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军事、外交与文化方面,拓跋宏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军事、外交与文化方面,拓跋宏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3/12/4 14:58:49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是李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为政举措

军事

平定叛乱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孝文帝闻讯大惊,中途急急折返洛阳,怒不可遏,列举其罪,亲加杖责。后议废太子恂,并逼令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

拓跋宏碑文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

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经雁门往北直趋平城(恒州治所)。先派遣侍御史李焕单骑入城,出其不意,晓谕穆泰的同党,向他们说明利害,叛党顷刻瓦解。穆泰见无计可施,仓促率麾下数百人攻打李焕,失败之后逃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将穆泰同党全部平定,将陆睿等百余人下狱;并将平叛始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

南伐萧齐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六月,孝文帝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大举南伐。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兵至赭阳,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宛城,当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众坚守,魏军不能攻克。

孝文帝留咸阳王元禧等人攻南阳,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齐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骑二万余人增援襄阳。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胜利。战争相持到第二年(499年)三月,北魏终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房伯玉被迫出降。继而大败崔慧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齐雍州刺史曹虎闭门自守。但涡阳一战,魏军失败,一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北魏急调步骑十余万往援涡阳,才迫使齐军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齐明帝死讯,乃下诏称说“礼不伐丧”,引兵而还。归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见侍臣,经过急救,方才转危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离洛阳御驾亲征,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南征之事中途作罢。

外交

对南齐

在南齐永明之后,南北对抗的均势被打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已处于积极进攻的主导地位。其实,往前追溯,自刘宋元嘉年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泰始年间北魏攻占青齐,南朝不断遭受巨大的军事压迫。在此基础上,孝文帝继位之后,便不断加强对南朝的军事攻势,而且表现出日益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其决然迁都洛阳等重大举措则是统一战略的一个环节。当然,对于孝文帝之南征及其统一战略,朝臣之中多有分歧,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议。

在新的南进战略下,北魏利用南朝宋齐易代之机兴兵淮北。魏孝文帝在主政之前,由于受到冯太后的影响,对于征服江南,统一全国,似乎已有成策。其亲政后,进一步明确相关南征战略,并不断亲率大军,发动对南齐的军事攻势,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正是在这一愿望的驱使下,孝文帝亲政后不断谋划对南朝的战争,并决意将都城迁移至洛阳。

对高句丽

至北魏践祚,秉承华夏之主的继承地位,其对周边部族、势力集团的封赏直接继承了既往王朝的传统。对周边民族,北魏展现出拉拢的姿态,试图保持国际影响力,将原有的国际体系继续维持下去。对高句丽的册封就是明显的例证。实际上,这是“羁縻”政策在特殊形势下的变化。取得华夏正统名分最大益处即是可以使得北魏统治者减少在其扩张中遇到的阻力,而在与实力层面相同的对手竞争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8]。

孝文帝太和年间,魏丽关系基本理顺。从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至太和十八年(493年)十月迁都洛阳,期间十八年之久,双方基本保持了友好往来。北魏力主与东夷诸部建立和平关系,保证东部地带的平稳;高句丽在时任国王高链主持下也朝着与魏交好的方向推进双方关系,致使此时期双边关系一直保持了较为和平稳定的态势。期间,太和十五年(490年),高句丽王高链逝世,而业已亲政北魏的孝文帝特为高链举行了隆重的哀悼大礼[8]。

文化

移风易俗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督使鲜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等。

洛阳聚集着大量的鲜卑贵族,孝文帝为了推广汉文化,不惜以彻底清除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禁止这些鲜卑贵族延续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但孝文帝推行汉化之后不久,在洛阳发现仍有妇女穿民族服装。

儒佛文化

孝文帝改革后,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洛阳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作为首都,洛阳集中了全国的文化精英。这也是令南朝人感慨“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缘故。除鲜卑文化、汉文化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阳大行其道,使得洛阳文化呈现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佛教信仰在洛阳大行其道,与孝文帝大力引入礼教改革北魏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一个特征,即儒家思想与宗教观念的融合。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如颜之推,在谈到佛教时充分肯定其宗教义理和社会功能,对批判佛教的言论给以多方面驳斥。吕思勉论说南北朝宗教信仰时,曾提到:“中国人之于佛,流俗虽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识者,固多能知其教义。既能知其教义,自知其理与儒、道无二,而建寺、造像等,徒为烦费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拓跋宏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是李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

  • 孝文帝拓跋宏:北魏第七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是李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

  • 后世如何评价拓跋弘?他执政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弘,即北魏献文帝,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生母是李贵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安二年(456年)正月,立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五月,父亲拓跋濬逝世,随后,拓跋弘登基为帝。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

  • 历史上顺治帝与董鄂妃之间有何故事?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的好,最是无情帝王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诸多皇帝面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清代就出现了两个痴情者,一个是清代的皇太极,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儿子福临,也就是顺治帝。古时候的爱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如果另一半正好是自己钟意的那个人,那可真的是幸运了。而上面提到的两个痴情者

  • 献文帝拓跋弘:北魏第六位皇帝,他为什么主动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弘,即北魏献文帝,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生母是李贵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安二年(456年)正月,立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五月,父亲拓跋濬逝世,随后,拓跋弘登基为帝。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

  • 后世如何评价拓跋濬?他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濬,即文成帝,又称拓跋浚,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生母是恭皇后郁久闾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同年十月,敬寿帝拓跋余遇弑后,即位为帝,年

  • 文成帝拓跋濬:北魏第五位皇帝,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濬,即文成帝,又称拓跋浚,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生母是恭皇后郁久闾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同年十月,敬寿帝拓跋余遇弑后,即位为帝,年

  • 王莽篡汉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和刘邦一句戏言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莽篡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王莽篡汉到底是什么样的?王莽为什么会篡夺汉朝?历史上记载有错吗?在《后汉书》中有载:“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天子之命,不出城门,所在牧守,辄自迁易,百姓不知所从,士人莫敢自安。虏掠财物,劫掠妇女,

  • 拓跋晃:被拓跋濬追封为景穆皇帝,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晃,即景穆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长子,生母是敬哀皇后贺氏,延和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封他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延和元年(432年),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率军攻打北燕时,命拓跋晃留守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拓跋晃留京总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寿辅佐。

  • 马岱为何要杀魏延?在那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马岱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厉害武将,也是一员猛将。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