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牧对赵国有怎样的功绩?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牧对赵国有怎样的功绩?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67 更新时间:2024/2/3 23:12:14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牧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人物生平

大破匈奴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赵国柏仁人。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 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chānlán),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连却秦军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公元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

公元前244年,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

公元前242年,赵王派将军庞煖再次进攻燕国,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

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 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李牧击破秦军的同时,南距韩、魏。

惨遭冤杀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人物评价

总评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扼腕叹恨。

历代评价

刘恒:“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冯唐:“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

司马贞:“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徐钧:“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当时不受谗臣间,吕政何由返故乡。”

王质:“李牧之在雁门,法主于守,守乃所以为战;祖逖之在河南,法主于战,战乃所以为和;羊祜之在襄阳,法主于和,和乃所以为守。是和战、守本殊涂而同归者也。”

苏洵:“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司马光:“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材。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来。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何去非:“昔者冒顿之灭东胡、李牧之大破匈奴者,中之以其骄也;赵奢之破秦军,周亚夫之败吴楚者,中之以其怠也。”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牧以小利委敌,而匈奴大至是也。”

刘克庄:“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向令名将在,兵得到丛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杨贵妃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真正的死因有历史依据,历史上杨贵妃的结局,杨贵妃死亡真相

    揭秘:杨贵妃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杨贵妃,大家都知道这个女人是古代的大美女。可是美人却是薄命,年纪轻轻就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杨氏在年幼的时候,长得就非常漂亮,有一次出席一个宴会,被寿王看到,之后就想要娶她为王妃。两人成婚之后还是比较恩爱的,但是时间不长,寿

  • 嘉靖作为一个聪明绝顶的皇帝 他为什么会被严嵩牵着鼻子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靖是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为什么倒严不倒严嵩,聪明绝顶与聪明过人

    对嘉靖和严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聪明绝顶,为何被严嵩牵着鼻子走,原因严嵩是嘉靖背锅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政治可以说得上是风起云涌,你来我往,能够站上权力顶峰的首辅都是牛人。从帮助他扶正名分,坐稳江山的张骢,再到刚直不知折腰谄媚的夏言,再到我们非常熟知并且深

  • 在古代知县是什么官阶?他是如何管理人口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知县是什么朝代的官职,知县是现在的什么官职,古代官职大小顺序

    县是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从秦始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县令就成为最重要的基层官员,一直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古时候,知县属于七品官,官阶不高,但是对于地方上来说,却又是最接近普通人群的人。在中国古时候,尽管地

  • 严嵩给嘉靖背了多少黑锅 嘉靖为何对严嵩如此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什么倒严不倒严嵩,嘉靖与严嵩下课后答案,为什么说嘉靖最贪

    还不了解:严嵩和嘉靖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严嵩这么能干,嘉靖为何要倒严?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严嵩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担任首辅期间可以说把大明代给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位期间将大明代的府库当作自己家的藏宝箱,大肆敛财;同时又打压忠良,当时只要是

  • 蓝玉还是太子朱标的舅父,为何会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标不死朱元璋可能不杀蓝玉,朱标不死朱棣敢反吗,朱棣敢反朱标吗

    蓝玉还是太子朱标的舅父,为何会惨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开国功臣蓝玉被剥皮实草,在各地展示。一代名将蓝玉,为什么最终落得个只剩下一张人皮的下场?蓝玉,一个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将领。起初,他在开平王常遇春的麾下效力。只要他出战,基本上都能成功,所以常遇春经常在

  • 三国时期许褚与吕布二人单挑,最后谁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和许褚打过吗,关羽张飞典韦许褚,许褚和吕布谁力气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许褚大战吕布二十合,不分胜负,他到底能坚持多久?瞿凯明发布时间: 2019-08-21 18:45关注许褚在三国猛将中,以力大无比知名于世,正史记载,在战场上,许褚作战勇猛,潼关之战,马超万箭齐发,许褚拼死护卫曹操突围。在宿卫

  • 香妃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的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真的有香妃吗,香妃历史上真有其人吗,香妃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清朝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个风流多情的帝王,身边佳丽无数。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当年的《还珠格格》曾让香妃火遍全中国,可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吗?据《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谱》记载,乾隆帝的后宫确实有一位来自西域的妃子,只是她的封号不是香妃,而是容妃。这位容妃与《还珠格

  • 历史上黄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生只爱你大结局剧情,真实历史卫子夫的结局,慈禧太后坏吗

    黄权:三国时代的奇人,一生三次改换门庭,不失忠义之名。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到华夏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贰臣叛将”,真是各具丑态,让后人唾弃鄙夷,痛骂不已,不过在大汉王朝四百余年,曾经却有这样两个“背主叛将”,在当时和后世都使人“难以为恨”,就连其“旧主东家”在冷静之

  • 历史上李自成麾下的大将都有哪些人?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部将有哪些,李自成将领排名,李自成身边的大将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带领农民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大明王朝,李自成之所以能推翻明朝,除了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之外,还有手下一批能征善战的大将为其征战, 比如,罗

  • 一代宠臣主父偃为何最后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主父偃和东方朔,主父偃,一世为臣结局

    一代宠臣主父偃为何最后被满门抄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多人想必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多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人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在人性以及现实的驱使下,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有的人在最开始会十分看不惯别人的一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