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论才能庞统不在诸葛亮之下 庞统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论才能庞统不在诸葛亮之下 庞统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09 更新时间:2024/1/19 15:47:25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庞统能够和诸葛亮齐名,庞统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这里边有什么猫腻存在?

庞统,道号凤雏。乃是刘备帐下首席军师,同时庞统先生也是公认的智谋双绝,其才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本人不但精通谋略,更知晓地理、天文等知识。但是像庞统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轻易死在落凤坡?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一、庞统的才能到底如何?是否是浪得虚名?

文章开头说过,庞统乃是一个智谋双绝的大才,身兼治国,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非凡谋略。同时在民间也有俗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是真是假呢?历史上真正的庞统他的能力是真的如此厉害吗?

有关庞统能力的高低,可以从两个人身上找到正确答案,他们一个是三国第一高人,他乃是司马徽,另外一人乃是东吴第二任大都督鲁肃。此二人在当时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都是属于荆州地域的大才。

首先来看看司马徽是怎么评价庞统的?

司马徽:“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司马老先生这句话说得非常透骨,意思就是庞统之才最起码是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

而鲁肃呢?他又是怎么评价庞统的呢?鲁肃:“庞士元非百里才也”,鲁肃这话一看就是当过官的,不是治理百里小地的大才。直接,对庞德才能的肯定。

上述二人乃是当地大才对庞统的评价,自然庞统还有自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可能很多看官不明白,庞统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便是庞统对自己才华的最佳总结。

庞统认为他的智谋肯定是首屈一指,同时他与诸葛亮相比起来,则有明显优势,那就是自己生平研究最多的就是关于帝王如何成功?在他们成就帝王之业的路途当中,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战略?

说白了,庞统研究的正是如何帮助刘备成为九王之尊的战略。如何做才能让刘备匡扶汉室?

综合来看,庞统的确是一名最顶尖的战略大师。

二、庞统为何轻易死在落凤坡?其中有何猫腻?

公元212年,庞统跟随刘备入川。表面上是帮助刘璋拒敌张鲁,但实际上傻子都明白,庞统他是在找机会谋取益州。如此一来,便让刘备离帝王之道更进一步。

公元212年,张松事件败露之后,刘备便跟刘璋翻脸。不过在与刘璋翻脸之前,庞统便提出了三条妙计。其一,直接挥兵攻打成都,如此可以一举拿下成都,乃是最佳的战略。

其二,并刘璋的部将杨怀、高沛,收其兵力、粮草再打向成都。其三,回荆州老家开开心心过五一劳动节。

刘备左思右想之后,选择了第二条妙计。诱杨怀、高沛二人,斩杀之。随后收其兵力,辎重。

后来,刘备便与刘璋正式交火。

刘璋虽然盘踞川中多年,但刘璋的本事还是离刘备有很大差距。因此,刘璋前期丢了很多城池在刘备手中。而在攻打雒城之时,刘备军师庞统不幸中箭身亡。

上文说过,庞统神机妙算,他又怎么可能会被敌人轻易射死呢?其实,庞统之所以身死与两个人有直接的关系。第一人乃是刘备,其二正是诸葛亮。

1、庞统之死,刘备要负直接责任!

为什么说庞统的死,刘备要负直接责任呢?道理很简单,当时庞统所选的是走小路,而且让魏延跟随一起。而刘备却走的是大路,而且刘备还带上了黄忠。此时的黄忠武力处于中、高峰时期,总之黄忠武力要比魏延强。

作为一军之主的刘备,他绝对是不可能让军师去小路冒险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刘备已经在蜀在将近2年,他不可能不了解蜀中的地形。从地形来看,刘备让庞统去走小路,无异于是把庞统往死路上推。

为何呢?其一小道极难行走,其二乃是在小道之上,如果遇到敌人的埋伏,那么即使手中有数万大军也无法第一时间摆好阵势,如此一来遭殃的也就成了跑在最前面的庞统了。

其次,庞统由于打仗经验缺乏,当时他是走在了最前面,从行军打仗的布局来看,作为一军之主,庞统其实应该走在中军。

上述两点,作为主帅的刘备他是没有给庞统讲明利害干系的。

2、庞统临死之前为何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

其实,细心的看官朋友就会了解,庞统在临死之前,说过一句话,当时因为刘备犹豫不决!不了解是否要跟刘璋拉开战阵。为什么刘备会犹豫不决呢?很简单,当时刘备收到了荆州诸葛亮的一封神秘书信。

诸葛亮书信之上到底说了什么?

其实诸葛亮的书信之上也就只有几十个字,“亮观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强行攻打雒城,主帅身上一定会有大凶险!

庞统后来得知之后,便对刘备明言。此乃是诸葛亮畏我抢取西川之功,故而写此书信阻挡。

其实从诸葛亮、庞统的事情来看。很显然,当时诸葛亮、庞统并不在一条心上的。而作为他们的老板刘备,他是怎么做的呢?支持庞统冒进的战略,同时把诸葛亮的提醒抛在脑后。刘备这个做法不但害了庞统,同时也让诸葛亮心里不舒服。

在历史上,史学家们对刘备有一个公认的评价:“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但不能使之成为合力!哀哉!”

上面这个评价,说明刘备身上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刘备虽然宽仁,而且手底下也有很多势力、人才。但是刘备却不能完全驾驭他们,例如仅在五虎上将之中,就有3人曾经打过架。

当年关羽,跟黄忠一战。后来,张飞又跟马超大战。在刘备汉中大胜之后,封关羽为五虎将之首,然而关羽却说什么不与老兵为列这样的话。转而刘备升马超为五虎将之一,关羽又马超是什么资历?有什么资格同为五虎上将?

再者,川蜀内部,刘巴、同样看不起张飞,称张飞乃是一个粗俗屠夫。

总体说来,刘备确实是不能把手底下的人才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反而,他们内部之间相互掐起来了。

提起这里,后期的魏延、杨仪他们二人同样如此。由此可见,诸葛亮也同样不能有效地将蜀国内部各个人才拧成一股绳。

总结:庞统之所以无可奈何死于落凤坡,其原因有二,第一就是与诸葛亮不能共力而谋。其二就是刘备这个老大不合格,内部集团出现了矛盾、看法不一时,不在中间位置尽力调整,反而跟着当事人一起不理智,甚至还把自己的“的卢马”让给庞统。

反观曹操领导的曹魏集团,除了五子之间老大、老二之间有少许的个人矛盾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听说过有什么内斗、内部矛盾存在。然而即使如此,当年在合肥面对孙权10万大军来犯,李典、张辽、乐进等依然可以把私下矛盾放一放,全力对战孙权。

总体来说,单从格局上来看,刘备与曹操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因为刘备没有做好一个老大的权衡工作,导致庞统临死长叹:“今日吾死,乃天意!”,庞统心里的天是谁?自然指的是刘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泰?他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评价

  • 刘备入川时为何没有带上关羽和张飞 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入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和张飞作为刘备的兄弟,刘备入川的时候,为何没有带上他们?刘备入川,带着庞统、魏延、黄忠,却没有带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刘备入川的目的,不能引起刘璋的怀疑。当时刘璋被张鲁揍

  •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

  • 周文帝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北周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

  •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禅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共诞生出83个王朝,559个帝王,包括162个“王”和397个“帝”。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5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帝王之位自

  • 历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和赵云担任的是何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争夺激烈的汉中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对于刘备来说,称王是自己势力达到一个高峰的标志,也即刘备拥有了比较安稳的立足之地。在进位汉中王后,刘备自然也要大封群臣,犒劳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

  • 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注一)、血食(注二)之维,深托陛下,余无复言。……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三国志.马超传》)本文的关键人物是马岱,他是马超唯一从弟,马超遗言刘备允许他执

  • 官渡之战时许攸为何会选择投奔曹操 许攸和袁绍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许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作为袁绍的谋士,许攸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投奔曹操?前言许攸为何在袁绍关键时刻选择投奔了曹操,这是由于袁绍对待谋士的方式,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礼贤下士,而是对于谋士不加重视,而且又在袁绍军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

  • 历史上高颎被独孤皇后处处针对是因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皇后给人的印象就是帝王家一夫一妻恩爱的象征。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的开国功臣,曾帮杨坚开创大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杨坚登上皇位后,感念旧情,一路把高颎提拔为宰相。高颎的父亲是独孤家的幕僚,独孤皇后因此关系对他颇为敬重。可独孤皇后心胸狭隘,竟

  • 官渡之战许攸的功劳那么大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和许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许攸作为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的功劳那么大,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许攸,原来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非常不满,因此背弃袁绍投了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