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他究竟怎么死的?

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他究竟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1/24 4:32:00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其弟太宗赵光义脱不了干系。当然,赵匡胤之死是历史谜案,真正的死因是究竟是他人下毒手还是暴亡还没有定论。如果是他杀的话,赵光义嫌疑最大。

首先,杀人动机赵光义最大。赵匡胤早死谁是利益最大者,肯定是赵光义。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的继承人就是弟弟赵光义,但兄终弟及毕竟不是皇权交接的常态,一旦赵匡胤权力巩固或者他的儿子可堪大用的时候,他会变卦。历史上,在取得的权力的过程中,兄弟相约分享权力的又有几人真正兑现的,皇权是最排他的,即使亲兄弟也难共同分享权力。赵光义如果要杀赵匡胤,最根本的动机是提前夺权。

其次,杀人条件赵光义最有。赵匡胤作为帝王,想杀他并不是那么容易,一定是身边的人,宫廷人员。这些下人没有理由对皇帝主子下手,真正有能力也有理由下手的肯定是实权人物,当时除了赵匡胤,最有实力的就是晋王赵光义,如果说赵匡胤真的死于谋杀,基本可以断定赵光义或许忠于赵光义的人做的。

第三,杀人方法赵光义最狠。赵光义绝对是下毒高手,李煜等人都是被赵光义下毒除掉的,既然他可以出手毒死这些人,那么面对自己称帝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二哥赵匡胤,他采取毒药这种相对安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赵匡胤改变主意,让自己即位的想法落空。

而最关键的是赵光义明显还有时间,据记载,在赵匡胤去世前夜和赵光义兄弟在一起喝酒,喝酒后,赵匡胤暴亡,赵光义的嫌疑非常大。另外,继位后的赵光义表现,更加疑似是杀害哥哥的凶手。

第一点原因是赵光义对待赵徳昭和赵廷美。按照赵光义所谓的金匮之盟,将来赵光义的皇位不能传给儿子,要传给弟弟赵廷美,然后再到赵匡胤的儿子赵徳昭。这样的传位方式大概率是赵匡胤为了保证帝位可以回到自己一系,采取的曲线传位方式,皇位由赵匡胤到赵光义再到赵廷美最后到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这。这样的方式,赵光义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天下只能父子相传,因此后来赵德昭和赵廷美的下场都不好。赵光义提前对自己哥哥下手,可以避免其培养赵廷美、赵德昭制衡自己,他这个动手想法是肯定有的。

第二点原因是赵匡胤更换继承人的想法。赵匡胤去世时49岁,可以这样将他在位的前半段是五代的延续,在周边还有契丹和众多小国威胁的情况下,选择胞弟赵光义继位本身并没有错误,符合那段历史的情况。但在他在位的后半段虽然宋朝并没有统一天下,但已经表现出五代的不同,权力更稳定,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割据局面是早晚的事。这个时候,赵匡胤的想法肯定会考虑大一统政权的皇位继承方式,那就是父子相继。而当时,赵光义已经做大,赵匡胤以汴梁位置不易于守为由,考虑西迁洛阳或西安,赵光义的一句“ 在德不在险!”完全把大宋开国皇帝怼了回去。说明迁都已经上升为兄弟之间的矛盾,赵匡胤很有可能要摆脱赵光义在汴梁已经建立起来庞大的势力。这也说明赵匡胤立足大一统王朝定都长安、洛阳的思路,想要把皇位控制在自己一系手中。赵光义为此进行反击。

第三点原因是继位后的赵光义过于异常。除了前面提到的赵廷美、赵德昭不正常死亡,赵光义继位当年随即改元,这是不符合正常的逾年改元,也就是正常为了表达对先帝的哀思,应该在第二年才改新年号,但赵光义在继位当年就改元,这无疑有赵光义心虚的嫌疑。而赵光义拿出来的金匮之盟更有伪造的痕迹,金匮之盟有四个当事人,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是在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继位第六年,赵光义和赵普弄出来的,而赵普经历由被赵匡胤提防不重用到被赵光义重用的过程。他们二人有没有可能为了利益,联手在一起。至今这个盟约的原文都没有找到,赵普会不会为了权力选择伪造金匮之盟都不好说。

最后,陈桥兵变主要策划者是赵光义。黄袍加身看似是赵匡胤演戏,其实很有可能是真的,至少最初赵匡胤是很不愿意的。毕竟与后周世宗郭荣出生入死这么多年,背主自立的事,不是一个武将出身的赵匡胤首选。而实际上北面的北汉和匈奴确实是威胁,作为后汉皇族出身的刘崇一心报仇,恢复刘家天下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尤其郭荣新死,局势不稳的时候,因为北方来犯是有可能的。而赵光义巧妙的利用当时主幼国疑,后周没有主心骨的情况下,策划了兵变。

皇权最无情,本是同根生,为把龙椅父子成仇、兄弟反目都是常事。在赵光义逐步控制汴梁,成为宋朝的实权人物后,除掉二哥赵匡胤的可能性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真实的袁绍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绍真的是一个无能的失败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真实客观,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徐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绍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真实的袁绍,属于庶出子的逆袭,生平第一仗就敢利用董卓颠覆帝国一:逆袭的真英杰袁绍给人第一印象多为志大才疏、多疑少绝、用人不当,这一切让他成了一个刻板印象中,无能的失败者。可,真是如此啊!答案绝非如此,在三国乱世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那

  • 李世民所爱的人到底是谁 究竟是自己的皇后还是自己的嫂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最爱的是哪一个妃子,李世民最爱的那个女人是谁,李世民的几个女人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所爱之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自古帝王无情,但是人非草木,如何能无情?古有云,唐宗宋祖,文韬武略。唐太宗开创了太平盛世,作为皇上,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作为臣子,他却是谋权篡位的贼子。中国自古嫡长子即位制,虽然李世民策论武功都比李治要好上很多,但是,李建成是

  • 在戏曲演义中,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被虚构为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哭头全场,赵匡胤归西看视频戏曲,曲剧赵匡胤归天一集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年仅22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杨嗣有怎样的生平经历?为何能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顾方舟生平事迹,杨广几次东征高句丽,李清照生平简介及一生经历

    杨嗣(934~1014年),瀛州人氏。生于后唐应顺元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传记嗣,建隆初以信荐为殿直,三迁崇仪副使、大山军监军。雍熙四年,就命知军事。代还,以吏民借留再任,俄迁高阳关战棹都监。淳化二年,改知保州,门无

  • 司马炎登基后,他是怎么封三位末代君主的爵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家归晋是三国最终的结局,但三位末代皇帝的地位则完全不同,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曹奂获得的是陈留王的封号,蜀汉后主刘禅是安乐公,而最后被晋拿下的吴主孙皓则是归命侯。按理说,应该给他们相同的待遇,为啥会有区分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三者降晋的情况不一样曹奂准确说并不是降晋,而是禅位

  • 古代四大名刺客之一的聂政,是如何刺杀韩傀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刺客聂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末年,韩国大夫严仲子遭丞相韩傀(又名侠累)迫害,流亡他国。严仲子心有不甘,四处寻找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仇,刺杀韩傀。严仲子来到齐国,有人告诉他,有个叫聂政的勇士,因为杀了人逃到齐国避难,以屠夫为业。严仲子找到聂政,并奉上百金为他母亲祝

  • 辽朝名将萧挞凛被谁所射杀?他在历史上又有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四大名将,宋辽第一次幽州之战,床子弩射杀萧挞凛

    萧挞凛(?-1004年),字驼宁,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契丹族。辽朝名将,魏王萧思温族子,马群侍中萧术鲁列的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晓天文,门荫入仕,历任南院都监、彰德军节度使、阻卜都详稳(西北路招讨使)、南京统军使等职。震慑阻卜,攻打北宋,东征高

  • 刘裕为何会因为刘穆之,导致关中得而复失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为什么不恢复汉朝,刘裕斜阳草树,刘裕的兵法

    刘裕为何会因为刘穆之,导致关中得而复失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提起“刘裕”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诛杀了六位皇帝的“六位帝皇完”、“屠龙高手”?还是北伐中原、攻略天下的“南朝第一帝”?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艰难的北伐之路,尤其是在刘裕北伐的终点——灭后秦之战,本来一帆

  • 李世民如果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子,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玄武门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彰和曹丕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是李世民选择拖延的话,对李建成来说就是天降红包。太子具有先天优势。在主君没有想法、或是没有实力换掉太子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稳固。有着太子光环的加成,他就是各路人才选择效

  • 与东吴联手攻打樊城,张辽徐晃谁理解了曹操的意图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晃樊城之战,关羽张辽徐晃,关羽斩了谁才释了张飞的怀疑

    还不知道樊城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操之后,实力空前强大,让占据中原的魏国感觉到了危险。为了防止刘备做大,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联合东吴一起攻打荆州的关羽,让刘备无暇继续攻击自己。另一方面孙权也不能坐视刘备做大,对自己构成威胁,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