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大雪晚上突然暴毙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匡胤大雪晚上突然暴毙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1/16 2:54:4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死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匡胤真的死因是什么?赵匡胤为什么会突然暴毙?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封建帝王家族史中,留下的谜团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哪个朝代都会留下几个没有答案的谜案。

比如说北宋时期赵匡胤之死,烛影斧声之间,赵匡胤便驾崩了,而弟弟赵光义是唯一的留在案发现场的人,也是他最终承继大统,成为北宋的第二位君主。想一想赵匡胤生前死后的各种事情,真的很难让人不认为赵光义就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疑点真的是太多了。

一、赵匡胤雪夜暴毙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汴京城内下了一场大雪,宋太祖赵匡胤找来弟弟赵光义在宫中喝酒。当时所有的宫人都被清退了,屋里只有这兄弟二人。外面的人似乎看到了兄弟二人争吵,还听到殿内都斧子击打的声音,赵匡胤更是对弟弟说出了“好为之,好为之”,这句话。然后殿内便没了动静。

也就是在这天深夜,赵匡胤突然暴毙。宋皇后得知赵匡胤驾崩之后,赶紧让宦官王继恩去找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没想到来的人却是赵光义。宋皇后知道大事不妙,只能改计划,当场便认了赵光义为新皇帝,还让赵光义一定要保全他们母子性命。就这样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便继位成为了大宋朝第二任皇帝——宋太宗

由此,后世很多人都认为烛影斧声,就是赵光义杀死赵匡胤,夺取皇位的一场阴谋,因为赵匡胤的死,赵光义嫌疑最大。

首先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去世之时只有五十岁,而且在去世的那一年,没有史料记载赵匡胤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而且那一年的赵匡胤频频外出,根本就是个很健壮的人。怎么跟弟弟喝了一顿酒,就突然暴毙了呢?

赵匡胤驾崩之后,赵光义立刻继位,并且在当年便改了年号。赵匡胤的开宝九年眼看就要过去了,赵光义却急不可耐地改成了太平兴国元年。要知道这是不合规矩的。新皇帝在刚即位的第一年是不能改年号的,要延续先皇的年号,第二年再改年号。赵光义却根本等不及,明显就是心虚的表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赵匡胤驾崩的深夜,宋皇后明明让王继恩去邀请皇子赵德芳,来的人却是赵光义。可见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

当晚,赵光义的亲信程德玄就等在门口,在王继恩来了之后,便跟随赵光义来到了皇宫。这样看来,赵光义似乎早就知道哥哥驾崩了,所以早早的让程德玄等在门口,然后在王继恩到来之后,急急忙忙地赶到了皇宫。

二、皇位继承疑点重重

当然很多人反驳说,赵光义原本就是赵匡胤指定的接班人,他没有理由要杀害哥哥。静静地等着哥哥驾崩自己就可以做皇帝了,根本不需要铤而走险。但是这个说法也值得商榷。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皇帝继承法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就是皇帝没儿子,才轮得到兄弟继位。但人家赵匡胤有好几个儿子呢,所以让赵光义成为接班人本身就有问题。

还有人搬出金匮之盟,来证明赵光义的合法性。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前与赵匡胤的约定。杜太后认为赵匡胤的儿子们年少,若是继承皇位必定会主少国疑,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年富力强的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匡胤答应了。

可就在赵匡胤生前,史书中对于金匮之盟并没有什么记载,反而是在赵光义登基多年以后,受到冷落的赵普献上了金匮之盟重新进入中央。此时出现的金匮之盟,怎么看都像是在给赵光义洗白。

赵匡胤在生前的确是有将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的想法,赵光义先是升职为开封府尹,然后进封为晋王。在当时只有皇位继承人才会被如此操作。虽然大家都觉得赵光义就是将来的继承者,但是,赵匡胤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宣布让他做接班人。

赵匡胤是有儿子的,若是哪一天他想让儿子继位,那赵光义就是有再多的头衔也无济于事。所以虽然名义上有很大的机会继承皇位,但不得不说赵光义还是没什么安全感的。随着赵匡胤的儿子们长大,这种危机感越来越大,此时赵光义铤而走险,弑君篡位也不是没可能的。

三、皇位继承人陆续死亡

再来看看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的下场。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赵光义将来也不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要传给弟弟赵廷美。没想到,赵光义对弟弟赵廷美屡次打压,导致他抑郁而终。

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不过是在朝堂上给灭北汉的功臣们讨要赏赐,便被赵光义训斥,然后赵德昭惊吓之余,便自刎而死。更奇怪的是,赵匡胤年纪轻轻的四儿子赵德芳,竟然离奇死亡。所有威胁到赵光义皇位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死了,这不得不使人联想到赵光义在其中动了手脚。

如果赵匡胤的暴毙真有问题的话,他会是怎么死的呢?有人猜测是被斧子劈死的,这一点并不准确。皇宫中的斧子都是装饰品没什么杀伤力,加上赵匡胤久经沙场。一把不像样的斧子根本要不了他的性命。所以更多的人倾向于下毒。但是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烛影斧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如今依旧没有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劭篡位称帝后有哪些成就?他又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劭,字休远,宋文帝刘义隆嫡长子,生母是皇后袁齐妫,南朝时期刘宋第四位皇帝,在位仅三个月。元嘉元年(424年),出生于建康,爱读史书,尤喜武事。六岁时,册立为皇太子,深受宋文帝宠爱。反对元嘉北伐,与宋文帝产生矛盾。在女巫严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蛊之术,促使宋文帝萌生废立之意。元嘉三十年(453年),联

  • 刘劭:刘宋第四位皇帝,他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劭,字休远,宋文帝刘义隆嫡长子,生母是皇后袁齐妫,南朝时期刘宋第四位皇帝,在位仅三个月。元嘉元年(424年),出生于建康,爱读史书,尤喜武事。六岁时,册立为皇太子,深受宋文帝宠爱。反对元嘉北伐,与宋文帝产生矛盾。在女巫严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蛊之术,促使宋文帝萌生废立之意。元嘉三十年(453年),联

  • 宁国公主为和亲奉献了自己一生 可朝廷并不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俄罗斯南部图瓦共和国小镇昆古尔图克附近一个偏远的Tere-Khol湖中,有一座名为“博尔巴任”的古城遗址,,占地约4公顷,属唐式建筑,应为回鹘人所建,距离俄蒙边境数十公里。但回鹘人所留的文字资料极少,此遗址的由来至今仍是谜。考古专家根据古城的地理位置推测,该城堡可能是远嫁回鹘的中国唐代宁国公主的行

  • 高真行 在他面前居然连武则天也要自愧不如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高!真行!在他面前,武则天也要自愧不如了!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话题最多的。可以严肃的庙堂政治,也可以是风情的娱乐八卦,她满足了古今人们共同的好奇心。尤其是她杀女儿,杀儿子,更是被后人骂成渣。只是相对于高真行一家而言,她这个女皇算是小巫见大巫了。高真行是大唐功臣高士廉的儿子。高士廉是

  • 朱元璋如此欣赏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

  • 明明可以做副统帅却堕落为叛徒:最后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乱纷飞的五代十国,李克宁也许不是唯一的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的人。但原本有着大好前途的沙陀强人李克宁,明明如果认真做下去,非常有可能成为后唐的副统帅,而后唐建立的时候,他却早已作为国家的罪人死去,这的确是个巨大的遗憾。唐末,群雄奋起。代北的李克用带着当时闻名天下、望风披靡的沙陀劲旅,也加入争霸行列

  •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谁的名字好谁就是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高低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朱棣接过来随便翻了翻,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接下来就是拆开封按名次填榜,第一名,状元,孙曰恭。刚写完这个名字,朱棣的两个

  • 朱棣的儿子只当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夺了侄子的位,朱棣开创大明永乐盛世,当了22年的皇帝。朱棣死后,长子朱高炽继位。但是,这位皇帝只做了10个月的江山就死了,传位给长子朱瞻基。当上皇帝的时候,朱高炽刚47岁,属于壮年。那么,朱高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当了29年的太子,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

  • 戚夫人为何被民间奉为“厕神”?真相竟是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亭长出身的刘邦一身流氓气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色之徒,得到皇位之后的他后宫自然美女如云。但是有一个女人却能长期受他宠爱,而且一直受宠了十多年,直到刘邦死去。这个女人就是戚夫人,但是身为刘邦宠妃的她为什么会被百姓奉为厕神呢?戚夫人是临辕候戚鳃的女儿,据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汉祖帝略地至定陶,获焉。

  • 褚遂良:聪明绝顶 贞观名相 可为何落得贬死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扶李治上位,结果却被甩了要说封建时代的顾命大命,荣则荣矣,安则未必,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终养天年?不拿别人说事,就拿唐太宗给李治安排的两大重臣长孙无忌和禇遂良来说,结局就很惨。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治为了武则天(当然不全是为她,只是那么一个借口),生生地把老舅给流放到黔州,逼得上吊死了。至于禇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