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前蜀后主耽于声色 有其父必有其子?

五代十国前蜀后主耽于声色 有其父必有其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1/22 15:02:43

唐朝末年,在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地区出了一个无赖。这个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盐为事,被人骂为“贼王八”。谨小慎微的人一般成不了大气候,那些品行不端、敢做敢为的人往往建立霸业。这个无赖就是这样,他在黄巢起义后,瞅准机会,跟随唐僖宗逃奔蜀地,被宦宮田令孜收为养子,逐步占据了西川、东川、汉中,丁903年竟然称帝自立。这个无赖就是王建,史称他所建立的政权为前蜀。当时,中原地区干戈不断,血雨腥风不止。而前蜀没有大规模的战事,民众得以继续进行生产,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定、优游自乐的气象。

也许是天不遂人意。从社会最底层混到地区第一人,王建确实不容易。他虽然没有文化,却喜欢与文士谈论,所以中原地区的文人大量涌人前蜀。但是王建死后,他的儿子前蜀后主王衍却没能体会父辈创业的艰辛,反而在他种下的那棵不大的树下游戏人生。

王衍喜欢乐舞,曾创作了《折红莲队舞》,布景极为奢华。他用彩绸装饰山楼,布置蓬莱仙山,在绿色罗绮上画水纹,铺在地上作地衣,在山内装有古代的鼓风器一橐,用长竹管通引至地衣下,鼓风使地衣起伏,犹如波涛翻滚。然后他用彩绸扎成两只船,船下有轱辘转动,船上承载女伎220人,作撑船状。表演时,只见彩船自山洞徐徐驶出,周游于地衣上,女伎手拿莲花,列于阶前,下船致辞,然后曼声歌唱,再人船中,不久回到山洞。王衍曾经用此舞招待后唐庄宗派来的使者李严,可见他认为自己创编的舞蹈颇具水准,能够用于招待国宾。

王衍喜欢萎靡华丽的辞章。他曾汇集艳体诗二百篇,称其为“烟花集”。他写的诗词,在蜀地广泛传诵。每逢佳节,他常宴饮宠臣,唱和不止。公元922年的重阳节,王衍在宣华苑宴请群E,直至半夜宴席还未散。宴席上,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大臣们几乎都喝得脸红耳热,醉态可掬。王衍醉醺醺地站起来,吟唱起韩淙的《柳枝词》:“梁苑隋堤事巳空,万条犹舞旧春风。何须思量千年事,谁见杨花人汉宫。”奉劝众臣人活在世,应该及时行乐。内侍宋光浦看到王衍如此荒唐无为,也吟唱起一首诗:“吴王侍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劝谏王衍当自强,不应满足于偏安一隅,否则迟早会重蹈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亡的悲剧。王衍听到如此凄婉的歌声,非常不高兴,为之罢宴。

公元923年上巳节,王衍在怡神亭宴请群臣。他亲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内廷严凝月等竞相歌唱《后庭花》、《思越人》这样的靡靡之音,妇女杂坐,履舄交错,酣饮达旦。昭仪李氏由于辞藻华丽被王衍宠爱,创作的《蜀宫应制诗》、《随驾诗》、《钓鱼不得诗》诸篇,多受到当时文人的称赏。宫人李玉箫受宠于李氏。王衍每次在宣华苑宴请近臣,就命令李玉箫歌吟自己撰写的《月华如水宫词》,嘉王王宗寿助酒,声音委婉,抑扬合度,一座无不倾倒。对王衍来讲,仿佛人生只有欢宴不断,那才是不虚此行。

曾经在唐朝非常盛行的马球运动,在鄙地巴蜀又掀起了高潮。王衍喜欢这项运动,常常用锦做幔帐,自己在其中击球,有时玩到街市上都不知道。为了打好马球,他在宫苑中养了数百匹马,其中有20匹尤为俊逸,并给它们起了“掠地云”、“雪面娘”、“锦地龙”、“天花落”等名称。他曾用缯彩数万段扎结成彩楼山,山上建造宫殿亭阁,山下开凿了一条河渠。王衍常常乘醉下彩山,在河渠中泛舟。他让宫人倒执蜡烛千余条,逆照水面。霎时间,渠上波光滟滟,如同白昼,歌乐之声,盛如鼎沸。后来,彩楼山为风霜雨雪侵损,王衍便重新营造。这样糜费还觉得不过瘾,王衍在宫内繁花盛开的池塘旁营造了村坊市肆,让妃嫔们穿上青衫,悬帘卖食,把这当作一种快乐。他有时还戴上鬼神或狼虎的面具,深夜潜人宫内,妃嫔惊恐不巳,有的往往被吓死。

后唐灭后梁后,兵锋西向,王衍却仍然麻木不仁。他听从天雄节度使王承休的请求,出游秦州。太后与众大E谏阻,他丝毫不为所动。原来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有殊色,王衍与她有私情,所以锐意前行。公元925年初冬,王衍从成都起程。至汉州,后唐军队巳经汹涌西上。但是王衍置武兴节度使王承捷的警报于不理,认为是大E们在故意败坏自己的好事,仍旧东行。一路上,他与侍臣唱和不已,每当想到远方的佳人,不禁心旌摇荡。到张恶子庙,后唐军队巳经长驱直人大散关,武兴节度使王承捷被迫举凤、兴、文、武四州地迎降。王衍闻讯,才慌了手脚,急忙派遣亲军将领王宗勋率兵3万前去抵御。养尊处优的前蜀军队一触即溃,狼狈逃窜。后唐军队所至,州县迎降,顺利到达成都。王衍无奈,率领百宮投降。

后唐庄宗曾下诏安慰王衍说:“不必担心你的性命,我一定会裂地分封你为王的,这话一点不假。”对于庄宗的花言巧语,王衍信以为貞,欣然说道:“不错,我还可以快快乐乐地做个安乐公。”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在押送洛阳途中的秦川驿就被杀死,时年28岁。

看来,不顾百姓死活,一味游戏人生,迟早会乐极生悲,前蜀后主王衍可以为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文明皇太后:古代史上最风流的皇太后竟然是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和平六年五月,文成帝拓跋濬死在太华殿,时年二十六岁。文成帝的皇后姓冯,生于长安,父亲名叫冯朗,曾经做过秦州和雍州的刺史,母亲姓王。姑母在世祖拓跋焘身边做左昭仪。冯朗因罪被杀之后,冯氏进入了宫廷,由姑母教养。文成帝拓跋濬登基,挑选冯氏做了贵人,以后又立为皇后。冯皇后对文成帝感情深厚,文成帝的死让她

  • 揭秘:历史上忠勇不让关羽的乱世战神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成名的主要原因无外乎忠、勇二字,《三国演义》更是把其忠勇渲染的无以复加。然而在同三国乱世一样的五代乱世,也有一个人,其忠勇不下关羽,但是他却没有关羽那样的“幸运”,除了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他就是后梁大将王彦章。《水浒传》中,收服没羽箭张清的时

  • 揭秘:历史上因多管闲事痛失美艳爱姬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闲事莫多管,即使拥有最高权威的皇帝亦是如此,否则就有可能引来你所想不到的麻烦。这不,下面这位皇帝就因多管闲事,被有心的皇后来了个“将计就计”,结果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爱姬拱手相让,有苦难言,以致绝食“自虐”了好几天。话说后唐庄宗有个非常漂亮的姬人,庄宗爱之非常。而皇后刘氏是个善妒之人,她见不得庄宗

  • 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让朝鲜人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在其长达48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瞠目,以至于时人和后人对其评价偏低,其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沉迷酒色、怠政荒诞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万历皇帝究竟如何呢,他在历史上都曾干出过哪些大手笔?(图一 明神宗

  • 一顿饭的交情 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助皇太极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在创立后金帝国的过程中,伴随着江山功业的就是杀戮,这杀戮不局限于敌人,甚至包括亲人,长子褚英,弟弟舒尔哈齐都是惨死于努尔哈赤的屠刀之下。褚英死后,次子代善成为事实上的老大,故而代善又叫大贝勒。代善的后金帝国的政治地位其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努尔哈赤。按理说,接班人就是他了!但是,代善这

  • 刘璟是刘伯温之子持朱元璋的丹书铁券却惨死牢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宫殿内大封功臣,被他成为“吾之张良”,明朝最伟大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刘伯温请辞一切职务,告老还乡,朱元璋不同意。刘伯温再三请辞,朱元璋才发布敕书,准赐刘伯温还归家乡。然而刘伯温的辞官避世,并没有打消朱元璋对他的猜忌。像朱元璋

  • 多铎是努尔哈赤爱子大清猛将曾跪劝多尔衮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一统女真各部,开创后金帝国的霸业,除了依靠一班赤胆忠心的伙伴之外,就是依靠一帮如狼似虎的子侄了。提及努尔哈赤的儿子,大家肯定都想到皇太极、多尔衮,这两位一个是大清开国皇帝,一个是叱咤风云的皇父摄政王。今天朱言要给大家讲讲另外一位,他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努尔哈赤的十五子,名叫多铎!按照

  • 明英宗朱祁镇是怎样除去叛徒大太监“喜宁”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因明宣宗突然驾崩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正统十四年,瓦剌入犯,在权奸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王振被乱军打死,

  • 大明朝赌博盛行 皇帝朱元璋是如何禁止赌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赌博”二字,在《说文解字》的一书中解释为“博骰也”,它指的是一种赌博的方法。赌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赌具来看,主要有麻将、扑克、台球、保龄球、赌博机等等;从赌博数额来看,少则数百元,多达上千元,甚至数万元。我们从“赌”字的结构来看,它的左边是个“贝”字旁,右边则是个“者”字,这很显然的说明“赌”

  • 大英雄狄青为何抑郁而死?死因竟是祸起于相国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狄青是北宋名将,当年在西北时就威震西夏。他临阵时,喜欢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冲入敌阵,威不可挡,西夏将士看见他就跑,“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对于狄青的军事才能,很早就有人很赏识。朝廷大臣尹洙有一次和狄青谈兵法,发现狄青不只是会冲锋陷阵而已,居然还懂战略战术,于是向范仲淹、韩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