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哪位“神人”从蒙古屠刀下拯救数百万中原百姓?

哪位“神人”从蒙古屠刀下拯救数百万中原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4/1/16 8:10:13

神人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元代的开国大臣和名相,人称“神人”。他的智慧和才能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萧何诸葛亮魏征房玄龄等比较起来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有关他的故事似乎在民间流传甚少,有关他的影视作品更是鲜见。这对一位历史名人来说,无论站在什么角度看,都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笔者把这位元代名相介绍给读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并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有益的示。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辽太祖阿保机长子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父亲名叫耶律履,在大金国为官,官至尚书右丞,60岁时由最后一位妻子杨氏生下耶律楚材。耶律履对这个小儿子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他长大后能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想到《左传》里“楚虽有材,晋时用之”的典故,便给小儿子起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楚材”,字“晋卿”。

耶律楚材三岁时,父亲耶律履谢世了。耶律履为官清廉,又好施善,没有留下殷实的家产,因此耶律楚材被母亲带回了她的老家广宁山(今辽宁北宁市西部的医巫闾山)附近的龙岗。杨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很有文才,是一位既严又慈、识大体、有远见的女性,她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耶律楚材身上。耶律楚材在广宁山龙岗一住就是十五年。他异常聪明,过目不忘,但在读书之初并不用功,很贪玩。母亲就给他讲人生之道,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而且陪着他攻读,每天都坚持到深夜。从手把手教儿子写字,到一字一句修改他的诗文,终于使耶律楚材能自觉地刻苦读书了。正是在母亲的殷殷教导下,耶律楚材通过博览群书,积下了满腹经纶,还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等,年纪轻轻就成了名闻遐迩的博学才子。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时代才进入奴隶社会,窝阔台即位后,对如何治理国家一时摸不着头脑,全靠耶律楚材定国策、立制度,加速了这一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耶律楚材首先制定了既往不咎的政策,对那些因法律不明而误触禁网,按当时的老规矩必杀无疑的老百姓,给予从轻处置,这是抑制蒙古一向滥杀无辜的有效办法。此项政策的实施,很快安定了人心。一天,耶律楚材上谏元太宗,谈了当务之急、针砭时弊的十八条政事。这些先进的制度列为蒙古国的法令,为后来正式确立的元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蒙古贵族崇尚武力,根本没有税制观念。窝阔台即位时,元朝中央对黄河以北的农业区还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与管理,当然也得不到任何赋税。窝阔台即位的第二年,耶律楚材在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设立了十路征收课税所,各路课税所长官称“课税使”,都由耶律楚材从中原人中挑选任用,同时制定了盐、酒、杂税和地税的数目,由这些人负责征收。

次年八月,太宗到云中(今山西大同),各路课税使把征收金帛和粮食的账簿呈到他面前,同耶律楚材原定的数目完全一致。太宗大喜,夸奖耶律楚材说:“你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却把这么多金银绢帛和粮食征收上来,有谁像你这么能干呢?”为了表示对耶律楚材的慰劳和尊重,太宗亲自为耶律楚材敬酒,并郑重地将中书省的大印交给他,让他处理日常政务。

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蒙古设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为百官之长。从此,朝中大小事宜,窝阔台必与耶律楚材商酌。

原先,蒙古凡是攻打城邑,城破之后,对城中兵民大肆屠杀,耶律楚材知道这样做会失去民心,就伺机进谏,革除此弊。这一年,蒙古军要征伐河南,耶律楚材为了避免屠杀无辜,建议将当地民众迁往山后开采金银,种植葡萄,既可不死,又可增加国家收入,窝阔台依计而行。次年春,蒙古军分数路扑向金都汴京,在将渡黄河时,又发出号令,对投降者一律免死。耶律楚材的这些措施,不仅挽救了众多百姓的性命,而且消除了中原人对蒙古军的畏惧和仇视心理,为蒙古军顺利南下扫清了许多障碍。1233年四月,蒙军攻入汴京,当时为躲避战乱留居汴京的147万人都保全了性命。1234年,窝阔台在耶律楚材的辅助下,灭掉了金国。还师的时候,河南的百姓大量逃亡。窝阔台很生气,下了禁令:凡逃亡之民以及收留资助者,灭其全家,乡社连坐。耶律楚材又进谏说:“河南既平,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大汗的子民,他们能逃到哪里去呢?又怎么能因为一人而连累其他人呢?”窝阔台幡然悔悟,立即撤销了这一禁令。

耶律楚材重视人才,主张“以儒治国”。他对窝阔台说:“天下虽得之马上,而不可以马上治。”蒙军占领汴京后,金国最着名的大文豪元好问派人给耶律楚材送来一封信,这就是着名的元好问《上耶律中书书》。元好问在信中向耶律楚材推荐了数十位金国各地的儒家名士,还建议要办学馆,讲习孔孟之道,逐渐改变蒙古人的观念。耶律楚材采纳了元好问的建议,使金国一大批人才保留下来。

另外,耶律楚材还在燕京等地建立编修所、经籍所,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文教事业开始兴盛起来。

经过耶律楚材多年的努力,儒学在蒙古上层政权中渐渐占了一席之地,使“武功”极盛的蒙古统治者,逐步收到了“文治”的效果。毫无疑问,这在汉人心理、舆论方面抢占了重要地位,对于以后元朝的统一、特别是一向疏于文教的蒙古族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耶律楚材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华,辅助窝阔台治理天下,但对于国于民不利的事情,他敢于进谏,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丝毫不比唐代的魏征逊色。窝阔台八年,有个侍臣上奏,要增选美女,充用后宫,窝阔台诏令依奏实行,但耶律楚材却有意拖延不办。窝阔台十分恼火,言辞斥责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并不畏惧,进谏说:“已选美女28人了,足以备用,如再选美,臣恐扰民,正欲复奏。”窝阔台思考许久,点头答道:“此事就算了罢。”

不久,窝阔台又想向全国征用母马,中原一带农事繁忙,难免使农牧业失调。为此,耶律楚材规谏说:“田蚕之地,难以产马。如此行令,必然害民。”窝阔台这才取消了这一念头。

蒙族饮酒之风甚盛,窝阔台更是嗜酒如命。登位之后,竟然天天与大臣畅饮,直到大醉。耶律楚材屡次进谏,窝阔台就是不听。耶律楚材就拿着被酒浸泡而腐蚀的酒器,启奏说:“酒能腐蚀铁器,何况五脏?”窝阔台看了那酒器,终于悔悟了,当即对近臣下了每日限酒的命令。

窝阔台汗十三年(1241年),在蒙古军南下节节胜利的时刻,窝阔台突然一病不起,这年冬天竟死于外地行宫。窝阔台一死,他的第六后乃马真氏立即召见耶律楚材,征询汗位继承之事。耶律楚材说:“此非外姓之臣所应过问,自有先帝遗诏,望能遵嘱而行。”乃马真氏不从,竟然自己临朝称制。耶律楚材一时难以制止,只得徐图良策。

乃马真后重用奸商奥都刺合蛮,朝政日渐紊乱,国事日非。乃马真后竟将国印交给奥都刺合蛮,使他随意填写,擅发政令。耶律楚材反抗说:“天下本是先帝的天下,朝廷自有宪章,今欲紊乱制度,臣不敢奉诏。”经他强争,此事才算终止。

作为一个正直的老臣,耶律楚材久见朝纲难申,终于忧愤成疾,于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抱恨而逝,卒年55岁。耶律楚材死后,全国震悼,好多地方绝音乐、罢市数日,特别是那些儒生们,听到噩耗,无不落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个号称皇帝的女人并非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比李治年龄大多少,武则天是第一个女皇帝吗,武则天为什么想当女皇

    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人们心目中铁定的概念便是武则天。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实另有其人,她便是陈硕真,是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为何她没有武则天那么有名,可能是因为她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影响之大,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宫廷秘闻,没有武则天那样的传说种种。然而,她确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陈硕真

  • 数风流人物: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乱世流氓和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十大流氓和枭雄:历史上有这样一群人,如果他们不幸生在和平年代,只是一帮一无是处的二流子。在高高在上的正人君子眼里,他们贪婪、好色、奢侈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仿佛全身上下无一处不讨厌,无一处不烦人,轻财败家丧德败俗这辈子眼看就要毁了。可是有一天,世道突然乱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秩序,礼法被抛在了一

  • 书圣王羲之气量窄:遭人耻笑竟然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羲之书六角扇为什么笑而不答,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唯有一点像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之死:三国英雄周瑜是气死的,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史上第一书法家王羲之,也是被气死的,想来,真为之叹气。王羲之不是被别人气死的,是被自己气死的。实际上,周瑜也不是被别人气死的,也是被自己气死的。周瑜若大气一些,若大度一些,没有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羡慕嫉妒恨的恶劣情绪,又何至于被诸葛亮气死

  • 清朝第一帝皇太极暴毙 因过于肥胖中风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宣德皇帝为什么早死,神级帝皇,古代皇帝早死的原因

    皇太极暴毙死因:盛京,黄昏。残阳洒落在大清国高大巍峨的宫殿上。宫殿正门为大清门。从这扇宫门进去,穿过一重又一重大殿和楼阁,最里面就是清宁宫。这是大臣们应该止步的地方了,因为这是皇宫内院。清宁宫东边有一暖阁,大概二三十平方米。暖阁南北两小间,每间都有一张炕。乍一瞧,这房这炕,与一般大户人家差不了多少,

  • 无路可退:水浒传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四个半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水浒传为了兄弟情义上梁山的人,梁山最艰难一战,梁山好汉的下场

    逼上梁山:逼上梁山是中国很特殊的词语之一,过去穷人造反用过它,改革开放后一些无业者做买卖也用过它,据说一些黑道中人也很爱用这个词。具体为什么用,在什么场合用可以不去细究,以一个词能历经几百年,在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社会阶层通用,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其实,这四个字广泛传播开来,

  • 岳飞之死:只因揭露皇帝不能生育而伤其自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被杀后他的妻儿如何,岳飞为什么会被处死,岳飞为什么会死

    岳飞之死:围绕岳飞之死,历来争讼不断,但“此乃上意也”却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笔者近读南宋人张戒的《默记》,便发现岳飞之死与赵构“伤自尊”多少有一点微妙的关系。宋高宗赵构虽贵为皇帝,可一生却难有皇帝至高无上的优越感。面对杀父、奸母、囚兄、灭国的仇敌金国,在强大的攻势下,却甘于称侄、称臣,年年朝贡。他前半

  • 揭秘:唐朝的“京漂族”: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风气有多开放,唐朝是什么样的,细说唐朝

    唐朝京漂族杜甫: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唐朝的时候,首都长安就有不少京漂族。如大诗人王维、杜甫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何暧昧?宋真宗秘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和前朝公主是真爱吗,赵恒父亲简历,男子为女子戴花词句

    宋真宗为何亲手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去泰山封禅,命令枢密使陈尧叟为东京留守,马知节为大内都巡检使。在离开京城之前,宋真宗特别宴请两位主持京城事务的领导,真宗很有意思,不但有美酒佳肴,甚至还让宫中美女出来倒酒伺候。陈老爷和马老爷都觉得倍有面子。不过,和皇帝吃饭,也就是吃个脸面。真宗自己当然是无拘无束,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有酷吏恶名 有拍马嫌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辛弃疾单枪匹马闯敌营,怎么评价辛弃疾,对于辛弃疾的评价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我们的印象中,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是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一是能写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誉为豪放派的鼻祖;二是能打仗,“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是武将之中写诗最好的,也是诗人之中最能打仗的,是个“跨界”的双

  • 霍光:敢废昏帝的辅政大臣 一生效仿周公辅幼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霍光是忠臣吗,霍光家人为什么要谋反,霍光乱政

    霍光的一生: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出身颇有一点戏剧性。他的父亲叫霍中孺。史书对霍中孺记载不多,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