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何将关羽张飞二人退出武庙?

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何将关羽张飞二人退出武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85 更新时间:2024/4/5 19:33:05

古代说到武庙,一般指的是关帝庙,以后历代的谋士武将都可以进入武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从三国到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于关羽张飞的评价都是万人敌,对他们非常崇敬,而且在唐代时,人们还专门搞了个古今六十四名将,把关羽张飞二人给列入其中,足见大家是多么喜欢关羽张飞二人。然而到了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却直接将关羽张飞二人给踢出了武庙,这是为何呢?

事实上,赵匡胤之所以要把关羽张飞二人踢出武庙,都是因为白起!

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柴家的一个将领,由于后周皇帝柴荣过早离世,皇子年幼,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天下,建立了北宋。在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参观武庙,发现大名鼎鼎的白起就在庙中,于是心生不悦,让手下把白起踢出武庙,并检查武庙中的其他名将,只要发现有瑕疵的名将,都把他们请出来。就这样,关羽张飞也遭到了波及,最终被请出了武庙!

可以说,整件事情的起因就是赵匡胤看白起不爽,那么白起在历史上战功赫赫,赵匡胤为啥要针对他呢?

事实上,赵匡胤之所以看不上白起,主要是因为白起杀降!长平之战,秦军大败赵军,俘虏了赵军数十万,由于当时的秦军也是常年作战,缺少粮食,养不活这么多赵军,而一旦将这些赵军放回去,势必又会成为他们的敌人,所以白起苦思冥想,最终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将这些赵军俘虏全数坑杀!自此以后,白起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虽然他是为了秦国着想,但是自古以来,不杀降乃是大家公认的标准,白起违背了这个标准,自然是要受到大家的指责的!

赵匡胤不喜欢白起的这种杀降行为,为啥不早早表示,而是要当着众臣的面,在武庙里面说这番话呢?其实这便是他在有意敲打手下!当时的北宋,由于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世,军事规矩非常混乱,比如大家打起仗来,也经常会坑杀俘虏,甚至吃掉俘虏,以此来震慑敌军,吓得敌军不敢抵抗!在战乱年代,赵匡胤为了获胜,尚且能够容忍这种行为,但是大局已定后,赵匡胤想要一个太平盛世,自然就不想这种行为再出现了,所以他便借白起之事打压提醒手下,希望手下别再干杀降的事情了。而关羽张飞被踢出武庙,也是赵匡胤在借此打压手下而已!

关羽

关羽在三国时期非常猛,军事能力非常强,就连魏国这个敌国,对关羽的评价也是蜀小国耳,名将唯羽,足见当时的关羽,是多么受人看重!但是在赵匡胤看来,关羽这个人还是有不少的缺点的!

首先,关羽曾经短暂投靠过曹操,虽然他后来弃暗投明,回到刘备身边,但是他中途投敌的这个行为,在赵匡胤看来就是个黑点,不容反驳。

其次,正史中并未记载襄樊之战是不是刘备下令发动的,而且从刘备的表现来看,他根本没有对关羽进行增援,可见当时的刘备其实并没有下令进攻樊城,这一切都是关羽在自作主张。最终,关羽战败身死,荆州丢失,刘备一统天下的希望破灭。可以说,关羽是犯下了大错的!在赵匡胤眼中,关羽这么一个自作主张的将领,是肯定不能重用的,现在他手下的骄兵悍将非常多,他不希望这些人向关羽学习,自然就要打压关羽,将关羽踢出武庙了!

张飞

张飞让赵匡胤不满的地方也有两个,一个是张飞这人不能善待士卒,最终遭到手下的反杀,令人遗憾,另外一点便是张飞这人的战绩太少,似乎不足以位列武庙!相比于普通武将,张飞有据水断桥,大破张郃之功,但是和那些顶级名将相比,张飞的战绩还是少了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匡胤觉得张飞这人既缺乏顶级才能,脾气还不是非常好,所以认为他做不了顶级名将,下令将其踢出武庙!

结语

综合来看,关羽张飞二人被称为万人敌,在三国到唐代这一段时间是受大众敬仰的,但是到了北宋时期,赵匡胤觉得这两人有缺点瑕疵,且赵匡胤也想打压手下,所以便借此放大了关羽张飞的缺点,将他们二人踢出了武庙!不过赵匡胤的看法,仅仅是他个人的看法而已,他去世不久以后,他的后代宋徽宗就将关羽给请回了武庙,恢复甚至加强了关羽的地位!

对于关羽、张飞两人来说,被赵匡胤踢出武庙太冤枉了,都是因为白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周平王不东迁,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其实早在西周灭亡前夕,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已经开始减弱,而西周的灭亡又使周平王担上了间接弑君杀父的罪名,王位并未获得所有诸侯的认可,甚至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这已经造成了王室权威的下降,平王东迁不过是加速

  • 朱椿: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朱椿,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蜀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母为滁阳王郭子兴之女惠妃郭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十八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封为蜀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二十五日,建蜀王宫于成都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 不是说李世民篡改史书吗 史书上为何还留着诛杀兄弟的恶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和史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李世民真篡改了史书,史书里为何还保留有他诛兄杀弟的恶行?要研究唐朝历史,《唐实录》无疑是最直接、最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原因很简单,《唐实录》属于当时官修的编年体史书,其所采用的资料大多从起居注、日历、中央与地方各部门档案当中

  • 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他的谥号为何是“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檀(1370年3月15日-1390年1月2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鲁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为宁妃郭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三年(1370)二月十七日生,同年四月初七日册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月二十一日,就藩于兖州府。洪武二十二年(

  • 历史上雍正上位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胤礽如果当皇帝会怎么样,胤禛怎么继位的,胤祥和胤禛为什么关系好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十三爷胤祥坚定地挺胤禛,也是胤禛在皇子之中的唯一盟友,也正是因为这份“革命情谊”,雍正成功上位之后格外优待胤祥,主要体现在官位、爵位、礼仪三个方面

  • 刘备如果统一了三国,他会赐死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假设刘备登上皇位,他最可能杀的人诸葛亮心知肚明随着刘备的病逝,《三国演义》也就接

  • 朱梓的死因存在哪些争议?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朱梓,明朝宗室,明朝唯一一任潭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母为定妃达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初六日生。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皇八子朱梓被封为潭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建潭王宫殿于长沙;洪

  • 朱梓: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他为何与王妃自焚于家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梓,明朝宗室,明朝唯一一任潭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母为定妃达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初六日生。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皇八子朱梓被封为潭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建潭王宫殿于长沙;洪

  • 历史上关于乾隆帝的评价如何?他有多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上,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据《廿二史札记》中记载:“惟我高宗纯皇帝,当大一统之运,临御六十年,亲传宝位,犹时勤训政,享年至八十有九。今上自受禅后,极尊养之,诚无一日不亲承色笑。视孝宗之一月四朝,曾不足比数焉。然则两宫授受,慈孝兼隆,福

  • 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因行为不轨而被废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母达定妃。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后命出镇开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建文年间,因罪而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城四年。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