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和帝刘肇将东汉国力推向鼎盛,为何却名不显于后世?

汉和帝刘肇将东汉国力推向鼎盛,为何却名不显于后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1/8 6:47:13

刘肇,即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他将东汉推向顶峰,又将东汉带入深渊,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及西汉哪位帝王将西汉推向鼎盛?许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出汉武帝或者是汉宣帝,但若有人抛出东汉哪位帝王将东汉推向鼎盛的这个疑问的时候?恐怕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要抓耳挠腮了。诚然东汉虽然是与西汉并列的强大帝国(西汉与东汉组成了伟大的汉朝),但由于东汉大部分帝王的不长寿,导致东汉被人所熟知的帝王并不多,除了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和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之外,相信大部分人对于东汉帝王的事迹基本是不甚了了了。

虽然许多人对东汉帝王的事迹不甚了了,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历史常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一个王朝很少会有一蹴而就的迎来鼎盛,君不见秦朝之所以能在秦始皇时一统天下,贾谊在《过秦论》中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西汉能在汉宣帝时期迎来鼎盛,之前七位帝王的付出也功不可没,那么东汉是在哪位帝王任上迎来鼎盛的呢?他既然开创了盛世,将东汉的国力推向鼎盛,为何却名不显于后世呢?这其中的历史隐秘到底是什么呢?

在《辟雍赋》中有过这么一段描述: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该要,周建大中。蓄纯和之优渥兮,化盛溢而兹丰。文中提到的化盛溢而兹丰的永元之隆就是东汉国力达到最鼎盛的时期,而创造永元之隆的这位帝王就是东汉的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

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乃梁贵人,养母则是章德窦皇后。刘肇作为汉章帝的第四子原本是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不过因为其养母窦皇后的缘故,在窦皇后的设计诬陷下太子刘庆被废黜太子之位,刘肇这才被立为储君。公元88年,汉章帝病逝,年仅10岁的刘肇登基为帝,是为汉和帝,他的养母也即是嫡母窦皇后晋升为皇太后,因汉和帝年幼,窦太后开始临朝称制。(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窦太后在摄政之时对于自己的本家是委以重任,比如她的兄长窦宪被封为大将军、冠军侯,窦笃为卫尉,窦景、窦瑰都任侍中、奉车、驸马都尉,至于其他一些叔伯兄弟也担任侍中、将、大夫、郎吏等职的,俨然整个朝堂被窦姓把控,尤其是在窦宪大破匈奴,燕然勒石而归之后,窦姓的气焰在朝堂达到顶点,甚至对窦宪出现了“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的闹剧。窦氏的权势贵盛和群臣的趋炎附势让汉和帝如坐针毯,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取而代之,尤其是在得知窦宪的欲谋叛逆之事后,汉和帝更加的惴惴不安。

为了化解困境,汉和帝决定先发制人,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谨敏而有心机,不依附窦氏外戚的中常侍钩盾令郑众。在郑众等宦官的帮助下,汉和帝利用外戚窦氏内部矛盾,在宫中成功设下埋伏,将其骨干全数抓获,并命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原本汉和帝是想要将窦氏一族犯事的一干人等全部处死,不过看在窦太后的面子上,汉和帝命窦宪、窦笃等人全部回到封地。确认他们都到达封地后,汉和帝给予了他们最体面的死法,命令他们全部自杀。(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遂与众定议诛宪…庚申,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皆下狱死。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

这一年汉和帝只有不到14岁,相比于康熙帝16岁诛杀权臣鳌拜,汉和帝的表现可谓是更胜一筹。亲政后的汉和帝表现出了不是他这个年纪的成熟,他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当然若只是这些,汉和帝自然不会被人称颂,东汉也不会在他的治下达到鼎盛。

除此之外,汉和帝体恤百姓之苦,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等,对于治国人才他是求贤若渴,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汉和帝对内的一系列措施让东汉在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的基础上再次前进一步,比如以人口为例据史书记载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的人口为2100多万,到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人口达到5325万之多。

一个帝王若是只有对内的文治,没有对外的武功相比于那些著名帝王多少有些不足,汉和帝不同,他对外的政绩也相当的出彩,平定边疆叛乱、大破匈奴自不必言,让西域重归东汉怀抱,降附国多达五十多个,完成了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都未完成的夙愿,因此对于汉和帝开疆拓土、四夷宾服的武功赫赫之举史书曾言: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汉和帝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措施最终将东汉帝国推向顶峰,在他任内统治的那段时间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按说取得如此的功绩,汉和帝应该名显于后世才对,可惜现实并不是如此,这是为何呢?

其实究其原因与汉和帝自身有很大的关系,简言之,汉和帝在缔造东汉帝国的盛世之时,也为东汉的覆灭埋下祸根。汉和帝在当政之初外戚专政,为了夺回政权,以中常侍钩盾令郑众为首的宦官出力不小,自然在论功行赏之时,宦官获利丰厚,所以有了史书那句:中官用权,自众始焉。

宦官作为一只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由于汉和帝的英年早逝(汉和帝27岁病逝),在继承人问题上,汉和帝也没有予以妥善解决,结果导致在汉和帝病逝后外戚又重新掌管政权,之后的帝王为了平衡外戚干政不得不又重新重用宦官,所以在整个东汉的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在两者的祸乱之下日渐衰落,最终走向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帝妃嫔舒妃是什么出身?她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清朝时候的一位皇帝,因为非常风流,也被称之为风流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看了去年夏天大火的《如懿传》后,大家应该知道,乾隆皇帝有过两任皇后。在富察皇后病逝后,他也没有心情去再立皇后,但是后宫中不能无主,所以当时乾隆便立了当时为娴贵妃的辉发那拉氏,而这位娴贵妃并不得宠。在富

  •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即蜀汉怀帝,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那么,刘禅在蜀汉灭亡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乱世里打下了基业,建立了蜀国,还给刘禅留下了诸葛亮这种忠诚又有能力的老臣。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刘禅稍微争气一点的话,也许蜀国就

  • 历史上孝康章皇后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完成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入深宫深似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这竞争激烈的后宫之中,嫔妃们要不就是依仗皇帝的宠爱,要不就是依仗自己的家境,还有就是我们常说的母凭子贵,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惜她是一个短命皇太后,自己的儿子才当一年皇帝便去世了。孝

  • 历史上获得了荆州之后,对孙权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荆州是北伐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魏、蜀、吴都想得到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东汉末年,荆州被刘表所占据。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曹操随即入主荆州。但是,随之而来的赤壁之战,导致荆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即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换而言之,魏

  • 三国蜀汉时期刘备特别设立的两个官职是什么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19年,这是刘备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刘备终于在正面战场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在夺取汉中后,刘备的地盘几乎达到了全盛,也即拥有汉中、益州、荆州三郡以及东三郡。在此基础上,刘备正

  •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成功了吗,永乐大帝五次北征,明成祖朱棣北征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永乐大典》和五次北征均称不上政绩至于有人说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那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谁都明白,只要有钱,有一切说了算的皇帝当后台,总策划,甭说《永

  • 历史上岳东是什么人?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前期,满族就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清史稿》曾经这样评价此人:“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康熙间,出讨三籓,胜负互见,而卒底荡平之绩。”立下无数功绩,铲平匪乱,此人便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爱新觉罗·岳东。清朝在入关

  • 清朝皇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真的整天无所事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些年来清宫剧算是一个比较火的存在,里面不仅有尔虞我诈的宫斗还是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当然里面对皇家生活的描写自然也是重头戏之一。特别是清朝的皇子们,看似整天游手好闲、骑马射猎、沾花惹草,那么历史上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和影视中的剧情不同,实际上大部分皇帝都对

  •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在三国时期有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这场战争的主角儿便是刘备、曹操。而真正发起战争的人却是刘备,这场战争也历时两年之久。刘备为了夺得汉中全境而向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等发起猛攻。在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汉中

  • 面对清军的攻击,李自成却没有还手之力,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