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晚年把心思都花在朱允炆身上 朱允炆的江山为何还是丢了

朱元璋晚年把心思都花在朱允炆身上 朱允炆的江山为何还是丢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3/12/27 0:47:53

对明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当初为朱允炆费尽心思,朱允炆的皇位最后为什么还是丢了?

太年轻,守不住的缘由一大堆。

朱元璋在人生最后的几年里,把教育的精力放在了朱允炆身上,太子朱标死后,储君不是太子,而是跳过了太子的“太孙”,这个继承法,乃是模仿忽必烈来进行的,惋惜朱允炆学的时间也不长。

洪武末年,朱允炆问过他爷爷,为什么要大肆分封天下给诸位叔叔,而不留下余地,朱元璋说外人不足信,这天下,只能是朱家的,但朱允炆随即又问,那如果有一天叔叔们也变得不可信呢?

朱元璋笑笑没有回答,之所以不回答,是因为朱元璋觉得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又或者是朱元璋也没有考虑过儿子们会那么快造反的问题,如果是封王制有问题,也是像汉代一样,到了第四代皇帝才会有,但是朱家皇室的“银两”很足,朱元璋把这个问题延期得更后。

但朱元璋不了解的事,他的孙子这么莽。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同年五月,二十一岁的朱允炆登基为帝,在朱元璋去世前,他让齐泰黄子澄一同辅佐朱允炆治国,但是这两个人物,“削藩”的政治理念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朱允炆后来的“失踪”。

别人削藩都是用年作为单位来进行,黄子澄说过,天下藩王,仅有“护兵”可以自卫,实际上的兵权还是在皇帝手里,比起汉代的吴楚等七国,明代中央显然更强,既然汉景帝时期的作乱都平定了,那么大明代也没问题。

这话把朱允炆哄得老开心了,朱允炆他能有什么经验,他十五岁在父亲去世后被立为皇太孙,登基才二十一岁,说老谋深算,那真的是没有,加上太祖皇帝的顾命,他对齐泰、黄子澄二人十分信任,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背后有啥隐患。

而不了解是这两个人的“隐藏”太深,还是说朱元璋刻意为之,明明削藩的意识那么明确,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这不就等同于把朱允炆推入火坑吗,反正经过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的合计,他们先弄了几个在洪武年间就有犯错的藩王。

其实在他们这君臣三人的心里,朱棣才是最大隐患。

明初藩王,厉害的就是“朱樉”、“朱棡”、“朱棣”,加上他们的大哥朱标,这四个人在年龄上,封国的位置上,负责的工作上,都有着远超其他兄弟的优势,可是朱标、朱樉、朱棡先后去世,只剩下朱棣。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朱元璋在清理功臣之后,朱棣就是洪武时代留下的狠人,他会打仗,也不忌惮朝中任何人,因为没人比他身份高,即便是皇帝,他都不屑于尊重,所以朱棣决定就是削藩上的一颗钉子。

削藩这个话题是很沉重的,但却未必要立即执行,立马执行,会引起藩王们的反弹,第一代藩王和后代藩王的性质不一样,大家仗着都是太祖之子,皇帝之叔,可以用身份来压住朱允炆。

可朱允炆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二十来岁,还是个皇帝,当年朱标这个年纪的时候,都经常跟朱元璋对着干呢,更别说朱允炆无人可制了,不过朱允炆他不是什么随心所欲的昏君,他就是太有理想了,直接跳过了斟酌的阶段,上手就开始“削藩”了。

天下这么多藩国,有实权、兵权的没几个,这些人是最好炮制的,朱允炆的路线很简单,削掉藩王,让原本藩王府的官员实行“自治”,后面再从中央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实行封疆大吏的中央集权。

这种路线的杀伤力是极大的,因为事实证明,这种制度是可行的,但却对藩王的未来有着致命打击,朱元璋给这些个皇亲这么高的“工资”,靠的是啥?

是血脉吗?

并不是,靠的是“爵位”,朱允炆可好,他不是削掉藩王的权,而是直接把他们搞成庶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反抗,一个个坐着等着被皇帝收拾,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啥东西都没有了,这样一来,朱允炆直接和藩王们默契般地“决裂”。

大家肯定是不支持的,本来这个侄子有点狂,大家都不满了,现在可好,直接就要上手断子绝孙了,如此一来,大家对于中央皇权的看法就不同了,而朱允炆也好像信了黄子澄的话一样,觉得天下藩王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他也觉得自己汉景帝上身。

可是汉景帝时期,没有朱棣,而朱允炆,他也没有周亚夫

而后再看看朱棣的“起事轨迹”,就可以了解朱允炆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了。

在得知被朱允炆针对后,朱棣开始装病,这一装起来,就不得不干一些疑似他自己“疯”了的事情来躲开朱允炆的怀疑,就连朱元璋的祭拜,朱棣都是让三个儿子去,自己没去。

但显然朱允炆不会信,也不会手软放过朱棣,于是乎就让人去北京拿走朱棣的兵权,并且像前几个被废掉的藩王一样,他要治朱棣的罪,然后把朱棣拉到南京来进行惩罚。

这就是在要朱棣的老命了,朱棣干脆摊牌了,在击溃了南京来人后,朱棣就带着数百亲兵向南京靖难了,怎么看,朱棣这几百号人都不可能跟朱允炆对抗,但是朱棣却是做到了。

首先,朱棣“吞并”了宁王朱权。

当朱棣来到朱权的藩王府的时候,朱棣连连哭诉自己的困难,年轻的朱权信了哥哥,于是放松了警惕,谁了解朱棣立马“绑架”了朱权,然后拿走了朱权的兵权,这成为了靖难之役路上重要的一个步骤。

但仔细来想,为什么朱权这么一个大藩王,随随便便就被朱棣“吞并”了?他要是不愿意,朱棣又能奈他何?

所以这里面,肯定有朱权的“放水”,朱棣还许诺朱权,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所以朱权一直表现得很听朱棣的话,而这支生力军,让朱棣迅速强大起来,他开始有了战胜朝廷军的实力。

而此时,天下藩王看着“四哥”朱棣造反,没有人帮朱允炆的忙来抓住朱棣,朱棣看似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实际上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没有勤王,没有勤王,就等同于在帮朱棣。

朝廷方面,朱允炆一次次决策失败,不用老将用新将,做决定摇摆不定,被黄子澄、齐泰左右着,又特别亲近表兄弟李景隆,最后还让李景隆当主将,这就导致了朝廷军的加速溃败,本来在战争过程中朱棣有几次都涉险了,但还是死里逃生。

朱棣强的同时,也是朝廷军太弱,最后在几年的时间内,朱允炆被朱棣慢慢消耗蚕食,双方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到了1402年,朱棣打到了南京,朱允炆了解自己失败了,这场削藩,终究成为了笑话。

丢掉这个江山,是朱允炆没想到过的,他以为真的像黄子澄说的一样,既然吴楚七国之乱都能被平复,那么大明的藩王作乱也是一样能够平复的,惋惜的是,这里面有几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朱元璋教会了朱允炆当太孙,却没教会他如何循序渐进,朱允炆是在一次次很明显的错误中沦陷的,若是在靖难之役后期,朱允炆改变政策,那么结果却是未定的。

但后来连朱允炆最信任的李景隆都投降了,朱允炆的一切“决定”看起来就是有些太过幼稚了,毕竟连心腹都投靠别人了,朱允炆这个皇帝当得还是太失败了。

而朱允炆“失踪”的时候,他也才二十几岁,要说他犯的错误,真的是太多了,朱元璋就不应该把江山交给年轻的他,这样的他丢掉江山,也是不足为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起兵造反 朱允炆派兵攻打为何还下令不能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什么要谋反,朱棣和建文帝什么关系,朱允炆如果不逃走朱棣会杀他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允炆和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允炆了解朱棣会起兵造反,朱允炆攻打朱棣的时候,朱允炆为何还要下令不杀朱棣?说起朱允炆与朱棣,一文一武两皇帝之争,还要先从朱元璋立太子说起。话说朱元璋登基之后,用严政酷刑稳定朝政之后,就开始考虑立太子。他众多儿子中,只有四子

  • 武则天当初最合适的继承人是武三思 武则天最后为何把人排除在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治为什么那么喜欢武则天,谁继承了武则天的帝位,武则天想立武三思还是武承嗣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武则天继承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三思当初也是武则天最合适的继承人,武则天最后为什么把人排除在外?历史上后宫女人干政的例子并不少,即便是对大清有功的孝庄也是参与政治好多年,但是能够自立为皇的就只有武则天,敢为天下先,让女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最鲜明的一笔。可

  • 因为青鹅两个字武则天就把大臣给杀了 这两个字有什么寓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叫武曌,武则天是哪个皇帝的宠妃,武则天又名武曌

    对武则天杀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看到大臣信上的青鹅两个字,武则天就下令把人杀了?这两个字有什么秘密吗?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六十七岁才当上皇帝,是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执政期间,整顿吏治,打击不合理的门

  • 刘备托孤时李严负责军事大权 李严最后为什么被贬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在衣带诏上签名时的官衔是,李严为什么和诸葛亮不和,李严和诸葛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严和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同样都是托孤大臣,李严为什么斗不过诸葛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是丞相、录尚书事,可以说刘备是把蜀汉的政治大权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则是尚书令、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也就是说蜀汉的军事大权,是在李

  • 为什么汉成帝刘骜这么偏爱男宠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成帝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的男宠,汉成帝与张放的故事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是个沉迷酒色的荒淫之徒,很多朋友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汉成帝刘骜会偏爱男宠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骜在位25年没有留下什么鲜明的政绩,倒是在感情上有丰富的历史。他有一个男宠名为张放,长得尤其美丽,汉成帝非常喜爱他,与

  • 汉朝名将周亚夫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详解周亚夫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七国之乱靖难之役,周瑜和周亚夫有关系吗,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周亚夫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话说当年汉朝名将周亚夫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请听我详细道来。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

  • 曹操三代人都是聪明人 司马懿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懿没有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曹丕、曹叡都是聪明人,三人为什么都没有除掉司马懿以绝后患?先来看司马懿在曹操时代的表现和地位,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已经成为了东汉朝廷的丞相,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曹操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他知人善用也非常爱才,经常打听哪

  • 司马懿后代生活过得有多惨 子孙从皇帝变成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后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夺权后,后代当上了皇帝,司马懿的后代下场是什么?古人们曾经说过,笑到最后才是笑,也间接地说明了一切事情,没有到最后,就不要轻易的下结论,去评价好与坏。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群雄并起,各军队阀们为了争夺天下,登上权力的顶峰,

  • 刘备托孤时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真的舍得自己的江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托孤,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刘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从“织席贩履”到“蜀汉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前期的刘备,三国各路英雄无论是袁绍、曹操、刘表、陶谦……他都曾投靠一时,可见刘备的前期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刘秀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秀正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从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不到20年,刘秀是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统的?汉朝前后延续四百年,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跟后来的北宋与南宋不同,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断代,中间还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朝”并不被主流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