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岱为何要杀魏延?在那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马岱为何要杀魏延?在那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4/1/19 4:26:55

马岱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厉害武将,也是一员猛将。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现在就把他托付给您了。同年十二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至于马超托付给刘备的马岱,则成为蜀汉中期的一位重要武将。

比如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争权,马岱奉杨仪命率军斩杀魏延。也即在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因为斩杀魏延,从而避免蜀汉大军出现危险,如果放任魏延领兵出击的话,显然会给曹魏带来可趁之机。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凭一己之力斩杀魏延,后来他去了哪?为何马岱最终神秘消失了呢?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就马岱来说,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从弟,也可以说两人是堂兄弟的关系,所以,马超的父亲马腾是马岱是伯父。虽然两人不是亲兄弟,但是,建安十六年(211年),马岱追随兄长马超逆战曹操于潼关。九月,马超兵败,马岱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

也即早在公元211年,马岱就追随马超南征北战了,这促使两人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更为关键的是,马超的家人,已经被曹操诛杀殆尽了,这让马岱和马超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基于此,马超在病逝前,就特别提到将马岱托付和刘备。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马超去世后马岱的事迹,并没有得到比较详细的记载。

不过,考虑到马岱在诸葛亮去世后斩杀魏延,这说明马岱显然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至少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马岱和魏延、姜维等人一样,都是跟随在诸葛亮左右的。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描述“马岱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表示马岱之所以斩杀魏延,是因为诸葛亮的临终命令。但是,这种说法显然缺乏《三国志》等正史的佐证,也即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认为马岱之所以斩杀魏延,是因为奉了杨仪的命令。

对此,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记载: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争权。在双方僵持不下的背景下,杨仪派遣马岱去斩杀魏延,然后将魏延的首级交给了杨仪。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几个信息,一是诸葛亮没有在临终前下令要除掉魏延。二是在魏延和杨仪争权的时候,马岱站到了杨仪这一边。三是马岱斩杀魏延的过程比较顺利,这说明魏延很可能对同为武将出身的马岱没有什么防范,结果被后者成功斩杀了。

不久之后,杨仪、姜维、费祎等人成功率领蜀汉大军回到成都,对此,后主刘禅自然要论功行赏。其中,斩杀魏延的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就陈仓侯来说,应该是一个县侯,也即要高于乡侯和亭侯,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就是亭侯,这说明后主刘禅给予马岱的封赏,尤其是爵位的封赏是比较高的。

最后,就马岱的结局来说,《晋书》对于他最后的记载就是:“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建兴十三年(235年),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率众伐魏,为牛金击退。自此之后,马岱的记载就消失在《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了,也即马岱到底是病逝,还是战死沙场,都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所以,马岱在斩杀魏延后,可谓神秘消失了。

究其原因,在笔者看来,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马岱率军北伐曹魏,结果吃到了败仗,自此之后,马岱逐渐受到了冷落,从而没有继续领兵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的记载了。更何况,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出于恢复国力的考虑,对于北伐中原是比较克制的,也即尽量减少北伐中原的规模和频次,以此休养生息。所以,马岱在战败之后,很可能被蒋琬、费祎削夺了兵权,从而在蜀汉历史上神秘消失了。

二是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很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所以病逝了。前面已经说到,马岱早在公元211年就跟随马超起兵作战了,当时马超已经35岁左右了,假设马岱此时30岁的话,那么,等到公元235年的时候,马岱已经50多岁了,这在汉末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位老将了,因此,即便没有病逝,马岱在公元235年之后,也因为年龄较大而不适合领兵,从而最后在蜀汉都城成都悄然去世,进而因为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给人一种神秘消失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飞燕倾国倾城又贵为皇后 赵飞燕最后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飞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飞燕当初能将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最后为什么会是给自己的妹妹?赵飞燕是怎么输的?很多人都了解“燕瘦环肥”是形容赵飞燕和杨玉环的,能和杨玉环相提并论,足见赵飞燕的美貌。如此倾国倾城的人间尤物,又心机深沉,为什么在贵为皇后以后,却输给

  • 朱由校不爱江山只爱木匠 朱由校为什么不为正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熹宗朱由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代朱由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朱由校为什么喜欢做一个木匠皇帝?朱由校心里是怎么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皇帝”角色的扮演者。明代皇帝深受时代背景影响,他们注重“自我”体验,放任自流,不愿遵循角色规范、超越“自我”,

  • 康熙和朱元璋政绩贡献那么大 两人最后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和朱元璋创下的政绩那么大,两人为什么都不是千古一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将康熙称千古一帝,是因为康熙开创了今天中国在世界的版图,而且康熙的后代和后来者都很有作为,在三千年未有的变局中竟然保住了康熙的版图,才有今天的中国

  • 卫子夫与汉武帝是如何相识相爱的?最后自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字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思后或卫思皇后。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侍奉了汉武帝49年,却从没有背叛过他。卫子夫在担任皇后时,牢记着《戒终赋》内容的教导,贤良淑德,宽容待人,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真可谓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可是随着容颜黯淡

  • 后世如何评价拓跋焘?他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焘,,即太武帝,字佛(音“必”)狸,明元帝拓跋嗣长子,生母是明元密皇后杜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位优秀的均属统帅,在位共2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继位后重用崔浩、高允等人,

  • 太武帝拓跋焘:北魏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焘,即太武帝,字佛(音“必”)狸,明元帝拓跋嗣长子,生母是明元密皇后杜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位优秀的均属统帅,在位共2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继位后重用崔浩、高允等人,整

  • 历代帝王中的第一高手是谁?当数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中谁的武功最高呢?在我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能横刀立马征杀疆场,但真正能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可谓历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在中国武术中,以太祖命名的拳术有两种,一个是宋太祖长拳,一个是明太祖洪拳.这两种太祖拳法截然不同,但都是古传精品.相传赵匡胤的武功主要集中在拳术

  •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两个儿子却各为其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下的过程中,帐下汇集了许多猛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些将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无疑是号称“功臣第一”的徐达。徐达死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家族更是出现了“一门两国公”的奇特情况。按常理,功臣只能由长子继承爵位,然而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国公是除了王爵之外最尊崇的爵位,这在明朝历

  • 柴荣是最被忽视的帝王英年早逝 世人都感到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 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天下四分五裂之余,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司马光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

  • 秦赵阏与之战的关键人物:税吏出身的名将赵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辖今张家门以东,吕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