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价宇文泰?他的陵墓在哪里?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泰?他的陵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20 更新时间:2023/12/17 21:29:35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评价

总评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历代评价

高欢:“此小儿眼目异。”

梁御:“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

赫连达:“明略过人,一时之杰。”

李延寿:”昔者水运将终,群凶放命。或权 威震主,或衅逆滔天。咸谓大宝可以力致,神器可以求得,而卒诛夷继及,亡不旋踵。是知天命有底,庸可慆乎?周文爰自潜跃,众无一旋,驱驰戎马之际,蹑足行伍之间。时属与能,运膺圣,鸠集义勇,纠合同盟。一举而殄仇雠,再驾而匡帝室。于是内询帷幄,外杖材雄;推至诚以待人,弘大顺以训物。高氏藉甲兵之众,恃戎马之强,屡入近畿,志图吞噬。及英谋电发,神旆风驰。弘农建城濮之勋,沙苑有昆阳之捷;取威定霸,以弱为强。绍元宗之衰绪,创隆周之景命。南清江、汉,西举巴、蜀,北控沙漠,东据伊、瀍。乃摈落魏、晋,宪章古昔;修六官之废典,成一代之鸿规。德刑并用,勋贤兼叙。远安迩悦,俗阜人和。亿兆之望有归,揖让之期允集。功业若此,人臣以终,盛矣哉。非求雄略冠时,英姿不世;天与神授,纬武经文者,孰能与于此乎。昔汉献蒙尘,曹公成夹辅之业;晋安播荡,宋武建匡合之勋。校德论功,绰有余裕。至于渚宫制胜,阖城孥戮;蠕蠕归命,尽种诛夷。虽事出于权道,而用乖于德教,斯为过矣。孝闵承既安之业,膺乐推之运;明皇处代邸之尊,纂大宗之绪。始则权臣专命,终乃政出私门;俱怀芒刺之疑,用致幽弑之祸,惜哉。“

令狐德棻:“帝知人善任使,从谏如顺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沙苑所获囚俘,释而用之;及河桥之役,以充战士,皆得其死力。诸将出征,授以方略,无不制胜。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云。”

王应麟:“宇文泰弑君之罪,甚于高欢之逐君,乃以周公自拟,亦一莽也。”

王夫之:“ 宇文泰之为此也,则有说也。据关中一隅之区,欲并天下,乃兴师以伐高洋,不战而退,岂畏洋哉?自顾寡弱而心早寒也。南自雒、陕,西自平阳,北极幽、蓟,东渐青、兖,皆洋之有,众寡之形,相去远矣。且梁氏方乱,抑欲起而乘之以吞襄、郢,而北尚不支,势不足以南及。虽前乎此者,屡以寡而胜众,而内顾终以自危。故其所用者,仍恃其旧所习用之兵,而特欲多其数以张大其势。且关中北拥灵、夏,西暨河、湟,南有武都、仇池、羌、氏之地,虽耕凿之甿,皆习战,使充行伍,力是而情非不甘,泰可用权宜以规一时之利,未尽失也。若夫四海一,战争休,为固本保邦之永计,建威以销夷狄盗贼之萌,则用武用文,刚柔异质,农出粟以养兵,兵用命以卫农,固分途而各靖。乃欲举天下之民,旦稼穑而夕戈矛,其始也,愚民贪免赋免役之利,蹶起而受命;迨其后一著于籍,欲脱而不能。故唐之府兵业更为彍骑矣,乃读杜甫石壕、三别之诗,流离之老妇,宛转于缧絏;垂死之病夫,负戈而道仆;民日蹙而兵日窳,徒死其民。而救如线之宗社者,朔方边卒、回纥援兵也。然则所谓府兵者,无益于国而徒以殃民审矣。”

后世纪念

据《周书·文帝本纪》载:宇文泰死后,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冬葬在成陵。《周书·皇后列传》载:元皇后(冯翊公主)死后与宇文泰合葬。《关中胜迹图志》载:文帝成陵“在富平县凤凰山南”。经考察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宫里小学院内。南距富平县城11公里,东距宫里镇政府170米。地理坐标东经109°081′,北纬34°51′,海拔高度530米。周边坡形地带,原封地因陵周边历代居住建宅无法考证。

清乾隆四十一年(1176年),陕西巡抚毕沅为文帝成陵题写陵碑。1956年4月29日,富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成陵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20日,成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冢高12米,周长142.8米。冢上植有松柏杂树,郁郁葱葱。冢前有清毕沅立的石碑一通,保存完好。另有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立的“大宋新修后太祖文皇帝庙碑”残石,现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入川时为何没有带上关羽和张飞 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入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和张飞作为刘备的兄弟,刘备入川的时候,为何没有带上他们?刘备入川,带着庞统、魏延、黄忠,却没有带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刘备入川的目的,不能引起刘璋的怀疑。当时刘璋被张鲁揍

  •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

  • 周文帝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北周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

  •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禅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共诞生出83个王朝,559个帝王,包括162个“王”和397个“帝”。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5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帝王之位自

  • 历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和赵云担任的是何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争夺激烈的汉中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对于刘备来说,称王是自己势力达到一个高峰的标志,也即刘备拥有了比较安稳的立足之地。在进位汉中王后,刘备自然也要大封群臣,犒劳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

  • 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注一)、血食(注二)之维,深托陛下,余无复言。……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三国志.马超传》)本文的关键人物是马岱,他是马超唯一从弟,马超遗言刘备允许他执

  • 官渡之战时许攸为何会选择投奔曹操 许攸和袁绍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许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作为袁绍的谋士,许攸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投奔曹操?前言许攸为何在袁绍关键时刻选择投奔了曹操,这是由于袁绍对待谋士的方式,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礼贤下士,而是对于谋士不加重视,而且又在袁绍军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

  • 历史上高颎被独孤皇后处处针对是因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皇后给人的印象就是帝王家一夫一妻恩爱的象征。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的开国功臣,曾帮杨坚开创大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杨坚登上皇位后,感念旧情,一路把高颎提拔为宰相。高颎的父亲是独孤家的幕僚,独孤皇后因此关系对他颇为敬重。可独孤皇后心胸狭隘,竟

  • 官渡之战许攸的功劳那么大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和许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许攸作为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的功劳那么大,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许攸,原来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非常不满,因此背弃袁绍投了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来

  • 唐宣宗生母郑太后,是如何从宫女逆袭成两朝国母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韦贵妃、韦昭容二嫁李世民,王娡苦心经营谋后位,玉环仙姿过人获专宠。在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的古代,二嫁之女似乎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们或是成为别人眼中钦佩的对象,亦或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些再嫁女子中,也不乏有成为宠妃或登顶后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