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从诸葛亮饭量就断定其寿命 这里边有什么的故事存在

司马懿从诸葛亮饭量就断定其寿命 这里边有什么的故事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1/7 8:27:2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饭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司马懿在得知诸葛亮的饭量后,司马懿为什么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司马懿被称之为“冢虎”,两人在祁山之上的较量也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这两人,很多人说诸葛亮更胜一筹,司马懿多少有些“不行”。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司马懿在小范围战役上或许斗不过诸葛亮,但从大局观来看,他丝毫不输孔明。简单而言,司马懿懂得顺势而为,靠着“大势”将诸葛亮给打败了。

两人战斗之时,还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司马懿从诸葛亮的“食物”上便猜测到诸葛亮命不久矣,最后硬生生拖死了他。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相助

诸葛亮原本是卧龙岗上一个乡野村夫,闲暇之余和当地的名士谈天说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直到刘备来到了新野,并且从徐庶那里得知,诸葛亮便是天下名臣之一的“卧龙”。

随即,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一起来邀请诸葛亮出山,但前两次诸葛亮都有事情,没见到真人。直到第三次的时候,刘备才与他有了交谈的机会。

刚一见面,诸葛亮就送给刘备一个“未来的战略规划”:先占据荆州,然后以这个地方为据点,不断向四周发展。同时,最好向巴蜀一带发展,实力强大之后,就可以像刘邦一样逐鹿中原了。

未出茅庐便天下三分,看到这样的大才,刘备直接“跪求”诸葛亮出山相助。相互寒暄了一番后,“无可奈何”之下,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邀请,至此开始了谋臣生涯。

就如刘备所说的那句话一样“自从得到了诸葛亮就好似如鱼得水”,赤壁一战中,他促成了东吴和蜀汉的联盟,最后击败了曹操的几十万军队。

战争胜利后,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片土地,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在草庐中的规划,不断向巴蜀一带发展,先后占据了益州、西川、汉中等地。

此时的刘备可以说与曹操、孙权二人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奈何“盛极而衰”,正当刘备想要下一步逐鹿中原的时候,蜀汉的决策出现了很大的失误。

关羽被杀,蜀汉由盛转衰

关羽在攻打襄樊之际,被曹魏、东吴联合围攻,最后不仅丢了自己的小命,还丢了荆州的大片土地。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备一怒之下伐吴,孙刘联盟破裂。

战争初期,胜利的天平一直向蜀汉一方倾斜,但刘备在行军途中犯了兵家大忌,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蜀汉几十年积攒的家底被消耗一空。

临危之际,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同时还将“复兴汉室”的目标让他来帮忙完成。因为刘备的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对他感激涕零,此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决好蜀汉的危机后,诸葛亮上交了《出师表》,而后便开始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有希望击败魏国。

然而,因为马谡的自大丢失了街亭,导致了第一次北伐陷入被动而失利。此后的多年里,诸葛亮虽然又进行了多次伐魏,但因种种原因都没能取得好局面。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荆州,可以说此地是一个跳板,借助长江的水利方便运输物资,可以提供很好的后勤保障。同时,荆州也是一条北伐曹魏的好选择,交通要比蜀道好上许多。

只是,这一个道路被关羽丢失了,导致诸葛亮讨伐曹魏只有一个选择——从汉中出发,走蜀道。因蜀道的交通不便,屡次北伐的后勤都没保障,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被拖了过去,诸葛亮也一天天老去。

诸葛亮与司马懿

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困境便是司马懿。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速战速决对蜀汉一方非常有利,可司马懿却采用了“拖字诀”,硬生生将诸葛孔明拖进了无敌的深渊,直至死亡。

在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经常有这样一幕:诸葛亮经常派遣军队到魏军挑衅,甚至还拿着女人的衣物来羞辱司马懿,但后者却不为之所动,高挂免战牌,由于粮草不济诸葛亮只能撤回汉中。

当然,司马懿这么做也并不单纯是为了“免战”,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智谋不如诸葛亮,但是身体健康却比诸葛亮良好,用自己的长处攻击诸葛亮的软肋才是制胜之道。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司马懿的这个方法虽然“笨拙”,但却取得了奇效,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次,诸葛亮像往常一样派遣使者邀请司马懿出战。

对于这个使者,司马懿也很客套,还与他聊起了家常。交谈的过程中,司马懿问他:“诸葛亮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虽然不明白他为何这样问,但还是有礼貌地回答:“丞相一天能吃三四升米饭。”

随后,司马懿又问:“你们家丞相每天都干什么呀,”使者很骄傲地说:“诸葛丞相很敬业,事必躬亲,20军棍以上的事情,他都会过问一二。”

得知此事后,司马懿便让使者走了,随后还断定:“诸葛亮活不长了”。此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拖字诀”。果不其然,此事过去没有多长时间,蜀汉阵营便传来了诸葛亮病危的消息。

一天晚上,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死之前急忙下令让蜀军撤回汉中,以免被司马懿屠戮。那么,司马懿为何会了解诸葛亮命不久矣呢?答案就在与蜀汉使者的对话上。

“三四升米饭”看着不少,但要了解古代的一升米饭其实并不多,而且当时的米并不是现在的米,里面含有大量的“粟菽”等低营养的食物。

再加上诸葛亮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在此情况下,他的身体自然扛不住,距离“最后一天”自然也不会远。从这点不难看出,司马懿在战术上虽然没赢诸葛亮,但在战略上却是大胜。

他不费一兵一卒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还保全了自己在曹魏的利益,“冢虎”(狡猾与狠辣)名副其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打败仗去投奔其他诸侯 诸侯们为什么还对他礼遇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早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早年经常打败仗,各路诸侯为什么还对刘备礼遇有加?刘备早年和诸侯大战中吃了不少败仗。比如在淮南攻打袁术,徐州被吕布偷袭,之后又被吕布打败,在徐州被曹操打败,长坂坡被曹操打败。每次吃败仗,刘备都能脱身,前去投奔其他诸侯,诸侯们对

  •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被处以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被处以腰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孟子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用到秦朝丞相李斯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名臣、重臣,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当初秦国先灭韩国,打通天下咽喉的决策就是李

  • 朱元璋称帝之后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但是朱元璋的帝王之术一点都不含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身为君王,最重要的品德便是任人唯贤,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便是凭借身边的能人志士,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可他坐稳皇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褒奖功臣,而是找借口大肆诛杀功臣。他杀的人大多是无罪之人,仅有两人因贪

  • 东吴四大都督中有三个的死是意外 这事情和孙权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都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吴四大都督当中有三个是非正常死亡的,这件事情和孙权有关系吗?四个东吴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中周瑜活了36岁,鲁肃活了46岁,吕蒙活了43岁,陆逊活了63岁,周瑜死了3个,吕蒙死了3个,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周瑜领导了赤壁之战和

  • 晋文公继位后的晋国有何变化?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晋文公是晋国的第二任霸主,在战国时期成为称霸一方的霸主。这位霸主62岁的时候才即位,短短用了五年时间就称霸了一方领土,与晋国之前打下的雄厚基础有关,他的父亲晋献公

  • 年轻时期的刘秀只想做执金吾 这个官职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执金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朝执金乌到底是什么官职?年轻时期的刘秀为何对这个官职如此推崇?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拥有400年的国祚,在这400年当中由于中间汉朝的衰弱,出现了王莽篡汉的事件,王莽因此废汉自立为新朝为新朝皇帝,原本以为汉朝就这样结束了历史使

  • 为官将近四十载,孙嘉淦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孙嘉淦,清朝时期官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五十二年,30岁的孙嘉淦考中进士,从此他结束了半耕半读的日子,成为一名吃朝廷俸禄的官员。《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然

  • 韩瑗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引起过武则天的嫉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瑗(606年-

  • 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相国萧何诈称皇帝刘邦已平定叛乱,传韩信入朝朝贺。韩信入朝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那么问题来了,韩信在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时候为什么不独立出来呢?就那么相信刘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士为知己者死韩信出身贫寒,尝尽了人间的苦楚。秦末大起义,他不甘平庸,投奔了项家

  • 张镒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撰有《三礼图》九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镒(?—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