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知古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与姚崇不睦被罢为工部尚书

魏知古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与姚崇不睦被罢为工部尚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1 1:18:32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

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谏唐睿宗,反对修建道观,被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又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因与姚崇不睦,遭其谗害,被罢为工部尚书。

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魏知古为人正直,二十岁便考中进士,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魏知古担任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因母丧离职,后被起复为晋州刺史。

疏谏时政

景云元年(710年),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魏知古因曾任相王府属官,被拜为黄门侍郎,兼修国史。景云二年(711年),魏知古又改任右散骑常侍。

当时,唐睿宗为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上疏进谏道:“安养百姓是治政之本。为公主修建道观,是要树功德来祈求福佑,但却占用民宅,使百姓无处安身,这既背人事,也有违天时,陛下为人父母,怎能安心。君主言行都要记载在史书中,因此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臣有谏诤之责,又负责修史,如记下陛下不合常理的举动,后人会怎么看?臣认为盛暑修观非常不妥。请陛下体察民意、罢去劳役,造福于民。”唐睿宗不听。

不久,魏知古又进谏道:“臣听说百姓以君为天,君以百姓为本。陛下登基后,百姓都以为朝廷会施新政,但如今却风教衰败,府库空虚,人力凋敝,劳役不止,官员日增。为二位公主修建道观,并非急务,臣此前请求停止这一劳役,但仍未停止。今年水旱成灾,五谷不熟,若到明年春天,一定会发生饥荒。陛下为人父母,想用什么方法来拯救呢?突厥为患,为时已久,如今又遣使来朝,请求和亲。他们乘中国饥虚,在和亲之际,倘若窥测侵犯,国家应怎么提防呢?”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太子左庶子。

担任宰辅

先天元年(712年),魏知古担任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八月,太子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尊父亲唐睿宗为太上皇。魏知古又被擢拜为侍中。不久,魏知古随唐玄宗到渭川打猎,赋诗讽谏。唐玄宗下诏褒扬魏知古,对他大加赏赐。

开元元年(713年),魏知古进封梁国公。当时,太平公主与宰相窦怀贞等人意欲作乱,密谋废立。魏知古向唐玄宗告发,唐玄宗遂抢先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等人。政变成功后,魏知古获赐实封三百户。

遭馋罢相

魏知古早年曾得到姚崇的引荐,后与姚崇并列相位,受到姚崇的轻视。姚崇奏知皇帝,任命魏知古为吏部尚书,让他到东都洛阳主持选官,魏知古非常不满。姚崇之子认为父亲对魏知古有恩,便趁机请托于他。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从洛阳回京,将此事告知唐玄宗。

不久,玄宗假意问姚崇道:“你儿子才能如何?现在何处?”姚崇揣知玄宗的心意,便答道:“臣有两个儿子在洛阳任职,欲望很多但不谨慎。臣早年曾有恩于魏知古,他们一定是借此请托于魏知古。”唐玄宗认为姚崇公正无私,而魏知古却有负于姚崇,便欲罢免他的官职。姚崇道:“臣的儿子行为失检,扰乱法纪,陛下却罢免魏知古,天下人一定会以为陛下偏私于臣。”唐玄宗最终还是在同年五月将魏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病逝

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终年六十九岁,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忠。

人物评价

宋璟:叔向古之遗直,子产古之遗爱,能兼之者,其在魏公。

刘昫: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纮杜暹韩休、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或心存沃,或志在荐贤,或出爱子为外官,或止屯田于关辅,或不受蕃人之赂,或坚劾伯献之奸,或广漕渠以充国用: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

宋祁:夫志满则忽其所谋,意骄则乐软熟、憎鲠切,较力虽多,课所效不及姚、宋远矣。终之胡雏乱华,身播边陬,非曰天运,亦人事有致而然。若知古等皆宰相选,使当天宝时,庸能有救哉![14]

赵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后世地位

780年(建中元年),魏知古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位宰臣被唐德宗定为上等。

848年(大中二年),魏知古与李岘、王珪等三十七位功臣被唐宣宗图像于凌烟阁。

个人作品

魏知古著有文集二十卷。

《全唐文》收录其文四篇:《答张九龄贺西幸延期表》、《谏造金仙玉真观疏》、《又谏营道观疏》、《报吐番宰相坌达延书》。

《全唐诗》收录其诗五首:《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奉和春日途中喜雨应诏》、《从猎渭川献诗》、《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唐太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

  •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军事、文化等方面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

  • 崔郸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清河崔氏小房一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郸(生卒年不详

  • 李世民登基后,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

  • 白敏中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敏中(792年

  • 后世如何评级唐高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即唐高宗,小名稚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生母为长孙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3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649年,李治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同时宠幸武则天,在其末年时,重病缠身,

  • 退位不到1年后武则天就去世了,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与高宗并称“二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古代封建社会,一直主张的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女子很少能够参与政事。尽管如此,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了一个被大家都认可的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就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女子,为什么在退位不到一年就死了,背后

  •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即唐高宗,小名稚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生母为长孙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3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649年,李治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同时宠幸武则天,在其末年时,重病缠身,

  • 荀彧真的是忠于汉室吗 荀彧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荀彧死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荀彧究竟是不是忠于汉室之人?东汉末年到三国这这一段时间是历史上大动荡时期,汉室天子权力衰微,不能够号令州郡诸侯,甚至宫廷中都不能够自由自在。各地州郡诸侯拥兵自重,纷纷粉墨登场,诸侯自成管理体系,不但拥

  • 历史上鳌拜曾三次差点被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鳌拜是清初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清朝相关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鳌拜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尤其是在《鹿鼎记》中,鳌拜更是被塑造为一位飞扬跋扈的“满洲第一勇士”。当然,对于真实历史上的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