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4/1/19 20:33:16

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平反”,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论这种“平反”是否恰当,我倒是觉得应该先看一看,是谁最早给曹操戴上这顶“奸雄”的帽子的,这样就会知道有没有摘帽的必要了。我们只要认真读一读《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的一段话,一切真相也就会大白于天下了。

这段话不长,现录述如下:“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颙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颙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尝为郡功曹,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这段文字很简洁,把曹操的身世和出道前的情况都交待清楚了。其大意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中常侍在东汉末年是手握大权,能呼风唤雨的大太监),因为曹嵩是宦官养子的原故,所以其出生本末就难以查清了,也有人说是夏侯氏的后代(从以后曹操阵营中几员受到重用姓夏侯的大将的情况来看,此说应是真的)。文中又说,曹操年轻时就很机警,也很懂权术(大概受宦官家风熏陶而成),但生活放荡无度,既喜欢飞鹰走狗,也喜欢行侠仗义;就是不喜欢从事有关生计方面的职业(热衷于搞政治权谋的人大抵都是如此);曹操在当时的种种表现,让世人对他并不看好。只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非同一般(桥玄,在汉灵帝中期任太尉,因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是知名高士;何颙,南阳名士,南阳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之地,所以南阳人是当时最牛的人,说出话来,也是如雷贯耳的)。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就要大乱了,不是天命济世的人才,是不能拯救天下的。将来能安天下的人,可能就是你了。” 何颙见过曹操后,感叹地说:“汉室将要灭亡了,能安定天下者,一定是这个人了。”(何颙说得比桥玄还要肯定,这两位高人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在古代,凡经过高人评论的人,是很快就能够出名的)

桥玄为了进一步提高曹操的知名度,便对他说:“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应该赶快去结交许子将。”许子将何许人也?许子将即许劭,是东汉三公许训的堂侄。他善于待人接物,能够判断人的品行和能力,他和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的人物进行深刻的评论,每个月都要更换品评的题目,因此在汝南郡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自发结成的这个评论社会人物的民间社团,影响力和杀伤力都很大,既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一个人一夜毁誉)。许劭曾做过汝南郡的功曹(郡府的重要官吏),州府的官吏们知道他在当地评论界的巨大影响力,所以都不约而同的约束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就连当地的公族子弟也都收敛了平时不当的言谈举止。

曹操按照桥玄的指点,前往汝南拜访许劭。见到许劭就开门见山地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许劭会相人,这样问也符合曹操的秉性)许劭从心眼里就看不起曹操的为人(许劭大概己经听说过曹操了,名士一般都看不上有权术、又放荡、且不务正业的人),所以对曹操置之不理,不予回答(曹操可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的礼貌和耐心)。“操乃劫之”,曹操就劫持了许劭(这个“劫”,究竟是用的什么手段,如今己不得而知了),在曹操的逼迫之下,许劭十分无奈,只好对曹操作了一个评语,说:“你呀!在太平岁月里,你就是能臣;在天下大乱时,你就是奸雄。”曹操对许劭这样的评语非常满意,遂大喜而去。也就是高兴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曹操也因此而扬名。许劭真不愧是高人,明明不喜欢曹操,却在曹操的逼迫下,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是说,曹操有可能成为“能臣”,也有可能成为“奸雄”,许劭之所以这样说,既为了摆脱曹操对他的纠缠,也为了避免曹操可能对他的加害。其实,许劭对当时的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曹操必定会成为“乱世之奸雄”。可令许劭想不到的是,曹操对这样的评价也很高兴,因为许劭不知道曹操来造访他的目的就是为扬名。“能臣”也罢,“奸雄”也罢,只要能扬名,安什么名头,戴什么帽子,都可以不在乎。这很符合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的作风;也很符合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座右铭。

由此可见,曹操的奸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强迫当时的名士许劭给自己戴上的,而且还挺高兴。因为后来天下确实大乱了,所以这顶奸雄的帽子也让曹操一戴就戴了一千八百年,谁想摘,还真不一定能摘得掉呢!原因是曹操本人就很喜欢这顶帽子,“操大喜而去”。即然曹操这么喜欢这顶帽子,也就没有必要给他“摘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魏武王魏武才魏武帝传

更多文章

  • 高分低能的光绪帝:老师赞他远超当年的同治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皇帝中,光绪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1875年的1月13日,小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实在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为了让小皇帝成

  • 史上第一个抢儿子老婆的皇帝是谁 并非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本来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乱伦的本质。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

  • 刘秀的大哥刘縯能力丝毫不输刘秀为何没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武帝刘秀妻子,刘秀和他大哥,刘秀丽华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此后经过十二年的征战,削平地方割据,重建大汉王朝,史称“光武中兴”。对于历史,人们通常只记住胜利者,往往忽视失败者,比如人们都知道光武帝刘秀,但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大哥!其实论能力,大哥丝毫不输于刘秀,甚至在军事上略高一筹。那么为何大哥不仅没做成皇帝,反而丧命了呢?刘秀有兄

  • 哪个暴君不听忠言失王权?惨淡病死在荒蛮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权的陨落战俘杀不杀,不听忠告失败的例子,不听忠言的例子

    周厉王(前878~前841年在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暴君。据记载,公元前858年,周厉王为了垄断天下的财货,上台不久即颁布法令,严禁老百姓进山采集山材,下河捕捉鱼蟹,否则,必须交纳高额税金。而老百姓为了谋取生计,又不得不进山下河,此公则伙同其下属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老百姓被盘剥得苦不堪言。这时

  • 清光绪帝为何会经常挨饿 竟是慈禧有意管太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帝照片,为什么慈禧能镇住大清不到,光绪为什么不秘密除掉慈禧

    提到清朝皇帝的饮食,我们自然会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馐等高大山的词汇来形容。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溥仪的这番话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第一,皇家的饮食,最注重排场,而不关心营养和口感。皇帝每次

  • 梁敬帝萧方智:南朝梁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痴情一生,末代皇帝溥仪传奇,南北朝梁武帝萧衍

    萧方智,即梁敬帝,梁元帝萧绎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末代皇帝,在位仅1年。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强势干预下,太尉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

  • 历史上雍正能登上地位,邬思道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的,邬思道评价雍正不是龙

    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的长河中,不缺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多其貌不扬,但见多识广,博古通今。他们不仅洞悉中国皇室,而且深知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律,更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而这类奇才,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朝廷当中,指点江山,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 梁元帝萧衍有哪些轶事典故?他与徐昭佩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昭佩与梁王帝故事,梁元帝萧绎与徐昭佩,梁元帝萧绎

    萧绎,即梁元帝,梁武帝萧衍之子,生母是修容阮令嬴,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年。他的文章、书法、绘画称三绝,绘画对隋唐的影响很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

  • 梁简文帝萧纲: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他在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萧纲,即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最初被封为晋安王,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中继位为帝,后为侯景所害,时年四十九岁,葬于庄陵,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

  • 蜀汉中诸葛亮出于什么样的位置 纵观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最后选择在哪解析天书碎片,诸葛亮为蜀国做的贡献有哪些,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位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在蜀汉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诸葛亮又出于什么样的位置?在三国中,谁的名声最响亮?非诸葛亮莫属了,而诸葛亮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最该感谢的还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几乎等同于“神”的存在,刚出山便狠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