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对五石散情有独钟:求长生不老壮阳固本

唐太宗对五石散情有独钟:求长生不老壮阳固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16 21:56:16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

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贞观政要》卷六)

如果单听李世民这番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话,你不得不承认,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真有相当的唯物主义观点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进步思想,还颇有一点反权威的精神,敢于对秦始皇、汉武帝发难。但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位陛下对所谓延年益寿、强身壮体的不死药——“五石散”、金丹一类情有独钟,哪怕被药石屡屡弄得燥热上亢、通体难受,也乐此不疲,以致刚刚50岁便“翘辫子”,死于饵食丹药之上了。

这是为什么?恐怕还要从“五石散”的功效说起。据《神农本草经》载,“五石散”一类药石被视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传统医学书籍中,更认为具有壮阳及治疗阳痿的功效。所以,古人服用“五石散”,说穿了,就是看重其所能起到的“伟哥”作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的说法,也证明了当时人服药风气所为何来。

而据荷兰人高罗佩在其《印度和中国的房中术》一中研究认为,性行为和延长生命力的依存关系这两种古老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对李世民来说,当然中西合璧,各取所长。一方面,魏晋时何宴、衍的“五石散”及其衍生产品,得以再度弘扬;一方面,胡僧那罗迩娑寐、卢伽阿逸多的金丹,得以成气候而光大,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不死药本土的也好,进口的也好,不但起到长生不老的作用,还具有壮阳固本的效果,这正是李世民求之不得的。一则他爱权如命,巴不得长生不老,皇威不减;二则他贪色无度,恨不得身强体壮,掠尽天下美色。

唐太宗的后宫里,有多少佳丽,已不知其详,但其建制,肯定要较他为秦王时,大大扩编。而且,从这位具有胡人血统的李世民身上,无疑仍保留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及的星期社会形态的“普那路亚婚”和“劫掠婚”的野蛮性风俗,如他玄武门之变“杀弟元吉,即以元吉妻为妃”,诛庐江王李瑗(其堂兄),“其姬又入侍左右”,“归为己有”……这种乱伦行为,李世民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活了50岁,以如此短暂的生命周期,却高频率地生育出14位皇子、21位公主,若夭殇的也计算在内,当会更多一些。

李世民在声讨秦皇汉武求仙长生的同时,半点也不觉得自己拼了性命去求助“五石散”、金丹一类药石有什么不对。联想到今日之贪官们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口口声声坚信马列主义,却虔诚地求神拜佛,其潜意识恐怕也是和李世民毫无二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汉和帝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和帝刘肇简介,东汉窦宪,东汉大将军窦宪

    窦宪不屑汉和帝,汉和帝不满窦宪。窦宪欲做掉刘肇,不料不久便被汉和帝知道了。对于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史书上只有五个字记载“帝阴知其谋”(《后汉书》)。此时看似简单,背后实则隐藏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读史,要读懂,更要读通。那么,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刘肇(公元79——公元105年),即汉和帝,汉

  • 揭秘:唐朝历史上曾经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有没有成功,唐朝征战高句丽,李世民攻打高句丽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未果,唐朝的李世民也是野心勃勃欲把朝鲜拿下,一直到了唐高宗也是多次远征,终于将高丽征服。历史总是令人回味,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是哪位大将攻克平壤,生擒高丽国王呢?据历史记载:唐朝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达到巅峰是在667年,当时唐军在新罗军的配合下,由李勣为将对高丽发起了水

  • 解密:魏武帝曹丕暴病驾崩与其脱发严重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之死原因,魏帝曹丕,在位七年

    公元226年,曹丕因“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三国志》),担心上天震怒,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没过多久,他便重病缠身,后“崩于嘉福殿”(《三国志》),或者“殡于崇华前殿”(《魏书》)。魏文帝突然辞世,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曹丕因何而死,有人认为是因为肺病;有人认为是因为沉迷酒色,还有人认为是因为

  • 解密:汉桓帝刘志为何冒险进行“脱光相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桓帝刘志之后是哪个皇帝,汉桓帝把汉灵帝的关系,汉武帝对太子刘据死后的态度

    梁女莹要嫁给汉桓帝,做皇后。皇帝派人前来,对她进行婚前体检。首先,让她走几步,看看走姿如何。然后,女官与她一同进入屋中,要求进行裸检。梁女莹起初并不同意,女官因受皇命而来不得不尽职尽责,便把她的衣服全部脱光。梁女莹眼里含着泪水,一丝不挂站在那里,让女官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只见,上

  • 慈禧太后的老年生活:过年与众人做素馅煮饽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菜单

    清朝末年,虽然政权濒临灭亡,宫廷里却依然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1901年除夕临近,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内务府便传知各宫总管封印准备过年事宜,由内务府奏明太后,得旨按宫中旧例后,便传告各府第福晋、命妇、格格,及一二品大员的女儿于腊月二十五进宫过年。命众格格做针线活这天上午8时,太后升堂入座后,第一拨由格

  • 礼贤下士的刘备 为什么当上皇帝就不可一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礼贤下士的表现,三顾茅庐刘备礼贤下士的例子,刘备礼贤下士的例子

    刘备其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三顾茅庐”。即使没有多大的本事,就凭这种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品格,就值得尊重。孔明出山之后,刘备与这位二十几岁的年青人相敬如宾,入则促膝而谈,出则并马而行,火烧博望坡时,甚至还听从诸葛亮的将令。那时候,他从来就没有拿大,摆出“主公”的架子。难怪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说刘备

  • 揭秘刘备的过去:少年刘备竟是一名土匪头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少年三国,刘备的身份是真的还是假的,刘备是一代枭雄吗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侠,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三国志》中所写的“豪侠”实际上是一种尊称,说白了,刘备专爱结交流氓、土匪、罪犯这样的人。从刘备的家庭出身来看,他生在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仅能靠编织竹席、草鞋为生。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刘备却屡屡做出与本人身份不等的事情来。首

  • 宋高宗很佩服的画家米芾患有强迫症和洁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米芾洁癖的故事,米芾评价王羲之,著名画家米芾

    米芾有洁癖,传闻遐迩,声名在外,其具体情形如何,连宋高宗都很好奇,颇欲八卦一通。某一天,他翻看大内珍藏的米襄阳法帖,忽有发现。《思陵翰墨志》说:世传米芾有洁疾,初未详其然,后得芾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以此得洁之理。靴且屡洗,馀可知矣。又芾方择婿,会建康段拂字去尘

  • 解密:汉初名相萧何到底是怎么走上“腐败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相国萧何,汉代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历史上萧何是怎样的一个人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大老虎”逐渐浮出水面,并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此时此刻,你要开个玩笑,说哪个领导“腐败”了,肯定会风声鹤唳,引起警觉。尤其是那些真腐败的,平日里想方设法都要做出一副清廉的状态。当然,这种假清廉的背后,实际是对法律的畏惧以及对个人不良行为的掩盖,是装出来的。可见,

  • 明代第二富豪沐府衰败真相:嗣爵夭折 叔嫂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败家子娶公主,永乐盛世下的百姓生活,土木堡之变死的66个大臣名册

    黔国公沐氏家族《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对刘姥姥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还不忘说几句反话:“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慌得刘姥姥念佛不已。说起宁荣二府的泼天富贵,在明代还真有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