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司徒王允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历史上的司徒王允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1/30 22:30:27

对司徒王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司徒王允到底是什么样的?演义中写的都是真的吗?

提及三国里的司徒王允,他并不是像《三国演义》写得那么幼稚。但王允没有远见,缺乏战略眼光倒是不假。可以说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但却是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董卓死后,王允接二连三犯下大错,最终葬送了汉朝复兴的大好局面。

王允是并州人,字子师。王允出身很高,是太原王氏一系,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王允先后出任过豫州刺史,何进掌权之后,王允迁河南尹。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董卓很信任王允,让他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王允曾被人评价有:“王佐才也”。王允十九岁入仕,就敢抨击太监十常侍干政,这件事让王允名震寰宇,虽然被罢官,但名声还是出来了。王允后来做豫州刺史,和东汉最后的两位名将皇甫嵩朱儁一起打败了当地的黄巾军。这也说明王允有一定的军事能力。

这也是董卓主政之后,为何将王允推到前台的原因。董卓死后。他的西凉军主力,三个主将归顺汉朝,两个死了。西凉军当时是群龙无首 。王允成为朝廷的最高领导人。王允的地位是得到各方认可的。如果王允有能力的话,是可以将东汉拉入正轨的。

但王允面对人心涣散的大军,稳住局面应该是第一要务。但王允却采取了彻底铲除西凉军的做法。从四月二十三董卓被杀,到六月初一王允被杀,一共不到四十天。这只能说明王允在政治上的幼稚。说白了,他的能力真的不足以驾驭全局。

正统出身的王允很难妥协,但政治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妥协。王允最大的希望是朝廷走向正轨,不允许武人干政,朝廷的稳定需要依靠政治。但稳定的政治局势需要大军的保卫,而王允恰恰没有大军,现在明明有一支强大的大军就在他眼前,王允却把他给推出去了。还有就是秉政之后王允的开始 变得骄傲自满,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谦谦君子的行径了。正史上说他“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看来权力真的会使人疯狂。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王允第二个错误就是没有及时调整政策,董卓一死就应该赦免所有跟随董卓的人,去安定人心,看看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后怎么做的的,这才是大政治家的风范,可王允还是杀死了蔡邕,而蔡邕不过是为董卓的死叹息了一声。这是因为董卓对蔡邕确实很好。这是王允不能容忍的,但他可能忘了,自己也是依附在董卓的势力里,才高升成为司徒。

此时董卓虽死,但他的大军(实力)还在。所以王允急切地想解散西凉军,而不是控制他,他无法容忍叛军的存在。但问题是大军不过是国家机器,在谁手里听谁的。王允对待西凉军,既不杀掉也不赦免。就在思索的时候,李傕郭汜乱长安完全是王允“逼”出来的。而他自己也死于这场叛乱。王允死时不过56岁。王允有个侄子叫王凌,王凌被曹操欣赏,在曹魏国官至太尉,在淮南三叛中,兵败死于司马懿之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萧至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十大宰相,六部尚书和宰相,唐朝宰相为什么才三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至忠(?-71

  • 霍光对汉朝有哪些作为?霍家最后被灭门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光被谁杀了,霍光灭族原因,霍家最后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霍光是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的异母弟,霍氏家族有着非常强大的外戚关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历史上,权臣是一个十分令皇帝忌惮的角色,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权臣,是汉朝的霍光。霍光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争议的人物,他是汉朝的一大功臣,曾经辅佐幼主,实现了汉朝的“昭宣中兴”

  • 袁恕己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拥立过唐中宗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怎么过渡到宋朝的,宰相是几品,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年号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恕己(?-70

  • 萧华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得罪李辅国而被罢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小华,李世民干预史官,清朝十大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华(?-762

  • 关羽和吕布相比 两人谁的实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和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和吕布相比,两人谁更加厉害一些?他们的战绩都是什么样的?三国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文人武将各展风采,这个时代不仅有让人热血沸腾斗智斗勇的战役,还有必不可缺的武将,那些武将们个性张扬、豪放不羁,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在历史上挥下浓墨

  • 太平天国李秀成变节了吗 李秀成变节有何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秀成被曾国藩俘虏后自述变节的问题,这个话题在太平天国史学界争论很久了,一直是各执一说、互论短长。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承认李秀成没有出现陈玉成、洪仁玕那样的大义凛然、不屈而死的场面。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凭借一个不屈而死来看作是英勇的唯一佐证。可是,作为政治家,首先是服膺他的信念和信仰,并对此作

  • 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经抱哪位明朝将领马腿“请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努尔哈赤之前是谁的手下,努尔哈赤的福晋,努尔哈赤之前的朝代

    当身为“天朝上国”的明朝政府发现利用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足以实现自己对边塞外的女真部族“分其枝、离其势”的羁縻政策的时候,敢于向旧有利益格局说不的女真英雄努尔哈赤(nurgaci),找到了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站在今日遥望当初的努尔哈赤,一定会听到关于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的诸多传奇故事,可

  • 王安石解读熙宁变法:关键问题在官员队伍不专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列宁把王安石称作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发动改革之前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就是财政官。他在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的时候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治理文献《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写在宋神宗的爷爷宋仁宗的时候。他在当中提出的思想,也就是后来经常被大家传诵的名句:“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

  • 皇太极夺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残明“死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32式太极剑退步回抽,李承祥太极十三枪视频,柯山梦掌阅铁血残明

    洪承畴降清后隶属镶黄旗汉军,皇太极将他视为入关夺取中原的“引路者”,对其“恩养有加”。据《清史稿》记载:“凡值大祭祀、宴会,必令亲随,赐房屋庄田男女有差,服食无虚日。”但皇太极生前,洪承畴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然病逝,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崇祯十七年(164

  • 唐太宗对五石散情有独钟:求长生不老壮阳固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养生百字口诀,五石散现在还有吗,古传独罗奇术练功图片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