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三国乱世中司马懿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的?

在三国乱世中司马懿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19 13:37:06

司马家族中,最为代表的人物就是司马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强这个话题,历来争论是非常激烈的,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有人说,诸葛亮将司马懿打得只能龟缩据守,诸葛亮更强。也有人说司马懿成功耗死了诸葛亮,而且让自己的实力成倍增长,司马懿更强,那么到底谁更强呢?

事实上,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司马懿和曹操的交手,曹操三次起杀心都杀不了司马懿,就明白司马懿是有多么厉害了?也就清楚了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对手的原因了。

司马懿从小就比较聪明,在天下比较有名声,而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任何有名声的人才,他都想收服。所以当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后,立马派人去请司马懿出来当官了。不过当时的司马懿,嫌弃曹操是宦官出身,并不想臣服于曹操手下,所以司马懿直接装病躲过去了,而英明神武的曹操竟然也就这样被骗过去了。7年以后,曹操成为丞相,再次想到了司马懿,而且从之前的传言来看,司马懿当年是在装病,所以曹操直接给手下下令,司马懿要是还像之前那么拒绝出山,那就直接抓起来杀掉。

司马懿何等聪明,他知道无论如何,这一次是骗不过去了,于是他直接答应了曹操的征召,根本不给曹操发飙的机会,就这样,司马懿成功躲过了一劫,曹操也没法拿他之前骗人的做法说事。这是第一次。

曹操得到司马懿后,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曹操逐渐发现司马懿这个人心有大志,且有“鹰视狼顾”的面相,而古人对于面相又是比较看重的,所以曹操对司马懿的猜忌越来越大,担心司马懿日后会危及曹家江山。面对曹操的猜忌,司马懿又一次成功的躲避了过去。而他这一次使用的方法并非是去和曹操解释,因为这种事情是越描越黑的,司马懿采用的办法是投靠曹丕,全心全意为曹丕做事,得到曹丕的信任,这样的话曹丕就会帮司马懿在曹操面前说好话,司马懿又一次成功躲过一劫!这是第二次。

曹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三马食槽,曹操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提示,预示着三个马姓之人将会危及曹家,所以曹操采用了果断措施,直接把马超家族给干掉了。干掉马超后,曹操又一想,这事不对,司马懿的姓氏中也含有马,三马食槽不会指的是司马家吧。

于是曹操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曹丕,让曹丕小心提防司马懿,结果曹丕早已经被司马懿哄得团团转了,根本没把曹操的提醒当回事,曹丕不仅没有杀司马懿,还对司马懿大加重用,就这样,司马懿又一次逃过了曹操的诛杀。这是第三次。

《晋书》: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可以看到,曹操至少有三次对司马懿动了杀心,可是由于司马懿的机智表现,最终曹操都没能成功的诛杀司马懿,可见司马懿是多么的厉害!连曹操这种枭雄,在玩弄手段上,都并非司马懿的对手!事实上,就算是诸葛亮,在玩弄手段方面,也并非是司马懿的对手!

如果说治国理政、行军打仗,诸葛亮肯定是力压司马懿的,因为成绩就摆在那里,可以说,从为国谋利的角度来看,司马懿的表现确实是不如诸葛亮的。但是如果站在个人角度,从为己谋利的角度来看,其实司马懿的表现就非常优秀了!

由于有“三马食槽”的故事存在,所以司马懿虽然凭借智慧免去了一死,可他还是遭到了曹家人的猜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以防万一。在和诸葛亮的对战中,司马懿充分发挥了为己谋利的这个特点,虽然诸葛亮远道而来,劳师远征,司马懿是守株待兔,兵力强大,可他就是拒绝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无论手下是多么渴望出战,司马懿就是压制着手下,不准大家出战。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太胆小了,实际上这都是司马懿的自保之计!

所谓养寇自重,这个成语很好解释了司马懿的做法!要是他堂堂正正击败了诸葛亮,解除了蜀汉对曹魏边境的威胁,那么接下来便是“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必定被解除兵权,被强迫告老还乡,所以说,为了自保,司马懿是肯定不愿意击败诸葛亮,有诸葛亮的存在,司马懿才能活得更加滋润,才会更加有实力!由此可见,大家真是小觑了司马懿,他这人真是太聪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是如何拿下和珅的?和珅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怎么死的?嘉庆皇帝怎么收拾的和珅?用了什么法子让和珅伏法?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珅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葬地之谜:溥仪的陵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溥仪死后葬于何处?按封建国家定制,新皇帝登基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刚三年清王朝就灭亡了,他也就没来得及选定“万年吉地”。溥仪退位之后,根据优待清室

  • 隋文帝之死:隋炀帝弑父篡位竟源于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之死一直扑朔迷离,加上野史中一直有传闻说隋文帝是被他儿子害死的,后世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隋文帝真的死于非命。按理说,当时杨广已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早晚会继承大统,况且当时隋文帝已经病入膏肓,离大限之日不远了,杨广为何要急于弑父,给自己留下千古骂名呢?这一切都似乎不太合情理,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杨广

  • 晋武帝立傻子为太子:司马炎为啥立傻儿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为啥立傻儿为太子?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正月,弘农,渑池两地出现了两条白龙,白色,可是晋的国色。几天后,大晋迎来了它的太子,司马衷。这孩子后来说出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这位皮蛋瘦肉粥的推荐者,脑子不太灵光,一直到青壮年,智商都比较接近正常值的下限。在司马炎的眼中,这点可以忽略不计,因

  • 崇祯帝儿子下落:崇祯皇帝几个儿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有几个儿子?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向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是在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用死来宣告自己王朝的覆灭。也很难再找出一个想尽办法救国而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后路的末代皇帝。曾经与朋友们谈起明之亡,也曾对此大惑不解,即使崇祯自己爱面子到了极点,不肯被人笑作临阵脱逃,但怎么也

  • 冯玉祥简介:盘点冯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冯玉祥简介: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原名馮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民国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领袖。蒋介石之结拜兄弟。冯玉祥自幼在直隶保定长大,少时家贫,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入保定五营当兵,190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放走前朝皇帝元顺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何放走元顺帝?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谜。早在公元1368年的七月,徐达北伐的大军达到了河北通州,距元朝国都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然而,吊诡的是,北伐军事统领徐达偏偏在通州什么也不干,待了七天。七天时间,对于元顺帝逃跑而言,已经够用的了,元顺帝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跑了。然后

  • 冯玉祥离奇之死:儿媳著书披露冯玉祥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冯玉祥为何不帮助郭松龄,冯玉祥八次倒戈,冯玉祥结局如何

    冯玉祥的一生,可圈可点,民国史的重大事件,他都参与其中。晚年在美国,多次公开讲演谴责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错误政策。在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归途中,冯玉祥意外去世,死因几十年来一直是个谜。《传奇将军冯玉祥》首次公开了冯玉祥遇难的真正原因。作者余华心是冯玉祥小儿子洪达的夫人。无声无息火突来冯玉祥

  • 嘉庆帝死后为何没棺材?揭秘嘉庆帝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皇帝即位后,要做两件神秘的事,一是选定万年吉地,就是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将来的葬身之地;二是秘密准备一口棺材。满族的棺材是一种很特殊的形状,棺头有葫芦,故而又叫葫芦材,也叫旗材。这些棺材的材质是有区别的,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具用金丝楠木,贵妃以下则用杉木。由于棺材的漆饰需要很长时间,

  • 开国皇帝朱元璋祭神传闻:朱元璋为何迷信神灵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佛祖的门徒,但对风神、水神这类自然神灵也颇崇拜,信神信鬼。《明史·方伎传》(卷299)记载,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较量中,便请术士张中祭过风神。张中,“少应进士举不第,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数学,谈祸福,多奇中。”朱元璋兵下南昌时,军中总管邓愈推荐了此人,之后朱元璋常将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