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顿饭的交情 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助皇太极登基

一顿饭的交情 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助皇太极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54 更新时间:2024/1/16 13:36:52

努尔哈赤在创立后金帝国的过程中,伴随着江山功业的就是杀戮,这杀戮不局限于敌人,甚至包括亲人,长子褚英,弟弟舒尔哈齐都是惨死于努尔哈赤的屠刀之下。

褚英死后,次子代善成为事实上的老大,故而代善又叫大贝勒。

代善的后金帝国的政治地位其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努尔哈赤。按理说,接班人就是他了!

但是,代善这张乱吃东西的嘴,毁掉了自己的帝王之位!

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初十,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丁在尚间崖、扎克丹、德力干赫、温德恩四处修筑四城。

在努尔哈赤的院内一个名叫钦太的女人和叫纳扎的女人因为通奸的事情发生斗殴,大概就是钦太的男

人达海被纳扎睡了之类的事儿,贵圈真乱!

努尔哈赤的小妾代因扎听到这件事后于二十五日向努尔哈赤做了汇报。

努尔哈赤亲自审理了这个案件,看来努尔哈赤对于员工生活作风很在乎嘛!审理的结果是认定达海和纳扎的通奸罪名成立,论罪皆处死。

这个达海是个翻译,懂汉文会汉语,努尔哈赤爱惜人才,没舍得杀掉。

事情应该就此打住,可是小妾却对努尔哈赤说起另外一件事,这件事简直就是要让努尔哈赤疯掉了!

阿巴亥,美丽的大妃

小妾这么说滴:

大福晋曾二次备办饭食,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饭食与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贝勒家如此来往,谅有同谋也!福晋自身深夜出院亦已二三次之多。

我勒个去!信息量太大了!大福晋就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正室老婆,美丽的阿巴亥,是多尔衮三兄弟的亲妈!

阿巴亥私下给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送好吃的,这是啥意思,要勾引这两位吗?

四贝勒有定力,没吃!

大贝勒嘴馋,吃了,而且经常来往,大福晋还深夜出去!!!

莫非?代善与大福晋有一腿?

代善是不是睡了老爸的女人了???

努尔哈赤听到此事之后,便派达尔汉虾、额尔德尼巴克什、雅逊、莽阿图四大臣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四贝勒没吃送去的饭是事实,大贝勒接受送来的饭吃了也是事实。

皇太极

事件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自己的大福晋,另一个是未来要继承自己汗位的大贝勒。努尔哈赤出于对“家丑外扬”的顾虑和对代善的信任,便说:

“我曾言待我死后,将我诸幼子及大福晋交由大阿哥抚养。以有此言,故福晋倾心于大贝勒,平白无故,一日遣人来往二三次矣”。

可见,努尔哈赤想息事宁人,但是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诸贝勒、大臣在努尔哈赤家宴时,发现大福晋用金饰、东珠将自己打扮一番以后,对着代善眉来眼去。诸贝勒、大臣因为惧怕代善和大福晋,没敢向努尔哈赤报告。

“汗闻此言,不欲加罪其子大贝勒,乃以大福晋窝藏绸缎、蟒缎、金银财物甚多为词,定其罪”。

这表面非常狗血的奸情事件,但背后却隐含着在汗位继承上的斗争。褚英死后,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是汗位竞争的人选。谁抓住了两位贝勒,谁就抓住了未来,大福晋两边勾引,其实就是两边下注!

蔫坏、闷骚的大贝勒代善

女真人原本有点不在乎啪啪之类的事情,开心就好!但是,努尔哈赤汉化比较严重,接受了汉人的礼义廉耻和贞洁观念,他曾下旨:

妾举发福晋,则杀有罪之福晋,并以举发之妾与夫同居。

也就是说小妾要是举报福晋奸情成立,就获得侍寝权,更有可能上位扶正。

代因扎地位很低,是继妃衮代的佣人,首告大福晋,如果成功,便可以和努尔哈赤同居,从奴隶阶层跻身主人行列。

如果从这个角度判断,不排除代因扎为了讨好四贝勒和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出于首告的可能。

代因扎实际上很可能是皇太极这边的人,为四贝勒服务。

皇太极为了夺取政权必须要清除大妃和代善,所以使用代因扎挑拨努尔哈赤、代善和大妃的关系,以期达到夺取汗位的目的。

后来,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逼迫大妃殉葬之时,也没忘了杀害代因扎以进行灭口。

努尔哈赤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其实也在装糊涂,他不想引起太大动荡,而是选择了一种折衷方案,即维持代善和皇太极的平衡关系,不对代善做出惩罚,以大福晋为替罪羊。

他借口大福晋窝藏金银,对她作出废弃的处罚。表面上看,代善并没有因为这一系列事件受到惩罚,

也完全没有错误,但事实上他己经触动了努尔哈赤对家庭忠贞观念的原则,他在父汗努尔哈赤的心中地位开始动摇。

皇权是种至尊诱惑

父王内心的天平和朝中大臣的人心也都开始渐渐偏向皇太极!

代善那张嘴,真是太好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璟是刘伯温之子持朱元璋的丹书铁券却惨死牢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宫殿内大封功臣,被他成为“吾之张良”,明朝最伟大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刘伯温请辞一切职务,告老还乡,朱元璋不同意。刘伯温再三请辞,朱元璋才发布敕书,准赐刘伯温还归家乡。然而刘伯温的辞官避世,并没有打消朱元璋对他的猜忌。像朱元璋

  • 多铎是努尔哈赤爱子大清猛将曾跪劝多尔衮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一统女真各部,开创后金帝国的霸业,除了依靠一班赤胆忠心的伙伴之外,就是依靠一帮如狼似虎的子侄了。提及努尔哈赤的儿子,大家肯定都想到皇太极、多尔衮,这两位一个是大清开国皇帝,一个是叱咤风云的皇父摄政王。今天朱言要给大家讲讲另外一位,他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努尔哈赤的十五子,名叫多铎!按照

  • 明英宗朱祁镇是怎样除去叛徒大太监“喜宁”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因明宣宗突然驾崩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正统十四年,瓦剌入犯,在权奸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王振被乱军打死,

  • 大明朝赌博盛行 皇帝朱元璋是如何禁止赌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赌博”二字,在《说文解字》的一书中解释为“博骰也”,它指的是一种赌博的方法。赌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赌具来看,主要有麻将、扑克、台球、保龄球、赌博机等等;从赌博数额来看,少则数百元,多达上千元,甚至数万元。我们从“赌”字的结构来看,它的左边是个“贝”字旁,右边则是个“者”字,这很显然的说明“赌”

  • 大英雄狄青为何抑郁而死?死因竟是祸起于相国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狄青是北宋名将,当年在西北时就威震西夏。他临阵时,喜欢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冲入敌阵,威不可挡,西夏将士看见他就跑,“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对于狄青的军事才能,很早就有人很赏识。朝廷大臣尹洙有一次和狄青谈兵法,发现狄青不只是会冲锋陷阵而已,居然还懂战略战术,于是向范仲淹、韩琦推

  • 诸葛亮轶事:自比”管仲乐毅“有着什么样的水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段话文意浅显,意思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时,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人们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崔州平、徐元直相信诸葛亮有这般才能。管仲和乐毅,一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 姜维穷尽一生北伐竟然只是为了报答丞”的知遇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是失败的英雄,穷其一生进行北伐,为了追逐遥不可及的梦而献身,虽然自己身心俱疲,别人看着也感到不舒服。但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却是怎么也无法磨灭的。后世之人或许不大熟悉诸葛瞻、但都会记得诸葛亮有一个学生、有一个继承人叫姜维姜伯约,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贞不二,矢志不渝!姜维官拜大将军,位

  •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只因在蜀汉受到了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姜维早年于曹魏营中并不得志,后被诸葛亮设计劝降转投蜀汉。他从26岁开始就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一直到62岁终止自己的军事生涯,共参与了针对曹魏的十一次北伐,可以说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才华都献给了蜀汉。那么,

  • 揭秘:魏明帝为何会成为导致士林风气败坏的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少年即位,却年轻有为。在即位之初,就大力起用贤臣,比如说司马懿,于是成功阻止了诸葛亮气势汹汹的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打出了曹魏的威风,也让魏明帝在世人心中多了许多光彩。其实,这一点罗贯中是在撒谎。历史上的魏明帝和演义中可以说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

  • 《三国演义》中最能忍的六个人:无一例外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忍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说,忍耐是远离灾祸的法宝。而集儒家的深邃和道家的机敏于一身的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门。东汉末年的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等等,武有吕布、关羽、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