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文豪龚自珍是怎么死的?龚自珍被谁毒死之谜

一代文豪龚自珍是怎么死的?龚自珍被谁毒死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20 更新时间:2023/12/16 2:05:32

龚自珍到底是怎么死的?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另外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年仅49岁。死因颇多猜测,一说他跟亲王奕绘的小老婆顾春私通,被奕绘之子毒死,史称丁香花疑案。

龚自珍死于“丁香花公案”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一代文豪龚自珍。公案乃由一首闲诗惹起,经过某些热心人一渲染,变得香艳炙口,亦假亦真,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王妃顾太清被逐出王府、从此沉落市井,龚自珍则引疚自责,惶惶离开京城。

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乃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丁香花公案”中的主人公顾太清了。

顾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属满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长大,便随了姑父姓顾。姑父是个汉族文士,在他的影响下,顾太清从小就接受了诗词的教育,凭着天资慧敏,所作诗词新颖精巧,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因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润,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雪肌滑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一口纯正的吴侬软语,虽是旗人血统,但看上去完全象一个地道的南国佳人。

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来到苏州,在当地满族文人为他特设的接风宴上见到了正值妙龄的顾太清。奕绘是个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风流调优,惊讶于顾太清一个满族姑娘竟然诗词可嘉,而容貌又是这般明丽可人,不由得动了心意。这时奕绘的正室福晋妙华夫人在不久前病殁,他此次南游,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觅新爱之意,老天让他在这里认识了满身灵气的顾太清,真是机缘天成!奕绘在苏州盘桓了一段时间,着意与顾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于是决定纳她为侧福晋,也就是侧王妃,不久就携她一同返回了京城。

奕绘与顾太清皆非尘世俗人,凭着贝勒王爵的优越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间,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甜蜜生活的滋养下,顾太清的词作象雨后的春笋,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每出一词,都成为京都文人争相传抄的佳作。

这种令人陶醉的日子过了九年,顾太清甚至都快忘记了世间愁为何物。然而好景有限,天妒良缘,贝勒王奕绘突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抛下了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离开人世。

丈夫骤亡,顾太清一时间茫然无措,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也许一觉醒来丈夫就会出现在眼前。年幼儿女的哭叫把她拉回无可更改的现实,她无法逃避,儿女还需要她做依靠。那一段时间,她深居简出,沉默寡言,除了安顿和教育孩子,就坐在书房里重读丈夫留下的诗词,回味那些烟消云散的美好时光。顾太清华年失夫。招来京城文人墨客的不少怜惜和关注,许多名士投诗相慰,可这些都给不了她多大的帮助。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顾太清守寡的第二年,她遇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杭州有个风流文人陈文述,继袁枚之后大倡闺秀文学,培养了一批吟诗作对的女弟子。这年他突发雅兴,出资为埋骨西于湖畔的前代名女小青、菊香、云友等人重修了墓园,在当地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为此他的那帮女弟子争相题诗赞咏,陈文述准备把这些诗编集起来,刊刻成册,取名《兰因集》。为了抬高《兰因集》的声望,他让自己的儿媳周云林去央托表姐汪允庄,向大名鼎鼎的闺秀文坛之首顾太清求一首诗,以收入诗集中为诗集增色。汪允庄是顾太清做姑娘时的闺中密友,她特地从苏州赶到京城,奉托请顾太清赐诗,谁料顾太清对这类故作风雅的事情根本不屑一顾,害得江允庄只好悻悻而回。

然而,《兰因集》刊行后,陈文述特意托人送了两本给顾太清,里面竟赫然出现了署名顾太清的“春明新咏”诗一首。顾太清哭笑不得,觉得此事太过荒唐,便回赠了陈文述一首诗:

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骛安知澡雪鸿;

绮语永沉黑闇狱,庸夫空望上清宫。

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从来鄙此公;

任尔乱言成一笑,浮云不碍日头红。

诗中将陈文述庸俗鄙劣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陈某见诗后气得直翘胡须,可又奈何不得顾大清。这些事似乎就这么在轻笑浅骂中过去了,却不知一颗灾祸的种子已就此悄悄埋下。

随着时光的推移,丈夫离世的阴影在顾太清心中渐渐淡隐了一些,她又开始恢复了与京中文人雅士的诗词交往,太平湖畔的王府里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与顾太清交往密切的诗友中,就有当时名扬天下的大文豪龚自珍。龚自珍是浙江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他的诗词灵逸而深峻,深为顾太清欣赏。象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句,顾太清觉得简直可以作为自己此时生活情景的写照,她的辉煌时代已勿匆而过,纵使化为春泥,也可以好好栽培自己的儿女呀,诗句教会了她无怨无悔。

龚自珍进士及第后被授为内阁中书后,已升为宗人府主事,这是个清闲无事的职位,这位江南才子才华无以施展,只好寄托于诗词之中,因而成了顾太清家中的常客。但风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年受到过顾太清讥讽的杭州文人陈文述这时到了京城,他也看到了这首“己亥杂诗”,他没从诗中品出什么意境,却找出了一些微妙的把柄;大家都默认诗中的“缟衣人”是顾太清,而顾太清又名“春”,诗言“梦见城西门苑春”,表面上是梦见丁香花,可骨子里谁知不是梦会顾太清呢?恰好龚自珍在写了这首“已亥杂诗”后不久,又有一阕记梦的“桂殿秋”词传世,词云: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扁几万重。

“哈!这些不是月夜幽会的写照吗?”陈文述象发现了什么宝贝似地高兴起来,他将忆丁香花的诗和记梦的词妙巧地联系起来,再稍加注释,就制成了龚自珍与顾太清偷情的凿凿铁证。

很快,京城里流传开了有关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绊闻,人们对这一类的消息本是十分热心的,再加上一些无聊文人的煽风点火,很快就将事情编造得有滋有味,有凭有据。

不怕你龚自珍、顾太清能妙笔生花,就算你有一万张嘴,这种事情总是说不清。于是流言飞语、指责叱问向他们袭来,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最后,龚自珍被逼得无安身之处,只好带着一车书,郁郁地离开了京城。龚自珍一走,似乎传闻更成了事实,顾太清有口难辨,终于被奕绘与妙华夫人所生的儿子载钧逐出王府,在西城养马营租了几间破旧的屋子,安置自己和一双可怜的儿女。

从富丽堂煌的王府一下子落到风雨难敞的旧屋,还有那躲不开的鄙夷和讥讽,顾太清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死追夫而去是何等的轻松痛快,可看着一双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儿女,只有忍辱耐贫地活下去,有泪也只能向诗中诉说: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一场无中生有的“丁香花公案”,无端地把顾太清抛到了生命的底层。一次失夫,一次受冤,她已万念俱灰,只把希望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勉力完成“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命。

渐渐地,她的心在清贫的生活中得到了超脱,能够安详地对待一切苦难,无大喜无大悲,只要心定气闲,繁华和清贫也就没有了多大的区别。这种心境全在她的一首诗里。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

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其他说法:

一说死于权贵穆彰阿之手,一说被青楼女子灵箫和小云毒死,—说是荣亲王府派来的杀手杀害。晚清小说《孽海花》则以龚自珍儿子的口吻说,他被宗人府的同事,用毒酒毒死了。

一代大文豪龚自珍死时年仅49岁,如若他不死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流传下来,如此才华之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为之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王朱高煦之死:历史上唯一被活生生烤死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王朱高煦后代,汉王杀了全家,汉王朱高煦蒙冤千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王”呢?所谓“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天子的称呼。自从秦王嬴政称帝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这个爵位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的人才会被加封。到了汉朝,被称为“王”的人一般是指皇子、皇帝的兄弟们,到了隋炀帝的时候,便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为王。而这种制

  • 日本明治天皇一生对位的三位中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天皇在日本人心中地位,睦仁天皇是明治天皇吗,明朝皇帝为什么都命短

    日本明治天皇一生对位的三位中国皇帝是谁?睦仁,第122代日本天皇,号明治。他活了60岁,一生对位过三位中国皇帝。单纯地讲述一个人的丰功伟绩过于无聊,对照一位皇帝与三位皇帝的故事则相对有趣。不同之“治”同治皇帝长明治天皇4岁,6岁登基。但是这位长于深宫的青年18岁亲政后对执政一事兴趣不大,他在内监和宠

  • 同治帝怎么会惨死于梅毒病下的?同治帝死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同治和王庆祺,同治怎么得梅毒的,如懿传皇上染了疥疮

    同治帝是因梅毒而死还是因天花而死?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一直沉浸于酒色,而荒废朝政的咸丰帝最终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卒年31岁,他那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登基,年号开始定位了“祺祥”,在辛酉政变之后,便改为了“同治”,意思是东西两宫太后打破了清朝的祖制,来垂帘听政,共同治国。在载淳执

  • 慈禧为何要谋杀珍妃?珍妃是怎么得罪慈禧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揭秘慈禧与珍妃,珍妃娘娘为什么会被扔进井里,珍妃真实长相

    光绪最爱的珍妃是怎样得罪慈禧的?光绪皇帝的一生不仅在政治上不得志,他的婚姻也同样的不幸。他在选皇后的时候,并没有选到自己看上的女子,而是被慈禧太后做主挑选了一后二妃,他的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光绪帝是慈禧的外甥,慈禧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和操纵光绪,达到自己继续把持朝政的目的。不过幸运的是二

  • 光绪帝为何没有后代?光绪帝身体不好无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光绪帝没有儿子,光绪为什么不除掉慈禧,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废光绪帝

    为何光绪帝没有后代?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十二月,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了。同治皇帝的后妃们并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慈禧太后为了能继续执政朝廷,便选择了醇亲王的次子载恬来继承皇帝位,年仅4岁的载恬便成为了后来的光绪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

  • 溥仪死后葬在哪里?末代皇帝溥仪尸骨埋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溥仪被埋在哪,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末代皇帝溥仪电影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溥仪死后葬于何处?此事鲜为人知。按封建国家定制,新皇帝登基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刚三年清王朝就灭亡了,他也就没来得及选定“万年吉地”。溥仪退位之后

  • 朱元璋为何杀功臣?揭秘朱元璋血腥诛杀功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和原因,朱元璋杀功臣,明朝诛杀功臣后的影响

    朱元璋血腥诛杀功臣的真正原因: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对象,都是他初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他们为朱元璋出生入死,当他们以为可以分享富贵时,却被朱元璋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并株连九族。这两次大屠杀不过是成批地死亡,事实上朱元璋每天都在屠杀,前后屠杀了四万多文臣武将。像皇太子的教师宋濂,是元末明初文才最为出众

  • 盘点7位下台后人间蒸发的皇帝:建文帝生死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文帝为什么会败了,如何做到人间蒸发,建文帝失踪之谜

    古代封建帝王,包括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下台的帝王,其生平起居,史书一般都有详尽的记载。然而,盘点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却发现有7位帝王被废黜后竟生死不明,好似人间蒸发,给史书留下一片空白,也给后人留下一团迷雾。 刘贺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被赶下台公元前74年,汉王朝第六任帝王、22岁的昭帝刘弗陵死

  • 乾陵在哪?武则天是怎样为高宗李治选择陵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李治合葬的乾陵简介,武则天乾陵之谜大揭秘,武则天乾陵图

    武则天是怎样为高宗李治选择陵地的?如何选择皇陵地址,是对帝王执政能力的一个具体考验。武则天为高宗李治选择乾陵作为归息之地,不但能传递出她操盘天下时忠于先皇的政治姿态,而且是她和李治情感发展的必然。683年12月,李治走到生命的终点时候,最关心的就是身后大事。透过《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我们看到李治

  • 清顺治皇帝壮年暴毙的背后隐情 揭秘顺治帝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死因太尴尬,顺治皇帝怎么样,顺治皇帝怎么才活了20岁

    顺治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不满八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一向身体强健,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