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对刘据的死后悔 汉武帝为何没有善待他的后人

汉武帝对刘据的死后悔 汉武帝为何没有善待他的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3/12/5 21:23:47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刘据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

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关系越变越复杂,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刘据的死,责任并不全在汉武帝,汉武帝所谓的后悔也并不完全是出于父子亲感,而是另有目的。所以说,汉武帝对已故太子的态度也不能在太子后人身上划等号。

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母亲是皇后卫子夫。刘据出生时,汉武帝已经29岁“高龄”了。

为什么说是高龄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汉武帝的私生活了。汉武帝大概十五六岁时就结了婚,妻子是他的表姐陈阿娇。

但是陈阿娇不会生育,以致于虚掷好几年光阴。后来汉武帝宠幸了卫子夫,虽十年间生了两个孩子,但都是女孩子,之后又过了一年,这才生了刘据。

在刘据出生之前,甚至有人断言汉武帝不会有儿子,这个人就是汉武帝的舅舅田蚡。田蚡还向淮南王刘安抛过媚眼,希望刘安在汉武帝之后继承王位。由此可见,生儿子对于一个皇帝的重要性。

起初,汉武帝很看好刘据,刚出生就命司马相如作《皇太子赋》,等于是昭告天下,刘据就是皇位的唯一人选。刘据七岁的时候,立为太子,尽管当时汉武帝可能有了其他儿子。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又下诏将儿子刘闳刘旦刘胥派发到地方做了藩王。汉武帝这样做,意在维护皇太子位置的独立性而不被其他皇子觊觎。汉武帝之坚定立场可见一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与刘据逐渐产生了分歧与隔阂。因为汉武帝是一位开拓型的帝王,连年不断对外用兵,以致于给老百姓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刘据性格内敛,主张与民休息,减少征战。另外,在一些施政举措上,刘据也与汉武帝也格格不入。

这样一来,雄心壮志的汉武帝便觉得被刘据托了后腿,觉得这个太子太过磨叽软弱,于是对刘据的态度有些冷淡起来。而刘据与母亲卫子夫感觉到这些微妙的变化后,竟然有些“不自安”起来。

其实汉武帝心里清楚,自己这么多把差不多把国家折腾了个底朝天,将来刘据正好替他扶正,所以他也没有换掉太子的打算,还特意让卫青转达了对刘据及卫子夫的安抚。

但在接下来,汉武帝与刘据的关系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是越变越生疏。原因就是汉武帝遭受的失败感越来越多,比如在对匈奴战争方面接连失利,致使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各地暴动开始接连不断地出现。再比“求仙问道”方面挥金如土,最终一无所成,身体却每况愈下。

所以,来自各方面持续不断的打击,让汉武帝变得心神不宁,脾气暴躁起来。以汉武帝的性格,必不会承认自己的失策与失误,而以刘据的性格,还会坚持自己的力场。但这时刘据的劝阻就成了火上浇油,致使父子关系越来越僵化。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是刘据命运的转折点。

公元前94年,汉武帝的最后一个儿子刘弗陵降生。据说这个孩子在母亲钩弋夫人的肚子里怀了14个月。于是让汉武帝联想到了帝,干脆改钩弋夫人居住的宫殿为“尧母门”。汉武帝此举,似乎是在释放了一个改换太子的信号,因为他把刘弗陵捧得太高了,别人想不那样认为都难。

这时,刘据什么心理呢?史书上没有刻意记载,不用问,必然是焦躁不安。要了解,当时刘据已经当了近三十年的太子,如果被废,一切的心血煎熬就付诸东流。更何况,朝中已经出现了一大帮“倒太子”的人。

那么刘据如何应对呢?会坐以待毙吗?在这点上,史书还是没有记载,倒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大事很值得玩味。

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因挪用军费被下狱,结果又查实他用“巫蛊”诅咒了汉武帝。巧的是,公孙敬声还不是一个人作案,而是联合了许多人,比如汉武帝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卫青的长子卫亢等人。当然这些人都被汉武帝处死,而且牵连了许多人。

可是让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些人为什么盼着汉武帝死呢?动机是什么?这些史书又没有交代。显现,汉武帝死去,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子刘据,那个像“尧帝”的刘弗陵也没有了成为“帝”的机会。所以,不排除这些人是受了刘据的指使,何况他们又不是外人,两位公主是刘据同胞姐姐,公孙敬声的母亲是刘据的姨妈卫少儿,卫亢是卫子夫的侄子。

处理掉上述几个人后,汉武帝又发起了第二轮“巫蛊大清查”,于是太子刘据“落马”。史书记载,汉武帝是受了江充的蛊惑与蒙蔽,不然不会搞这些事情出来。其实,当时汉武帝已经对刘据产生了不信任,所以才放权给江充继续彻查。

所谓彻查,当然最大的目标就是太子刘据。这样一来,也就会把刘据逼上绝路。所以,当被发现“罪证”之后,刘据便杀死江充等人,继而调动武装力量准备与汉武帝对抗。

按史书的说法,当时刘据见不到汉武帝,也不了解汉武帝是否在世,所以担心成了第二个“扶苏”,于是才杀了江充。那么杀掉江充后,刘据为什么不收手呢?其实当时他对汉武帝已经失去了信任,他认为江充不过是汉武帝用来除掉他的一把刀,刀虽然折了,但刀的主人还在。所以,刘据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汉武帝,只有拿下汉武帝,他自己才会有出路。

因此,刘据起兵也不是偶然一时兴起,而是有目标明确的造反。既然父子撕破脸皮,只能是大打出手了,而且是下了死手。于是就出现了刘据四处调兵遣将,而汉武帝务必将刘据斩尽杀绝的一幕。最终,刘据一门活下来的只能刚出生两个月的孙子刘病已。

儿子造父亲的反,汉武帝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和打击,所以在刘据死后,他又把凡对刘据有过资助或瓜葛的人统统杀掉。但是,汉武帝又不愿意承认被儿子打脸的现实,所以在车千秋的劝说下,给刘据“平反”。接下来,汉武帝又是一番大开杀戒,凡是对太子产生过不利的人统统被杀。经这样一番清洗,无论是“挺太子派”还是“倒太子派”的势力都荡然无存,这就为继承者扫清了道路。

之后,汉武帝又在太子去世的湖县修建思子宫,在京城修建望子归来台,以寄托哀思。种种迹象表明,汉武帝对刘据的死非常后悔,但这不代表汉武帝原谅了刘据。因为,汉武帝所后悔的是失去了一位合格的继承人,对于刘据的过错他不能释怀。

汉武帝晚年,汉朝已经是一派千疮百孔的惨景,如果刘据没有死,必然会替他收拾好这个“烂摊子”。可此时,汉武帝放眼望去,儿子刘胥、刘旦、刘髆、刘弗陵没有一个具备刘据那样的秉性与才德。

至于刘据的后人,不过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汉武帝去世前,他才五岁,所以汉武帝不可能在他身上有什么希冀。更何况,如果厚待这个孩子,等于是鼓励了刘据的造反行为,而且还会对将要继位的刘弗陵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汉武帝在打算除掉刘病已的时候也毫不犹豫,最终又把他归入掖庭,成为一个流着皇家血脉的平民。只不过世事难料,十几年后,皇位竟然轮到了刘病已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张居翰为何会进入皇宫成为太监?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皇宫为什么要有太监,为什么皇宫里都是太监,太监只有皇宫里有吗

    历史上宦官干政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监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周礼》记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太监最开始地位很低,从秦汉开始逐渐涉足朝政,此后历朝历代几乎均有宦官专权的现象。太监由于生理不健全,内心大都有些

  •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居然未上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子龙死亡真相,常山赵子龙刘德华免费观看,武神赵子龙在线观看完整版

    赵子龙: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

  • 初唐四杰”政治失意后入蜀 开创清新质朴文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书法四大家,中唐四杰是谁,初唐四杰擅长的诗歌体裁

    初唐四杰入蜀:公元1172年冬,诗人陆游自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往成都,途经剑门,恰遇一场小雨。此前,陆游在抗金前线参与军事机密,过了半年渴慕已久的军旅生涯,时常“寝食鞍马间”。虽不能继续留在前线为国报效,自前线去往大后方的大都市毕竟是去危就安。更何况成都这样的繁华都会还有那么多文人骚客,诗酒相交岂不

  • 外戚威胁皇权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杀心腹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雍正弑父夺位,年羹尧班师回朝雍正皇帝迎接

    年羹尧死因:清宫外戚,有个特点,满洲贵族,沿袭始终。瓜尔佳氏,始祖当推位列开国五大臣的费英东;钮祜禄氏,始祖当推位列开国五大臣的额亦都;叶赫那拉氏,始祖当是叶赫贝勒杨吉砮等。蒙古贵族如博尔济吉特氏,为成吉思汗后裔,以及阿鲁特氏等。汉军贵族,佟佳氏,影响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六朝政治,年氏

  • 诸葛亮的后代都有谁?诸葛亮后人如今都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有没有后代,诸葛亮有子孙后代吗,后人对诸葛亮评价

    诸葛亮后人: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创造了三足鼎力的局面,但是他死后蜀国也随之灭亡,蜀国灭亡后诸葛亮的子孙如今在何处却无人知晓,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吧。诸葛亮的后代(儿孙辈)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

  • 徐渭简介 明代著名书画家天池山人徐渭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渭的后人,明代的徐渭书法作品,对徐渭的评价

    徐渭简介: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清代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文学家、艺术家木心先生评其为“英才天纵”。民间也普遍流

  • 刘邦也是私生子?历史上那些地位显赫的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老婆被谁搞过,地位显赫的人,刘邦为了活命卖自己的老婆

    身份显赫的私生子:汉朝第一个私生子恐怕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莫属了。刘邦的出生充满神奇色彩,据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描述,刘邦的出生简直就是神话了。刘邦的母亲在生刘邦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在湖边休息,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春梦。当时电闪雷鸣,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刘太公一看天气不好,就赶紧出门去

  • 揭秘:太平公主少女时代 太平公主为何少年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平公主小时候,太平公主是好人吗,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太平公主少女时代:同样是政治女性,为什么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恒星,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芒,而太平公主却像一颗流星划破夜空,虽然一度光华璀璨,却又转瞬即逝?太平公主死后,唐朝历史上的红妆时代也随之结束,但是,李唐王朝却进入最为繁荣富贵的开元盛世,这究竟意味着这些女性的个人失败,还是意味着时代的必然选择

  •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全祖望简介:全祖望(1705~175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学者尊称为谢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全祖望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勤奋攻读,博通经史,为清代浙东史学名家。他"负气忤俗","其学渊博无涯”(李元度《全谢山先生事略》)。全祖望尤多留意于南宋和晚明文献,虽贫病而著述不辍

  • 西施怎么死的?千古美人西施为何被沉江底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怎么死的?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苏州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雄师攻破。吴国灭亡。年龄时期的大美女、百度博客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进了黑暗的历史之中。.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往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后代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经常是苛刻、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