资治通鉴》作刘絜)却竭力劝阻,他认为:柔然军营中尘土很大,他们的人一定很多,到平地去与他们交战,恐怕会被柔然军队包围,不如等到各路大军会集到这里之后再攻打。拓跋晃说:柔然军营尘土飞扬,是因为柔然士卒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所造成的,不然,怎么会在军营上空有如此多的尘土呢!太武帝为此也将信将疑,没有马上攻打。柔然部队趁机逃走,太武帝追到石水,没有追上而返回。不久,俘获了柔然的侦察骑兵说:柔然国没有发觉魏兵的到来,所以当得知魏军已到时,整个军营慌作一团,敕连可汗赶快率将士向北而逃,跑了六七天,知道后面没有追赶的魏军,才开始缓步行进。太武帝听后非常后悔。从此以后,每遇军队或国家大事,太武帝都要和拓跋晃商量。

太武灭佛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他多次劝谏太武帝,但太武帝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躲藏起来,幸免于难。

忧虑去世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八月,南朝宋攻打北魏的滑台。九月,太武帝率领军队南去援助滑台,命令太子拓跋晃屯驻漠南,以防备柔然的进攻。

当初,拓跋晃代替太武帝监管国政,曾经下令命有关官员督促京郊内的民众,使没有牛的家庭以人力牛力相交换,垦田锄地。有牛的家庭给无牛家庭一人种田二十二亩,无牛家庭以耘锄七亩为报偿,以此为等级,至于给小孩、老人无牛的家庭种田七亩,小孩、老人以锄田二亩为报偿。都以五个人的下贫家庭为标准。各自列出家庭人数,所督促耕种的面积,明确地设立账簿项目。所耕种的人在地头标出姓名,以明辨播种养殖的功效。又禁止饮酒、杂戏、弃农经商的人。垦田数额大为增加。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拓跋晃很讨厌他。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都跟宗爱不能和睦相处。宗爱恐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于是编假话向太武帝控告二人有罪,太武帝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官员们有很多被牵连进去,也都被斩首,太武帝为此非常气愤。六月十五日,拓跋晃因忧虑过度生病,在东宫逝世,时年二十四岁。 六月十九日,拓跋晃的遗体被安葬在金陵,谥号景穆太子。太武帝后来慢慢知道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晃的儿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遵拓跋晃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至于初则东储不终,末乃衅成所忽。固本贻防,殆弗思乎?恭宗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 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

李延寿《北史》:景穆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 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太武甚奇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子晃素好佛法; 太子为政精察

史书记载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马岱为何要杀魏延?在那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马岱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厉害武将,也是一员猛将。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

  • 赵飞燕倾国倾城又贵为皇后 赵飞燕最后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飞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飞燕当初能将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最后为什么会是给自己的妹妹?赵飞燕是怎么输的?很多人都了解“燕瘦环肥”是形容赵飞燕和杨玉环的,能和杨玉环相提并论,足见赵飞燕的美貌。如此倾国倾城的人间尤物,又心机深沉,为什么在贵为皇后以后,却输给

  • 朱由校不爱江山只爱木匠 朱由校为什么不为正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熹宗朱由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代朱由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朱由校为什么喜欢做一个木匠皇帝?朱由校心里是怎么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皇帝”角色的扮演者。明代皇帝深受时代背景影响,他们注重“自我”体验,放任自流,不愿遵循角色规范、超越“自我”,

  • 康熙和朱元璋政绩贡献那么大 两人最后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和朱元璋创下的政绩那么大,两人为什么都不是千古一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将康熙称千古一帝,是因为康熙开创了今天中国在世界的版图,而且康熙的后代和后来者都很有作为,在三千年未有的变局中竟然保住了康熙的版图,才有今天的中国

  • 卫子夫与汉武帝是如何相识相爱的?最后自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字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思后或卫思皇后。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侍奉了汉武帝49年,却从没有背叛过他。卫子夫在担任皇后时,牢记着《戒终赋》内容的教导,贤良淑德,宽容待人,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真可谓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可是随着容颜黯淡

  • 后世如何评价拓跋焘?他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焘,,即太武帝,字佛(音“必”)狸,明元帝拓跋嗣长子,生母是明元密皇后杜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位优秀的均属统帅,在位共2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继位后重用崔浩、高允等人,

  • 太武帝拓跋焘:北魏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焘,即太武帝,字佛(音“必”)狸,明元帝拓跋嗣长子,生母是明元密皇后杜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位优秀的均属统帅,在位共2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继位后重用崔浩、高允等人,整

  • 历代帝王中的第一高手是谁?当数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中谁的武功最高呢?在我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能横刀立马征杀疆场,但真正能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可谓历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在中国武术中,以太祖命名的拳术有两种,一个是宋太祖长拳,一个是明太祖洪拳.这两种太祖拳法截然不同,但都是古传精品.相传赵匡胤的武功主要集中在拳术

  •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两个儿子却各为其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下的过程中,帐下汇集了许多猛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些将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无疑是号称“功臣第一”的徐达。徐达死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家族更是出现了“一门两国公”的奇特情况。按常理,功臣只能由长子继承爵位,然而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国公是除了王爵之外最尊崇的爵位,这在明朝历

  • 柴荣是最被忽视的帝王英年早逝 世人都感到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 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天下四分五裂之余,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司马光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