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秘史:康熙为什么38年不安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孝庄秘史:康熙为什么38年不安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2/24 1:33:53

孝庄皇太后,也是孝庄文皇后,清代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庄皇太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公元1625年,即天命十年,孝庄当时只有十三岁,便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九年后,他的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可谓是姑侄三人同时侍候一位皇帝。

皇太极猝死后,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视神器,不惜兵戎相见。在这关键时刻,孝庄凭着自己的宠贵地位和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尤其是关键人物多尔衮和代善,最后孝庄年仅六岁的儿子福临登上龙位,是为顺治皇帝。他也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

六岁的福临被拥立为新皇,是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让多尔衮点头表示同意,这就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分不开了。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而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而此传说的产生,始于明末清初浙东抗清志士张煌言的笔下,即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在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成于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是为当世人的记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民间迅速地流传开来。可是,假如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封摄政王为“皇父”一事,必然有颁诏告谕之文。然而,虽然传言众多,但一直没有关于太后下嫁的可靠的史料佐证。这有可能是被皇室后人、历代帝王所隐灭造成的。

顺治在位十八年,因病驾崩,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年仅八岁的第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尊孝庄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孝庄被尊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康熙幼年丧父又丧母,便由孝庄黄太后抚养长大,又赖孝庄辅政。孝庄不过多出面参政,然而康熙处理国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同意而后决。

康熙十一年,孝庄有病去赤城洗温泉,《清圣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一路之上,康熙对祖母扶前围后,体贴入微。在外期间,京师来报,康熙皇二子、四岁的承佑得急病死,康熙强忍悲痛不让孝庄知道。

孝庄七十五岁时病体愈加沉重。从当时记录康熙言行的《康熙起居注》和《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这一段时间对祖母孝敬之心,真可谓千古罕见。

当年,孝庄崩于慈宁宫,留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纵观孝庄文皇后一生,康熙有赞语可作为略评:“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则此劳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孝庄皇太后拥有如此非凡的不世之功,而康熙皇帝对她又是如此的孝顺有加,那么他作为孙子之辈为什么三十八年不下葬自己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呢?

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七十五岁的孝庄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于情理之外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世人以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据有关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告诉圣祖康熙,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当在顺治孝陵四周安陵。但这不过是官方文书藻饰之辞,不能够令人折服。而且,在事实上,康熙年间也认为这事难办,难堵众人悠悠之口。终康熙一朝也始终未能安葬孝庄,孝庄的梓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直到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雍正服父丧二十七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但康熙却三十多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这始终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在孝庄崩逝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非常浓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补偿。而这份歉疚来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存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一生奋斗而来的事业,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为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碍于世俗礼法,孝庄竟然不能与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负着不白之冤,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隐痛,至死不休。

当时,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统领大清八旗劲旅的大部分兵力,因此手中掌握着大清王朝的军政大权,拥有令人生畏绝对的实力。多尔衮先后贬斥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手握重兵,党羽密布,所有的反对势力只能臣服,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那么,多尔衮由未入关以前想夺皇位而不能,到此时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作为少年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侣,孝庄皇太后以自己一腔万缕柔情,制约着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绸缪委屈,调护化解,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

多尔衮死时,被追谥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神位进入太庙,这种待遇,除了皇帝本人,只有以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的生父才配享用,如果作为皇叔或者辅政大臣,多尔衮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有了这些种种迹象,大多数人认为,孝庄决无下嫁多尔衮之事,但其失身却是不可避免的。孝庄太皇太后留下遗旨不与太宗合葬,就是认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无法再与太宗同穴。康熙完全了解孝庄当年辱身以存太宗天下的苦心,所以孝养无微不至。孝庄去世之时,不能葬于皇太极昭陵,但是康熙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地别葬他处,所以才形成了停孝庄梓宫数十年,而无法下葬的局面。孝庄不能与太宗合葬的苦心不仅康熙了然于胸,而且朝中大臣们也是心知肚明。

但无论如何,在孝庄皇太后的一生中,她能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多次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大清王朝政治上的统一,在大清王朝从开疆拓土到康乾盛世的过渡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孝庄皇太后可谓清代后妃中的第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金始祖完颜函普简介:中国独一无二的倒插门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古代独一无二的倒插门皇帝?“倒插门”就是男子结婚后要到女方家里落户,也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家里,最通俗的叫做女娶男。说起来,“倒插门”还有一个学名叫做“入赘”,男人“入赘”到女方家定居,改姓女方姓氏,成为女方家的“儿子”,继承女方门第,生的孩子随女方姓氏。因此,倒插门的男子一般被称为“上门女婿”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魏延 遭诸葛亮陷害的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的魏延: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魏延出身和履历不详。《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

  • 千古漫谈伪君子 三国时期最能“装”的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三大伪君子:伪君子,想必大家看武侠剧中没有少听到这个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三国时代我们所不知道的3个最能装的伪君子。第一个是孔融,世人都知道他的孔融让梨,似乎是很懂得尊老爱幼。而其实真实的情况却被删除掉了一半,只保留了被世人歌颂的一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梨子,孔融让哥哥们

  • 龙门飞甲:揭秘万贵妃因何能独受明宪宗专宠20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万贵妃专宠解密: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妃嫔无数乃是常态。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还能独受皇帝恩宠几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然而万贵妃做到了,这个生活在明朝英宗和宪宗时期的谜一样的女人,留给了后世研究

  • 李辅国简介:唐朝肃宗时期当权宦官李辅国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辅国简介: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

  • 秦桧卖国之谜:历史上秦桧到底是权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奸臣秦桧: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汉奸、卖国贼。近来,有部分学者为秦桧翻案,他们认为,秦桧只属于主和派、权臣,而不是投降派、奸臣。认为秦桧是投降派、奸臣的主要根据有以下几点。一、1130年秦桧从金国回来,即多次宣扬“如欲天下无事”,“河北人归金,中原人还刘豫”。所谓“

  • 揭秘史上最仁慈皇帝赵匡胤:作风正派程度超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仁慈皇帝赵匡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极大地提高了这几个皇帝的知名度。历史上业绩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赵匡胤形象仁慈,并且影响到两宋几百年的基调,至今让文人们赞叹不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文艺作品里的狠

  • 朱元璋是明教弟子?朱元璋与明教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实际上就曾加入过明教。《倚天屠龙记》结尾写到:由于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国号中不得不带一个“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均从明教而来。朱元璋确实加入过明教登上皇位后决定取缔《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

  • 揭秘:楚霸王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愿过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项羽过了乌江会怎样,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楚霸王项羽自刎: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号称皇帝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历史上第一代女皇是谁

    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人们心目中铁定的概念便是武则天。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实另有其人,她便是陈硕真,是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为何她没有武则天那么有名,可能是因为她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影响之大,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宫廷秘闻,没有武则天那样的传说种种。然而,她确然是中国历史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