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高呼北伐中原,却将目标放在了甘肃是为何?

三国时期诸葛亮高呼北伐中原,却将目标放在了甘肃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8 更新时间:2023/12/4 11:06:49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示:“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对于诸葛亮来说,高呼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

在诸葛亮之后,姜维也将北伐中原作为自己的口号。但是,诸葛亮虽然嘴上喊着北伐中原,却经常往甘肃跑,也即将进攻的目标放在了陇右等地。众所周知,对于今甘肃省一带,显然距离河南等中原之地有千里之遥。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高呼北伐中原,为何却一趟趟往甘肃跑?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亮一生共五次北伐中原。其中,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陇西三郡在今甘肃省一带;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包围陈仓,陈仓位于今陕西省一带,靠近甘肃省;第三次北伐时,诸葛亮攻占武都、阴平二郡,这两个郡都主要位于今甘肃省一带;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出兵祁山,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出兵五丈原,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战场经常是发生在今甘肃省一带,而不是关中或者中原之地。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喊着北伐中原,却经常往甘肃跑,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失去了直接进攻中原的平台。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包围了襄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关羽完全可以率军进入到中原之地。但是,伴随着吕蒙偷袭荆州,不仅荆州丢失,关羽也兵败被杀。在失去荆州后,蜀汉想要从益州直接发兵进攻中原,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也即蜀汉必须先攻占长安为中心的关中,才能以此作为基础进攻中原之地。

不过,在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后,诸葛亮依然没有将重心放在关中上,而是多次进攻陇右、陇西等地。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今甘肃省一带,是曹魏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进攻的难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针对今甘肃省一带,主要属于凉州之地,因为远离中原之地,加上汉末三国时期,该地区存在羌胡部落,所以不管是东汉王朝,还是曹魏乃至于西晋,都很难长期掌控这一地区。

比如在东汉末年,董卓马超等诸侯就和凉州存在密切的关系。而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之后,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集部下于枹罕(今甘肃临夏)。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凉州一带的叛乱是比较频繁的。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看来,这自然是一个曹魏的弱点,也即进攻这些地区的话,所遇到的曹魏势力相对薄弱,还可以和当地的羌胡部落相联合,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对于曹魏来说,虽然设立了雍凉都督,以此负责今甘肃,陕西等地的军事,但是,雍凉都督驻守关中,重心起初不在今甘肃省一带。在此基础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可谓望风而降,如果不是马谡大意失街亭的话,陇右地区将落入到蜀汉手中。

最后,除此之外,诸葛亮之所以一趟趟往甘肃跑,是因为先占据陇右地区后,可以俯视关中,进而图谋中原。甘肃又称陇右、陇西,地势高耸,俯瞰关中,两地平均海拔相差一千米左右。在古代战争中,地势的高低对于攻守起到重要的影响,先占据地势高的陇右、陇西之地后,不仅易守难攻,也可以对曹魏的长安一带频繁施加压力,这在风险上自然要低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如《通典》记载,“登陇山而望秦川,极目泯然也”,有“欲保关中先固陇右”之说。

就曹魏来说,一旦失去了陇右、陇西之地,想要守住关中之地,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了,这也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连曹魏皇帝曹叡都要御驾亲征,来到长安的重要原因,这说明曹魏上下也意识到诸葛亮进攻甘肃的毒辣之处了。总的来说,蜀汉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已经无法直接进攻中原了。因此,在北伐曹魏的行动中,诸葛亮采用了先攻打陇右、陇西,再图谋关中,最终直指中原的方案。当然,非常可惜的是,在马谡大意失荆州后,该计划伴随着曹魏对于雍凉地区的重视,已经很难实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韦太后的结局怎么样?过的是什么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国南下,攻破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因发生在靖康年间,所以又称“靖康之变”、“靖康之难”、“靖康之耻”。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

  • 解密:吴王夫差为何不选择直接灭掉勾践的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却说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和谈,文种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伍子胥突然来了。伍子胥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赶来了。到了中军营帐,也不通报,大踏步直趋闯入,一眼就望见伯嚭和文种两个,站在吴王夫差的旁边。伍子胥怒气勃勃,喝问夫差道:“大王!难道你已经答应他们许和了吗?”夫差道:“是啊,寡人已经答应了。”伍

  • 北宋名将虞允文:以文人之身打赢了采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念父鳏且疾 七年不调职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父祺,荣登政和进士第,仕官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转运判官。允文六岁即诵读《九经》,七岁能属文。承继父亲之任而入官。适逢丁母忧,悲伤得哀毁逾恒、形销骨立。及至下葬,朝夕号哭于墓侧,墓旁有枯桑,两只乌鸦来此筑巢。又挂念父亲鳏居且有疾,七年中不请调,一步也不忍

  • 高熲因误杀美人张丽华 竟然被主子杨广设计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杨广很会装,但看见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出现时,也会把持不住。这个美人就是张丽华,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他还为张美人专门写了许多首时,其中最有名要数《玉树后庭花》了。这张美人,有乌发七尺,浓黑如漆,光亮可以照人,加上她十分聪明灵慧,富有神采,举动闲雅华贵,容色端庄秀丽。每当望观瞟视,光彩在眼中流溢,映

  • 揭秘:唐朝历史上比杨贵妃还有魅力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

  • 揭秘:唐朝历史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真实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公主何许人?谁都知道。这个武则天40岁才生下的女人 ,注定要一生与权力斗争相伴。她的几个哥哥不是gay就是偏执狂或者懦夫。武则天总说:吾女类我。可武则天并不想把皇位给她,也许她觉得一个女人做皇帝太苦,也许她觉得皇位还是要留给儿子。总之她的2个小儿子分别当了皇帝。太平很不爽,谁都不想屈居人下,况且

  • 帝王之最:中国历史上身世最豪华的开国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不少,但是像李渊这种奢华身世的开国皇帝真不多见。我先罗列一下他的奢华布景:李渊的爷爷是上一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长。李渊的外公是上一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皇帝的岳父。李渊的爸爸是现任军事委员会委员,一个省的军政一把手。李渊的妈妈是别的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女儿。李渊的大姨妈是北周的皇

  • 揭秘:千古明君唐太宗何时时候开始喜欢听假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年轻有为,开辟了大唐盛世。当是时也,他心胸开阔,目光远大,什么样的真话都敢听,也都愿听。他曾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这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

  • 解密曹雪芹的身世:祖父曾当了20年“康熙的密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江宁织造曹寅熟练地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许看的。这张纸在康熙的手中打开后,是一张1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密奏。这种

  • 解密:先秦墨家的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不可多得的农民思想家,其理论之深湛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更扩及逻辑哲学。其言语常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蕴含着卓然不群的辩论艺术。具体地说,他将辩难论说的手段列为七种,分别叫作:或、假、效、辟、侔、援、推。“或、假、效”常被用来防备守卫,故又称“戍言三范”。《墨经》中这样解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