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狄仁杰家世之谜:十六国以来狄氏是东羌豪族

揭秘狄仁杰家世之谜:十六国以来狄氏是东羌豪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4/1/19 0:57:45

狄仁杰家世之谜: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似乎简略得有点过分。

2000年7月初,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出土地点距狄村仅3公里,且墓主为狄姓,我们第一感觉是此公当与狄仁杰家族有关。粗读墓志知墓主为狄湛,但叙述先世从曾祖而下至其父,都未书名讳,而且由经历和职官看上去都是羌人,与印象中的名门望族太原狄氏难以吻合。进而检索史籍,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人:“后秦乐平侯伯支裔孙恭,居太原。生湛,东魏帐内正都督,临邑子。孙孝绪。”对照志文:“(东魏)武定六年,除侍官正都督,八年,除征西将军,临邑子。”契合无疑。因此确认墓主狄湛即是狄孝绪祖父、狄仁杰的高祖(四世祖)。

在狄仁杰故里附近发现其祖先墓志,自然是一件幸事。不但为狄仁杰故里增添了确凿的新内容,还可以补正史籍关于狄仁杰家世极其简略的记载,更可以解决一些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

狄仁杰祖先是羌人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狄仁杰传》都说狄仁杰为太原人。狄氏渊源,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辨证》和《通志·氏族略》的说法,狄氏出自姬姓,周成王母弟孝伯封于(一说周文王封少子)狄城,因以为氏。见于史籍者,有鲁国大夫狄□弥,有古贤人狄仪,有孔子弟子卫国人狄黑,汉时有博士狄山。狄山因主张与匈奴和亲,谏阻出兵征伐,触怒汉武帝。谪遣其守塞上要险之处,到任月余,为匈奴所杀。而其后历东汉、三国和两晋,史书不见汉族狄姓之人。这期间的大段空白,可能不仅仅是未出现狄姓之名人,或许意味着中原狄姓的消亡。直到十六国时期,才出现被《宰相世系表》尊为狄仁杰远祖的狄伯支,即《元和姓纂》所谓“狄山子孙,代居天水。”狄山与之前的狄姓无疑应当是汉族,但此狄已非彼狄矣。

狄伯支从一开始,就是以羌人的面貌出现的。初见于《晋书·姚苌载记》,是说他与西州羌氐豪族共推姚苌为盟主,进而称制行事,建立后秦。说狄伯支是羌族人,史籍虽无明文,但有不少佐证:其一,《魏书》所见之狄姓几乎全为羌人。如《太宗记》云:“常泰五年(420年)……杏城羌酋狄温子率三千余家内附。”《世祖记》和《陆俟传》记“平凉休屠金崖,羌将狄子玉等叛。”等等。其二,狄湛的曾祖任领东羌校尉一职。在魏晋南北时期,该官职例由羌族豪强担任。魏晋以来,边境失控,此类官职渐转由各部落酋长豪强任之,即所谓“以夷制夷”之意。据《晋书》、《魏书》和《北史》等有关传记,诸如羌酋姚苌、梁弥机,胡酋沮渠氏,氐酋苻氏、吕氏、杨氏,鲜卑秃发氏,高丽朱氏,皆被授予此类官职与所在州郡长官相搭配,且世代相袭。在北魏实行“宗主都护制”时期更是如此,汉人担任此类官职已属罕见。

《元和姓纂》和《宰相世系表》将代居天水的狄姓与狄山相联系已是穿凿附会之说,《狄湛墓志》则更无忌惮,说“其先汉丞相狄方进之后”。案诸史籍,并无狄方进其人。读岑仲勉《沈涛书〈元和姓纂〉后校记》,才明白其实是指汉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中国古代在某些情况下“狄”和“翟”通用,如罗泌《路史·国名记》即如此认为。但在汉朝此二字并不相通,所以汉代文献中既有狄山又有翟方进。《墓志》作者显然企图攀附一个比狄山更为显赫的祖先,因而借古字通假之例,曲改翟方进为狄方进。魏晋以降,主流社会尊崇门第阀阅,高门望族竞相标榜矜夸,藐视普通士族,流俗成风,影响深远。一般士人都因出身寒微而自惭形秽,何况是有所谓夷狄血统者,自然更是讳莫如深。人死以后在墓表行状中攀附名门显宦,则更是司空见惯,不择手段。这个例证还表明,即使是相对可靠的历代姓氏书,也难免受此影响,须仔细加以辨证。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早在商代就出现于历史记载。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同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历史上诸多周边民族部落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他们使用的汉姓,往往取其名称的第一个字,史多例证。更有相当一批后来完全汉化,使后人莫辨其源,狄姓即是一例。

狄仁杰祖先世系考证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依《墓志》“春秋六十有口”的记载推算,约当生于公元500年左右。为人“轻文好武”,18岁时“释褐”入仕,经历了北魏末的社会大动荡。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时,随宇文泰西走咸阳。数年后“拥骑归朝”。颇受高欢重用,官至侍官正都督、平西将军、临邑子。入北齐后,历授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泾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河清三年(564年)终于晋阳。

狄湛其父,名恭,居太原。《墓志》未书名。云其曾官“大将军府行参军,秦州府主薄”。北魏末年,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设府于太原而号令天下。狄恭应当是此期间在职。尔朱荣败亡后,部属大部分归于高欢,分置于青州和晋阳。到东、西魏分裂时,推算狄恭年龄至少是已近花甲,留在晋阳的可能极大,而狄湛则被裹胁西去。这可能也是狄湛后来“拥骑归朝”的重要原因。

《墓志》云,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而未书其名。《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北史》亦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位略阳公伏阿奴应当就是狄氏祖先。其一,如按每代人20年粗略推算,则其祖父当生于460年,曾祖当生于440年前后。《墓志》所云狄氏两代略阳公,肯定有一个生活在发生上述历史事件的年代。而此期间(孝文帝时)不可能同时存在狄姓和伏姓两个略阳公,非此即彼。其二,狄氏远祖狄伯支,见于不同史籍时,有多种说法:狄伯文(《元和姓纂》)、狄伯又(《古今姓氏书辨证》)、狄伯友等,明显是由于形近而传抄讹误。这位伏阿奴之“伏”与狄字也很相近,因而《魏书》流传过程中,手民误植的可能性极大。若以上推论不谬,则这个“伏阿奴”即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狄阿奴。目前无证据断定究竟是谁,但以年代推测狄阿奴是其曾祖的可能性更大些。

依据现有资料,我们似可把狄姓渊源大致理清: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化过程中的羌人;其先世与汉博士狄山无关;他们极有可能是源自《汉书》所记之“狄”。到后秦狄伯支时定居长安,故尔《墓志》云墓主为“冯翊郡高陆县人也”。到狄恭时定居太原并生狄湛。到狄孝绪及狄仁杰时,自然就是太原人了。

五胡十六国以来,狄氏家族一直是东羌豪族。据《墓志》,历代先人所任地方官职(包括遥领),都在甘肃天水一带(秦、泾二州),最低官职也是秦州府主薄,军职则有镇西将军。狄湛本人在东魏北齐所任官职都与此类似,说明其出身背景始终都在起作用,负有替朝廷绥抚本族民众的使命。入北齐后担任的“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都是明证。甚至到了唐朝初期任命狄仁杰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旧唐书·狄仁杰传》),也不能排除利用其家族历史背景的可能性。

狄氏家族由羌族部落豪强,发展到以大唐名相狄仁杰为代表的名门望族,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型例证。在封建社会里出身夷狄显然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史籍在涉及狄仁杰家世时隐晦其词,语焉不详,可能反映的是狄氏家族对这件事的态度。然而,从今日看来,这种过程与结局,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更是狄仁杰家族的光荣。太原狄村作为世界名人狄仁杰的故里,更有理由为此骄傲与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历史常识:至圣先师孔子其实不姓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姓什么:严格讲,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氏,不是他的姓。在他那个时代,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不大变,爷爷姓什么,孙子跟着姓什么;氏经常变,爷爷一辈儿以张为氏,爸爸这辈儿以李为氏,到了孙子,可能就改成以赵为氏了。一个人以什么为氏,几乎可以自由选择,既能以做官的地方为氏,也能以父辈的名字为氏,既能以官职为氏

  • 揭秘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曹操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

  • 孝庄秘史:康熙为什么38年不安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皇太后,也是孝庄文皇后,清代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

  • 金始祖完颜函普简介:中国独一无二的倒插门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古代独一无二的倒插门皇帝?“倒插门”就是男子结婚后要到女方家里落户,也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家里,最通俗的叫做女娶男。说起来,“倒插门”还有一个学名叫做“入赘”,男人“入赘”到女方家定居,改姓女方姓氏,成为女方家的“儿子”,继承女方门第,生的孩子随女方姓氏。因此,倒插门的男子一般被称为“上门女婿”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魏延 遭诸葛亮陷害的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的魏延: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魏延出身和履历不详。《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

  • 千古漫谈伪君子 三国时期最能“装”的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三大伪君子:伪君子,想必大家看武侠剧中没有少听到这个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三国时代我们所不知道的3个最能装的伪君子。第一个是孔融,世人都知道他的孔融让梨,似乎是很懂得尊老爱幼。而其实真实的情况却被删除掉了一半,只保留了被世人歌颂的一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梨子,孔融让哥哥们

  • 龙门飞甲:揭秘万贵妃因何能独受明宪宗专宠20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万贵妃专宠解密: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妃嫔无数乃是常态。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还能独受皇帝恩宠几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然而万贵妃做到了,这个生活在明朝英宗和宪宗时期的谜一样的女人,留给了后世研究

  • 李辅国简介:唐朝肃宗时期当权宦官李辅国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辅国简介: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

  • 秦桧卖国之谜:历史上秦桧到底是权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奸臣秦桧: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汉奸、卖国贼。近来,有部分学者为秦桧翻案,他们认为,秦桧只属于主和派、权臣,而不是投降派、奸臣。认为秦桧是投降派、奸臣的主要根据有以下几点。一、1130年秦桧从金国回来,即多次宣扬“如欲天下无事”,“河北人归金,中原人还刘豫”。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