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揭秘: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25 11:51:20

导读:河阴之变”后,北魏元气大伤,朝政为权臣所掌控,先后上台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成了傀儡。北魏前期的皇帝,个个鹰派,人人虎胆,功勋高,作为大;后期的皇帝们很不争气,他们有名无实,有位无威,只能比谁做傀儡皇帝时间长。在威严扫地的败落年代,在权臣跋扈的恐怖时期,这些个傀儡皇帝一无权,二无势,看人脸色,仰人鼻息,如坐针毡,朝不保夕,被废被杀是家常便饭。只要权臣看着不顺眼,废立皇帝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无需大费口舌,大动干戈。然而,元晔这个傀儡皇帝被废黜时程序比较复杂,不仅遭遇到了气势汹汹的武力胁迫,而且搞了次像模像样的禅位仪式,成为北魏历史上的一宗奇事。

元晔(509—532),字华兴,小名盆子,北魏皇族,父亲元怡,母亲卫氏。元晔早年情况不详,长大后以宗室身份历任秘书郎、散骑常侍,后封长广王,一直不被重用,也没什么声望。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元晔作为皇叔,被封为太原太守、行并州事,成为北魏显要人物。并州,素为戎马之地,历代兵家必争,北魏时领太原、上党、武乡、乐平、襄垣五郡,太原郡和并州的治所均设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阳位于北魏旧都盛乐、平城与新都洛阳之间,是北魏统治核心区的重心位置;而当时权臣尔朱荣为太原王,也镇据晋阳。孝庄帝作如此安排,应该说是有意让元晔牵制和监视尔朱荣,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元晔“性轻躁”,资质平平,才干一般,任职太原期间,虽与尔朱荣近在咫尺,但没能给孝庄帝帮上多大忙,孝庄帝所托非人。尔朱荣虽身在晋阳,远离洛阳,但以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遥控朝政,孝庄帝即使“勤于政事,朝夕不倦”(《魏书》),仍难免成为尔朱荣强权操纵下的傀儡。如果孝庄帝能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傀儡,能心甘情愿受尔朱荣父女的内外欺压,君臣假装和谐,夫妻假装和睦,他的皇帝位子大可会一直坐下去;但孝庄帝偏偏摆不正位置,认不清形势,受不了屈辱,凭一腔血性和一己之力叫板尔朱荣,并因此惹了天大麻烦,原本与皇位无缘的元晔的人生轨迹由此发生戏剧性的大转折。

孝庄帝是尔朱荣扶持的傀儡皇帝。因为拥立之功,尔朱氏集团多年的经营全面开花结果,灵魂人物尔朱荣封天柱大将军,其他成员如尔朱兆封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尔朱仲远封宁远将军、步兵校尉,尔朱度律封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尔朱世隆任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孝庄帝时期,北魏已成为尔朱氏集团的天下。尔朱氏集团成员内外一体,就连尔朱荣的女儿尔朱皇后也敢对丈夫孝庄帝指手画脚、恶语相加。外有强臣逼迫,内有悍妇威吓,孝庄帝这个傀儡皇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刀挥向了尔朱荣这颗根深叶茂的碍手大树。

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设计诛杀尔朱荣。尔朱荣死后,北魏政局大乱。宫外,尔朱兆近水楼台,趁乱占据晋阳;宫内,在孝庄帝的肃清气氛下,身处洛阳的尔朱世隆等人仓惶离开洛阳,往北逃窜进入并州境内,与尔朱兆会合于建兴(今山西晋城),准备联手起兵攻打洛阳,擒杀孝庄帝,为尔朱荣报仇。然而,打着为世人公认的乱臣贼子报仇的旗号攻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与谋反无异,很难得到拥护。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度律等人经过商量,决定效仿当年尔朱荣拥立孝庄帝之先例,于当年十月推举元晔为皇帝。这样一来,北魏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一个是宫内的正牌皇帝元子攸,一个是宫外的山寨皇帝元晔。

尔朱氏集团为何要拥立元晔为皇帝?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其一,尔朱氏集团报仇心切,需要打出一个招牌,元晔作为皇族,有一定的名分、地位和号召力;其二,元晔当时身在并州,与尔朱氏集团较近,最具备拥立条件;其三,元晔没什么才能,便于日后尔朱氏集团对他的操控;其四,元晔的姑姑北乡公主为尔朱荣之妻,元晔与尔朱氏集团有亲戚关系。这些因素,把元晔推上了历史舞台。元晔也当仁不让,欣然即位,定年号为建明,大赦所部,与孝庄帝分庭抗礼。随后,尔朱氏集团大军进逼洛阳,所向披靡。当年十二月,尔朱兆等人攻克洛阳,孝庄帝被擒,元晔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并在晋阳大赦天下。

洛阳作为京师,迟早会迎来新主人元晔。元晔不可怕,但元晔的母亲卫氏不容小觑。卫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成长于书香门第,有一定的政治见识,一旦母子联手,尔朱氏集团准没好果子吃。为了防止元晔的母亲卫氏干预朝政,尔朱世隆“伺其出行,遣数十骑如劫盗者于京巷杀之,寻悬榜以千万钱募贼”,可怜卫太后连儿子都没见上一面,就不明不白地命丧黄泉;可怜元晔当上了皇帝,却累及亲娘。不久,尔朱兆后院起火,退还晋阳,以元晔为王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等人留镇洛阳,暂代朝政。在京城没有皇帝的日子,尔朱世隆等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积极发展经济,维护治安,出现了“商旅流通,盗贼不作”(《资治通鉴》)的良好局面,尔朱世隆的个人野心也在膨胀,萌生了重新拥立新帝、独掌朝政大权的念头,于是悄悄在宫廷中大力拉拢朝臣,培植党羽。

自孝庄帝被擒杀后,“宫室空近百日”(《资治通鉴》),元晔不在洛阳皇宫,与礼不合。建明二年(531年)二月,元晔终于摆脱了尔朱兆,怀着远大理想抱负踏上了回洛阳旅程。与此同时,尔朱世隆等兄弟在洛阳也没闲着,他们伺机而动,“将谋废立”(《北史》),即准备废掉元晔,另立广陵王元恭为皇帝。离开了尔朱兆的挟制性庇护,元晔的皇帝也做到了头。当元晔行至洛阳郭外邙山南一代时,就突然遭到了逼他禅位的政变。元晔年轻气盛,且“有膂力”(《魏书》),软言细语估计不能奏效,于是“世隆……使泰山太守辽西窦瑗执鞭独入”,以威猛的武力相威胁,告诉他“天人之望,皆在广陵,愿行舜之事”,并“为之作禅文”(《资治通鉴》)。在武力威胁下,元晔若想活命,只能就范,在禅文上签字盖章。

《长广王元晔禅位册文》为北魏著名文学家邢邵所作,可见尔朱世隆早有计划,且准备充分。元晔在《禅文》中违心地称“……窃以宸极不可以旷,神器岂容无主,故权从众议,暂驭兆民。……自惟薄寡,本枝疏远,岂宜仰异天情,俯乖民望。……便敬奉玺绶,规於别邸”(《洛阳伽蓝记》)。从被拥立到被废黜,元晔仅当了四个月皇帝。元晔被废,史料载明的理由很简单,即元晔“疏远,又无人望”(《资治通鉴》(《魏书》)),“本枝疏远,行政无闻”(《洛阳伽蓝记》)。元晔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裔,曾祖父拓跋晃(后被追封为景穆皇帝)、祖父拓跋桢、父亲元怡都没当过皇帝,说他世系疏远,名望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说他没有作为就有点过了。一个傀儡皇帝,无权无势,他能有什么作为呢?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从被拥立到被废黜,元晔只当了四个月皇帝。

元晔被废,尔朱世隆是主谋。笔者分析认为,尔朱世隆废黜元晔,有嫌弃元晔皇族身份疏远的因素,有防止元晔为母亲报仇的因素,但主要是尔朱世隆和尔朱兆这对叔侄内讧所致。其一,尔朱荣死后,尔朱兆抢先占据了晋阳,接收了尔朱氏集团的主力兵马和家产,成为事实上的接班人和最大赢家,必然会引起尔朱世隆的嫉妒和愤恨;其二,攻克洛阳后,尔朱兆不但“自以为功”,还把尔朱荣之死归罪于尔朱世隆,并且粗暴地对尔朱世隆“按剑瞋目,声色甚厉”,逼得尔朱世隆磕头谢罪,故“世隆深恨之”(《魏书》);其三,元晔当皇帝,后盾主要为尔朱兆,而后尔朱兆又将女儿嫁给元晔为皇后,从情感上来说,元晔与尔朱兆更亲近,更依赖尔朱兆,不便于尔朱世隆掌控朝政。种种因素,导致尔朱世隆对尔朱兆及元晔强烈不满,故背着尔朱兆废掉元晔,另立元恭。

一个傀儡皇帝,直接废掉废算了,又不是要改朝换代闹革命,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搞禅位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尔朱兆拥兵在外,尔朱世隆对其颇有忌惮,用禅位之举制造元晔主动让位的假象,以应对尔朱兆的诘责和发难。果然,尔朱兆听说元晔被废后,“以不预废立之谋,大怒,欲攻世隆”(《资治通鉴》),尔朱世隆派人前去花言巧语、百般周旋,才平息下来。元恭即位后,元晔离开皇宫,被封为东海王,邑万户,对他还算优待。尔朱氏集团被死对头高欢击垮后,元晔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次年(532年)十一月,元晔被高欢所拥立的孝武帝元修赐死,时年二十四岁,葬处不明。元晔被杀后,他的悍妇尔朱皇后被权臣高欢霸占,并为高欢生子。元晔一生无子,死后爵除。元晔虽有称帝之实,但不被后朝史家所认可,《魏书》中没有为其撰写本纪,仍以其即位前封号长广王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唯一逼孙子当太上皇的皇帝:盘点十大奇葩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奇葩皇帝:古往今来,皇帝的位置不知道让多少人向往。但是下面十位皇帝的离奇经历实在让人大吃一惊!1、史上唯一逼孙子当太上皇的皇帝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代杨侑尊祖父隋炀帝为太上皇,唐代李显尊母亲武则天为太上皇,西辽屈出律尊岳丈辽末帝为太上皇,明代朱祁钰尊哥哥明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拓跋弘(454—4

  • 揭秘:给五位皇帝当过皇太后的悲歌女性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嫁了五个皇帝的女人,太平公主想当女皇,历史上皇太极最爱的一个女人是谁

    导读:给五位皇帝当过皇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对于创造这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王政君来说,她的身上融入着太多的机缘巧合。其一,汉元帝去世较早;其二,继任皇帝们皆短命;其三,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支持她;其四,她自己长寿。因为四者兼备,所以才铸就了这位西汉传奇女性荣耀而又悲

  • 乾隆皇帝的陵墓在哪?清乾隆皇帝葬于哪个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这六个人前后入葬时间,经历了四十七年之久。裕陵建筑裕陵的规模稍逊于孝陵,但建筑的壮

  • 揭秘后宫相残:咸丰为何只有慈禧所生一个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皇位继承制的原则是父死子继,立嫡以长,这种原则轻易不可更改。因此,历朝历代皇帝都把生育当成政治大事来抓,尽可能地充实后宫妃嫔,尽可能地生育更多的男性子嗣。对于没有子嗣又想固宠固位的后妃而言,生子也成了她们的最高理想。子嗣的多少往往与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以清朝为例,皇太极十一个儿子、顺治帝八个儿子

  • 如何客观评价刘备?历代人士是怎样评价刘备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刘备?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正是这些,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阴险、全用权术和狡诈,和刘备的为人正直、重德尚义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

  • 溥仪如何成了苏军俘虏?疑被日本人暗中出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945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军队俘虏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当时,日本天皇裕仁已经于4天前(8月15日)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元帅下令停止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切对日作战。而苏联军队已于8月9日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人了被日本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的溃败已成定局。溥仪赶紧焚烧日记1945年8

  • 古代皇帝惩罚后宫妃子的刑罚有哪些?古代宫廷刑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后宫都有什么刑罚?自古以来为了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制定了一些刑法用于惩罚哪些犯了错的人,例如满清十大酷刑不仅伤害了人的身体,更摧残了人的精神,来看看古代用于惩罚后宫妃子的刑法有哪些吧!1、禁足:①、终身禁足:将会被永远禁足于自己的寝宫,足不出户,无侍女侍奉,留妃位,无上殿赦令,其余人等不可前去请安

  • 成吉思汗陵无碑无坟 敢为全军先是成功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成吉思汗,中华民族先祖中一个特别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贴近又遥远。当走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以下简称成陵)的时候,我对这个曾经威震世界的名字,心中充满着敬畏感。一代天骄快到成陵的时候,眼前的植被变得茂盛起来,有的地方高草已没过腰间,一阵风过,高草匍匐,露出远处3个蒙古包式

  • 明成祖朱棣屠杀宫女之谜:朱棣为何屠杀3000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取其侄儿朱允炆江山之事实,早已获得了上至史学专家下至平明百姓的一致认同,没有丝毫疑义,也难以再激起普通群众的兴趣。然而,明成祖屠杀宫女之事,却鲜有人知,屠杀宫女的原因,知之者更是少之又少。据不完全统计,明成祖朱棣前前后后一共屠杀了三四千名宫女。那么,他究竟为何要对这么多无辜的宫女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