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获得了荆州之后,对孙权有何影响?

历史上获得了荆州之后,对孙权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4/1/20 1:31:35

三国时期荆州是北伐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魏、蜀、吴都想得到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东汉末年,荆州被刘表所占据。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曹操随即入主荆州。但是,随之而来的赤壁之战,导致荆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即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换而言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荆州这块地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但是,之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除掉关羽后,孙权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其实力更是因此明显增强。但是,因为没有占据一个地方,孙权没能在偷袭荆州这一行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可以说是“棋差一招”。

《三国志》中记载:“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

公元220年,孙权派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攻破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百姓到汉水之北。因为从东吴手中重新夺回襄阳,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击败关羽,夺取了荆州,但是,孙权并没有成功占据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在笔者看来,一定程度上,如果东吴拥有襄阳的话,那么整个三国的形势都可能发生改变。

在孙权偷袭荆州之前,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直接目的就是攻占曹仁镇守的襄阳、樊城,根本目的自然是直捣黄龙,消灭曹魏。在公元219年,关羽因为包围了襄阳、樊城,并水淹七军,就可以威震华夏,迫使曹操差一点就要迁都避其锋芒,根本原因就是襄樊一旦落入到关羽手中的话,曹魏腹地就会岌岌可危。

襄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南下可以达到江汉平原,北上就是南阳盆地,然后就是洛阳、许昌等城池,东面可接随州和汉口,西进可达关中和长安。因此,此地被称为“铁打的襄阳”,乃至于获得“华夏第一城池”之称。比如在南宋末年的时候,忽必烈发现只要在控扼南北的襄阳撕开一条缝来,由汉水入长江,上行至巴蜀,下行达建康,取得鄂州(今武汉武昌区),南宋再无天险可依。

在此基础上,忽必烈派遣蒙古大军发动了长达六年的襄阳之战,从而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了襄阳这一重镇。襄阳之战是公元1273年结束,而南宋则是公元1276年灭亡的。所以,襄阳一旦被蒙古攻占的话,那么南宋的秦岭、江淮一线的防守就会被撕开一个缺口,从而在不久之后就走向了灭亡。

同样的道理,东吴在获得荆州了,正是没能占据襄阳这一重镇,所以无法构筑秦岭、淮河一线的防守。因此,东吴的防御,只能沿江布置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守江必守淮,仅凭一道长江防线,防御的压力和难度将明显增加,也即缺乏足够的缓冲地带。这是从防守的角度来看,得到襄阳之后,孙权也可以直接威胁到曹魏的腹地。从地图上可以发现,襄阳往许昌方向,几乎都是平坦的土地,不利于防守。

因此,在襄樊之战中,曹操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调集于禁、徐晃等大将来对抗关羽,就是为了避免襄阳、樊城失守的情况出现。一旦襄樊失守的话,关羽就可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迅速包围许昌等重镇。而在关羽之后,孙权如果攻占襄阳的话,同样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许昌、洛阳等重镇。

最后,除了能威胁曹魏的许昌、洛阳等重镇,襄阳西进可达关中和长安。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东吴完全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从襄阳出发,和蜀汉一起夺取曹魏的关中地区。总的来说,不管从防御还是进攻的角度来看,只要攻占襄阳这座城池,孙权完全可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也即将一颗钉子扎在曹魏腹地,让后者非常难受。

不过,很可能是刚刚夺取荆州,孙权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安抚各地郡县上了,加上关羽被杀后,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促使后者需要全力应付蜀汉。所以,这让孙权忽略了襄阳的争夺。自此之后,等到夷陵之战后,虽然蜀汉和东吴重归于好,但是,曹魏已经从汉中之战、襄樊之战中恢复元气,孙权如果再想攻占襄阳,就不像公元220年那么容易了。综上,孙权偷袭荆州后,实力明显增强,却因为没能夺取襄阳,所以还是棋差一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时期刘备特别设立的两个官职是什么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19年,这是刘备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刘备终于在正面战场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在夺取汉中后,刘备的地盘几乎达到了全盛,也即拥有汉中、益州、荆州三郡以及东三郡。在此基础上,刘备正

  •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成功了吗,永乐大帝五次北征,明成祖朱棣北征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永乐大典》和五次北征均称不上政绩至于有人说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那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谁都明白,只要有钱,有一切说了算的皇帝当后台,总策划,甭说《永

  • 历史上岳东是什么人?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前期,满族就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清史稿》曾经这样评价此人:“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康熙间,出讨三籓,胜负互见,而卒底荡平之绩。”立下无数功绩,铲平匪乱,此人便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爱新觉罗·岳东。清朝在入关

  • 清朝皇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真的整天无所事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些年来清宫剧算是一个比较火的存在,里面不仅有尔虞我诈的宫斗还是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当然里面对皇家生活的描写自然也是重头戏之一。特别是清朝的皇子们,看似整天游手好闲、骑马射猎、沾花惹草,那么历史上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和影视中的剧情不同,实际上大部分皇帝都对

  •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在三国时期有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这场战争的主角儿便是刘备、曹操。而真正发起战争的人却是刘备,这场战争也历时两年之久。刘备为了夺得汉中全境而向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等发起猛攻。在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汉中

  • 面对清军的攻击,李自成却没有还手之力,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于是,

  • 秦宣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是如何让秦国变得强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后妃执政的先河。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花儿当有绿叶陪衬,方能衬托出美丽,女子美丽娇弱,自当为花;而男子健壮威猛,保卫国家,自为绿叶。在古时候,三从四德对女子有着极多的要求和束缚,这让女性不得不从娇嫩的花朵转变为了绿叶的附属。但在中国

  •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太宗的近侍黄门宦官周绍忠,在兵锋过后的并州城下的乱尸中,捡到了一个小男孩。于是,周绍忠将这个小男孩带回京师,阉割后作为养子,取名周怀政。由此,周怀政这个生年和家事不祥的

  • 赵姬为何会喜欢上嫪毐还替他生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姬,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皇帝,自己以始为名,望后世以计数,传之无穷!曾统六国,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大秦、护社稷。就是这样尧天舜日,气吞山河的帝王,却有一个荒淫无度,不明事理的母亲——赵太后。不仅在嬴政

  •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的一大陋习,不仅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长期存在。《墨子》曾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去世时,都有人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