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公谨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公谨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5:52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公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wěi]州(河南省尉氏县)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

贞观三年(629年),张公谨担任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征讨东突厥。次年,东突厥平定,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襄,后改封郯国公。

人物生平

归顺唐朝

张公谨早年曾效力于王世充,任洧州长史。618年(武德元年),张公谨与洧州刺史崔枢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邹州别驾,累迁至右武侯长史。

621年(武德四年),徐圆朗反叛,攻陷楚丘(今河南滑县),欲围攻虞城。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命崔枢、张公谨率领各州豪强作质子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副使柳浚道:“崔枢和张公谨原来都是王世充的部下,各州人质的父兄也都反叛了,这一去恐怕会叛变。”任瑰没有理会。在张公谨二人的坚守下,叛军难以攻破虞城,撤军而去。

辅佐秦王

后来,张公谨在徐世勣、尉迟恭的引荐下,被秦王李世民召入秦王府。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和,向张公谨求取自保之策。张公谨的回答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从此逐渐受到器重。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欲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但又犹豫不决,便命人占卜以测吉凶。此时,张公谨从外而入,将占卜的龟壳扔在地上,并道:“占卜是为决定疑难之事,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能够停止行动吗?”李世民深表赞同。

六月四日,张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其党羽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军赶到玄武门,欲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冯立等人挡在门外,冯立等人最终溃散。七月,张公谨升为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

随平突厥

627年(贞观元年),张公谨出任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并上表朝廷请求实行屯田。此后,张公谨对时政得失多次进言,都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采纳。

629年(贞观三年),张公谨上奏朝廷,认为可以讨伐东突厥,并列举六条理由:“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此其三;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此其六。”唐太宗遂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伐东突厥,张公谨为副总管。

630年(贞观四年),颉利兵败,遣使请降,唐太宗命鸿胪寺卿唐俭前去抚慰。李靖与李勣(即徐世勣)在白道会军,打算出兵偷袭东突厥。张公谨得知后,反对道:“皇帝已接受他们投降,而且唐俭还在突厥,怎能出兵进攻?”李靖不听,发兵出击,终于平定了东突厥。

英年早逝

东突厥平定后,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632年(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于任上,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

639年(贞观十三年),唐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他为郯国公。

654年(永徽五年),唐高宗又追赠张公谨为荆州都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晚年为什么要杀太子 仅仅是一个诅咒的玩偶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杀太子是有意还是无意,汉武帝晚年灭自己三族,汉武帝的太子刘据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刘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为何在晚年诛杀太子?熟知历史的人都了解,汉武帝的太子刘锯是汉武帝的长子,也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儿子,他对于这个儿子已经整整培养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在一些政见方面,父子两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汉武帝还是

  • 程咬金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24功臣为什么没有程咬金,唐朝程咬金官大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咬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咬金

  • 卫子夫和卫青死后 汉武帝为何着急对卫青家族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青卫子夫什么关系,卫青和汉武帝最后一面,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对汉武帝和卫青家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和卫青死后,为何汉武帝着急诛杀卫氏一族?提到卫氏家族就不得不说卫子夫这一传奇人物,卫子夫出生卑微,入宫后汉武帝却对这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见倾心,卫子夫凭借自己的绝世美貌以及优良美德而受到汉武帝的万般恩宠。而后卫氏家族开挂

  • 刘政会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凌烟阁24功臣,明朝历代皇帝的功绩,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政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政会

  • 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皇帝有不同的称呼,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对老公的称呼,皇帝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南北朝时期对皇帝的称呼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古代皇帝的称呼一般有如下四种:第一种:秦始皇、秦二世;第二种:汉武帝、隋文帝;第三种:唐太宗、宋太祖;第四种:嘉靖、康熙。为什么我们对不同时代的皇帝有不同的称呼?这就关系到封建王朝中“庙号”“谥号”“年号”的

  • 秦琼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凌烟阁24功臣,凌烟阁24功臣秦琼为什么倒数第一,唐24功臣排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琼(?

  • 除鸿门宴外,刘邦还遇到过一次谋杀,有多凶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和吕雉怎么认识的,鸿门宴上刘邦为什么可以逃走,刘邦去鸿门宴的主要原因

    刘邦,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纪》:“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提起汉高祖刘邦征战天下的历程中,最为惊险的一次莫过于鸿门宴了,但是你是否知道,刘邦一生除了鸿门宴之外,还曾经历过一次凶险的谋杀!皇帝刘邦夜宿一地,在得知地名后大惊:赶紧逃跑,结果逃过一死劫。究竟

  • 唐俭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代24功臣是哪24功臣,唐朝文渊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俭(公

  • 汉武帝对刘据的死后悔 汉武帝为何没有善待他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病已是汉武帝什么人,霍去病刘据,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刘据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关系越变越复杂,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刘据的死,责任并不全在汉武帝,汉武帝所谓的后悔也并不完全是出于父子亲感,而是另有目的。所以说,汉武帝

  • 历史上张居翰为何会进入皇宫成为太监?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皇宫为什么要有太监,为什么皇宫里都是太监,太监只有皇宫里有吗

    历史上宦官干政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监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周礼》记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太监最开始地位很低,从秦汉开始逐渐涉足朝政,此后历朝历代几乎均有宦官专权的现象。太监由于生理不健全,内心大都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