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朝17位帝后出家名为出家实际上为了享乐?

北朝17位帝后出家名为出家实际上为了享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4/1/17 10:03:02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

有人认为这是当时佛教过于盛行,对佛教盲目信奉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由于门阀世族的推崇,进一步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植和推广,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再加上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之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因而南北朝历代的统治者,包括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都信奉佛教,天竺(印度)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北朝后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尊为国师。南朝的梁武帝更是一个信奉佛教的虔诚教徒,他曾把佛教定为国教,前后4次出家为僧,迫使朝廷和众大臣出巨资为他赎身。北朝也是如此,以北魏来看,各位帝王都崇尚佛法。根据史书的记载,北魏时的15位皇帝(连同西魏),都倡导佛法并且大兴译经、造寺及刻像之事。文明皇太后冯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及西魏文皇后乙佛氏都在长安出家为尼。在当时,洛阳城里的西域僧人有3000人之多。宣武帝下令建造的永明寺有一时期曾居住外国沙门达3000余人。当时的文人学士,也大多崇尚佛法,这就致使寺庙僧人的发展极为迅速。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对佛教的盲目信奉,才导致了北朝时17位帝后出宫为尼。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17位帝后为尼的背景出发,认为佞佛并不是帝后出家的真正原因,以为这些帝后出家为尼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自身利益。

一是健康的缘故,寺庵的环境有利于染病在身的帝后的康复;

其次是有的帝后在争宠的角逐中,由于失宠而被逐出宫为尼;

再次是因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而沦为牺牲品的,对这些失败的帝后来说,入尼庵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第四类是幼主嗣位后两宫争权的失败者;最后则是入寺寻求政治避难的。

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这么多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北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扶持,寺院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僧尼的人数骤增。佛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这其中的不少佛寺是由统治者出资修建的。这些皇帝修建的寺庵,大都富丽堂皇,以收容帝后为尼最多的瑶光寺为例,此寺还有大量的宫女供帝后妃役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寺院都占有相当多的土地和大量的劳动力,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不经营生产,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剥削广大的劳动人民,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大量钱财都流进了寺院,社会上到处都是坏人,但却没有人去制止,人们还都在称颂“阿弥陀佛”。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寺院其实是供帝后享乐的另一处别宫,在实际的物质生活上与宫中并无差别。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不论这些帝后出宫为尼的真正原因如何,都已经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给后人无限猜测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神秘预言:武则天当皇帝的全过程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早在唐太宗初期,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谶语:“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意思是说大唐王室中道衰弱,会出现一位女主武王代掌天下,后来武则天当皇帝。当时负责天文研究的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这个占测的结果和那条秘谶很相吻合,唐太宗为此心里就总是安定不下来。网络配图当时正处于贞观之治,朝廷之上有

  • 鲜为人知!“郑和下东洋”携臣服表回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郑和为何下东洋?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

  • 慈安:一个比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当盛年就突兀离世,倘若不是慈安

  • 借鉴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收人收心收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的管理真言可用“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宽厚爱民”16字来总结。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网络配图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

  • 清朝最苦命公主的人生沉浮:屡次改嫁 女儿诈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女儿。 14岁初嫁布占泰,丈夫与父王反目成仇,她怀着布占泰的骨肉被接回娘家;18岁再嫁额亦都,平静的生活没维持几年,大她33岁的丈夫便先她而去;27岁三嫁继子图尔格,幸福的生活刚刚露出笑脸,她竟因女儿的过失被逼离婚并被革去和硕公主名号……网络配图她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庶妃,由于是庶

  • 岳飞财产有多少:固定资产已超3500万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人家岳飞是南宋最优秀的将帅,是中国最著名的英雄,你不去关注他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管人家有多少不动产干嘛!其实我不是不关注岳飞的抗金事迹和着名战例,事实上从这家伙20岁参军到39岁去世,将近20年戎马生涯中打过的每一场大战役,只要有文字记载的我统统拜读过,而且每拜读一次都会增添一次我对岳飞的崇拜和敬

  • 朝鲜景宗李昀因为什么原因没能留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景宗李昀是肃宗的第一个儿子,虽然并不是嫡出,但却是长子,而他的母亲张禧嫔在后宫之中十分的受宠,当时曾经在后宫掀起很大的风浪。在肃宗之前李氏一族已经出现了三代单传的现象,而他又迟迟没有子嗣出生,所以当张禧嫔生下了他第一个儿子的时候,肃宗是十分高兴的,在李昀三岁的时候就封他为世子,在即位之后成了朝鲜

  • 揭秘: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腐败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很多的苦,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剥削。而且他的父母和长兄也都是死于残暴的剥削和瘟疫,所以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而且当了皇上的朱元璋并没有失信于自己,在洪武二年,果然在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矛头直接指向从中央

  • 世人都骂慈禧,她一项伟大历史功绩却保全了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边疆危机中,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为中国保住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称之为晚清对外战争唯一胜仗。究竟是谁将收复新疆的重托放在了左宗棠肩上?是慈禧太后。是一直被后人认为卖国求荣的慈禧太后做出了收复新疆的真正决策,让左宗棠临危不乱、心无旁骛地展现他的作战韬略。同治四年的时候.中亚的浩

  • 换妻如换衣!刘备一生中的女人竟比衣服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甘夫人,小沛人,因刘备在涿郡“数丧嫡室”,所以在小沛将甘夫人纳为小妾。长坂之战中刘备抛弃妻小慌忙逃窜,赵云保护幼主阿斗及甘夫人突出重围,在荆州时去世,葬于南郡,后被追谥为昭烈皇后。这四位夫人中,甘夫人是最早嫁给刘备的,但她身份卑微,只被纳为小妾。不过她与刘备育有一子,便是后主刘禅。甘夫人活着时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