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苦命公主的人生沉浮:屡次改嫁 女儿诈骗

清朝最苦命公主的人生沉浮:屡次改嫁 女儿诈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20 更新时间:2024/1/17 13:14:58

她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女儿。 14岁初嫁布占泰,丈夫与父王反目成仇,她怀着布占泰的骨肉被接回娘家;18岁再嫁额亦都,平静的生活没维持几年,大她33岁的丈夫便先她而去;27岁三嫁继子图尔格,幸福的生活刚刚露出笑脸,她竟因女儿的过失被逼离婚并被革去和硕公主名号……

网络配图

她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庶妃,由于是庶出,她自幼便性格平和,既不与嫡出的姐姐、妹妹争宠,也不欺负其他的兄弟姐妹。可即便是从不惹是生非,终其一生,她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就是清初最苦命的公主穆库什。没有人注意到她苦难的人生究竟是在哪一年结束的,她留给历史的只有一声嗟叹:不幸生在帝王家!

14岁初嫁乌拉

公元1608年,虚岁14岁的穆库什出阁成大礼,嫁给乌拉首领布占泰。在这场联姻中,她是父亲的筹码。

她并非只身远嫁,她的两位堂姐早已经先后嫁给了布占泰。一直以来,已经娶了努尔哈赤两个侄女的布占泰并非忠心耿耿,这次,他向努尔哈赤表示:如果努尔哈赤能把亲生女儿嫁给自己,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于是,四公主——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一个金枝玉叶的坎坷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乌拉国原名呼伦,姓纳喇(纳喇:又作那拉、那兰、纳拉),后来因居住在乌拉河岸(今吉林境内松花江上游支流),故名乌拉。乌拉部盛时的疆域,东邻朝鲜,南接哈达,西为叶赫,北达牡丹江口及其迤北、迤东的地带。在当时的扈伦四部中,一直到建州的努尔哈赤兴起之时,乌拉部的疆域最广,兵马最众,部民最多,治域最大。

由于乌拉部离建州较远,在较长时间里,乌拉部几乎和建州毫不相涉。在古勒山之战以前,努尔哈赤忙于建州内部的统一,同乌拉部的联系和矛盾也很少。自古勒山之战后,努尔哈赤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的铁骑也驰出建州,踏向海西。

乌拉国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在古勒山之战中,曾被建州将士在战场上活捉。建州士兵出于对九部联军的愤怒之情,举刀欲杀布占泰,吓得布占泰大声呼叫,求建州将士刀下留人,表示自己愿出金赎罪。士兵随即将布占泰押解到了努尔哈赤面前,交由努尔哈赤发落。布占泰见到努尔哈赤后,叩首不已,恳请努尔哈赤饶命。战败九部联军,使努尔哈赤的对立矛盾一时激化起来。由于建州东北为辉发,西北为叶赫,正西是哈达,努尔哈赤为了不使自己四面受敌,当时便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极力争取乌拉,以避免树敌过多。

为了缓和激化起来的部邻之间的矛盾,为日后改善双方敌对关系留有回旋余地,努尔哈赤将布占泰抚育恩养了三年。

当乌拉贝勒满泰死后,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立即派手下两名大将图尔坤黄占、博尔昆费扬古率兵护送布占泰回归乌拉部,迅速地掌管起乌拉部政权。乌拉部中满泰的子侄因与布占泰争夺汗位,先后被努尔哈赤派出护送布占泰复国的建州军所杀。在两位建州将领的辅助下,布占泰牢牢地掌握起乌拉部的统治大权。

布占泰在返回乌拉部初期,从自身安危考虑,与努尔哈赤所部保持着友好的部邻关系,并将自己的妻妹嫁与舒尔哈齐为妻,两部又一次联姻。在此基础上,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布占泰与努尔哈赤结盟。

无情布占泰鸣镝射妻

布占泰也非等闲之辈,他野心勃勃,极力想在女真各部激烈的斗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地位。他一方面加紧治国练兵的步伐,一方面又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周旋于建州部与叶赫部之间。努尔哈赤虽对布占泰采取招抚政策,但也密切注视着他的动向,寻机以武力来扫除这个阻碍女真统一的绊脚石。

网络配图

而为了得到著名的“叶赫老女”东哥,已经忘乎所以的布占泰竟不顾东哥与努尔哈赤有婚盟在先,再次与东哥订下了婚约。已经娶了努尔哈赤家族三个女子的布占泰,不仅同老丈人若即若离,还始终脚踩两船摇摆于建州与叶赫之间,如今竟然发展到要向老丈人横刀夺爱的地步!一向寡言少语的四公主终于鼓起勇气规劝丈夫:不要被叶赫的所谓许婚所欺骗……不想,已经忘乎所以的布占泰,竟残忍地用鸣镝射向已经有了身孕的穆库什!

公元1612年,努尔哈赤同布占泰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努尔哈赤乘乌拉同叶赫的联盟还未牢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乌拉,讨伐背信弃义、残忍地以鸣镝射向自己的女儿、凌辱自己的布占泰。布占泰虽然负隅顽抗,可是面对建州势如破竹的凌厉进攻却难以支撑,数万军队溃不成军,布占泰仓皇逃亡叶赫,乌拉灭亡。

再嫁老英雄额亦都

四年的婚姻,对四公主就像一场噩梦,当噩梦结束后, 18岁的穆库什只能带着布占泰留给她的痛苦印记——一个经历久久阵痛才生出的女儿依附于阿玛的大家庭。穆库什以自己的4年痛苦,换来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中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此时的海西仅剩下仰仗明朝保护的叶赫,女真统一已现端倪。

穆库什不久被努尔哈赤许配给了重臣额亦都。这一次,她是父王的赠品。

就在扫灭乌拉部的战役中,努尔哈赤的股肱之臣额亦都的第五子阿达海阵亡。那一年额亦都已经51岁,老年丧子的伤痛可想而知。为了表示抚慰之意,努尔哈赤决定把四公主嫁给额亦都。尽管新郎比新娘年长33岁,但面对年过半百的夫君,穆库什却有一种崇拜的欣喜。额亦都在历次鏖战中,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有勇有谋,战功赫赫,被赐号“巴图鲁”,在她的眼中,自己的丈夫无疑是女真人中的英雄。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这对老夫少妻婚后生活的主旋律。尽管年龄相差悬殊,但仍然充满了甜蜜。婚后不久,四公主为额亦都生下了第十六子遏必隆。

天命四年(1619)当明军兵分四路杀向赫图阿拉时,宝刀不老的额亦都再次随同努尔哈赤踏上征程。萨尔浒大捷后,后金军席卷辽东,先后攻克开原、铁岭、沈阳、辽阳……

天命六年(1621)六月十四日,额亦都病逝,年仅27岁的穆库什再次寡居。

三嫁继子幸福一闪即逝

按照女真兄死妻嫂、父死妻后母的习俗,四公主应该改嫁额亦都的儿子,努尔哈赤选中了比四公主小一岁的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于是四公主就由图尔格的继母变为了他的福晋。这段年貌相当的婚姻可以说是四公主三段婚姻中最为甜蜜的。

网络配图

有关图尔格“尚主”和硕公主穆库什一事,因史书仅载和硕公主之号,不载其名,所以一直存在着疑团。但是,从《清实录》的一段曲折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其中端倪:

“崇德二年丁丑闰四月乙亥朔乙未……初,固山贝子尼堪娶图尔格所尚和硕公主之女为妻。无子,恐尼堪另娶,乃潜与随嫁妇人……定谋,娶一汉人仆妇,新产之女诈为己生……以给贝子尼堪”。(事败)“尼堪妻……并所生女俱伏法;免和硕公主死,革和硕公主名号,断离图尔格,归其兄巴布泰、弟巴布海赡养;免图尔格死,革世职,解固山任,仍令赎身;以遏必隆欲庇护其母与妹欺隐之罪,革遏必隆所袭其父昂邦章京职。”

从以上引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关系来看,问题就很清楚:既然和硕公主穆库什被“断离图尔格”,则穆库什在额亦都死后已与图尔格成婚。

“父妻子婚”,是清入关前满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原始族外婚的一种形式,“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妻其母”的现象是常有的。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以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已有“禁止婚娶继母、伯母”之令;崇德元年,皇太极在改元大清、议定会典时又重申“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并将过去这种现象视为乱伦、“与禽兽何异”,加以严禁。图尔格与和硕公主穆库什夫妇被强制“离异”,完全可以看做是皇太极为消除此种习俗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穆库什婚配问题所反映的原始陋俗,清代官书当然是讳莫如深的。

然而,幸福的生活过于短暂,自以为找到了终身归宿的四公主做梦也想不到,她的幸福会毁在自己与布占泰所生的女儿身上。

女儿诈骗生女犯下重罪

四公主的女儿同禇英的第三子尼堪从小一起长大。尼堪的阿玛禇英本来已经被努尔哈赤立为继承人,由于诸弟告发他“不恤诸弟”、多占财物,不仅失去继承人的身份,还遭到幽禁,甚至在努尔哈赤建国前的1615年被处死。同病相怜,二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也许是努尔哈赤格外开恩,当四公主的女儿长到适合出嫁的年龄时,竟同意了她与自己的孙子——尼堪的婚事。但二人婚后10余年,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让重情重义的尼堪也不得不动了再娶一个侧福晋传宗接代的念头。

奇怪的是,就在尼堪想要再娶妻的时候,年近30的四公主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而且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尼堪的母亲就发现这个孩子是抱养的别人的孩子,四公主的女儿竟然诈骗生女,而且冒充的还是爱新觉罗的血脉!

网络配图

名号被革家庭破裂

皇太极震怒了,不仅判决诈骗生女的当事人和参与此事的奴仆4 人死刑,而且身为继父的图尔格被革去浴血奋战而得到的子爵,并被免去固山额真的职务;已经承袭额亦都子爵的遏必隆也被革爵。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女儿诈骗生女,四公主穆库什不但被革去了和硕公主名号,还被勒令同图尔格离婚。时年43岁的穆库什只能寄人篱下,与同母兄弟巴布泰、巴布海一起生活,含辛茹苦抚养大的女儿竟然成为命中的克星,不仅断送了穆库什的和硕公主名号,也撕毁了她的家庭。

穆库什的苦难人生究竟在哪一年结束?史书无载。在时局动荡的明清之际,宫廷内外上上下下都被甲申之变、明王朝的覆灭、吴三桂请兵报仇、清军大举入关、问鼎中原、迁都北京等一系列突发的重大事变所吸引,也被清王朝从辽东一隅走向全国的历史性飞跃所鼓舞,一个被革去公主名号的女人早就被人们淡忘了。

让她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的是: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她的儿子遏必隆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她的孙女——遏必隆之女被封为孝昭皇后;

雍正九年(1731),穆库什的曾孙讷亲被赐号“果毅”,全称为果毅公;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开拓新疆时,穆库什的曾孙阿里衮在叶尔羌城下立下赫赫战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岳飞财产有多少:固定资产已超3500万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人家岳飞是南宋最优秀的将帅,是中国最著名的英雄,你不去关注他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管人家有多少不动产干嘛!其实我不是不关注岳飞的抗金事迹和着名战例,事实上从这家伙20岁参军到39岁去世,将近20年戎马生涯中打过的每一场大战役,只要有文字记载的我统统拜读过,而且每拜读一次都会增添一次我对岳飞的崇拜和敬

  • 朝鲜景宗李昀因为什么原因没能留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景宗李昀是肃宗的第一个儿子,虽然并不是嫡出,但却是长子,而他的母亲张禧嫔在后宫之中十分的受宠,当时曾经在后宫掀起很大的风浪。在肃宗之前李氏一族已经出现了三代单传的现象,而他又迟迟没有子嗣出生,所以当张禧嫔生下了他第一个儿子的时候,肃宗是十分高兴的,在李昀三岁的时候就封他为世子,在即位之后成了朝鲜

  • 揭秘: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腐败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很多的苦,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剥削。而且他的父母和长兄也都是死于残暴的剥削和瘟疫,所以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而且当了皇上的朱元璋并没有失信于自己,在洪武二年,果然在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矛头直接指向从中央

  • 世人都骂慈禧,她一项伟大历史功绩却保全了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边疆危机中,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为中国保住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称之为晚清对外战争唯一胜仗。究竟是谁将收复新疆的重托放在了左宗棠肩上?是慈禧太后。是一直被后人认为卖国求荣的慈禧太后做出了收复新疆的真正决策,让左宗棠临危不乱、心无旁骛地展现他的作战韬略。同治四年的时候.中亚的浩

  • 换妻如换衣!刘备一生中的女人竟比衣服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甘夫人,小沛人,因刘备在涿郡“数丧嫡室”,所以在小沛将甘夫人纳为小妾。长坂之战中刘备抛弃妻小慌忙逃窜,赵云保护幼主阿斗及甘夫人突出重围,在荆州时去世,葬于南郡,后被追谥为昭烈皇后。这四位夫人中,甘夫人是最早嫁给刘备的,但她身份卑微,只被纳为小妾。不过她与刘备育有一子,便是后主刘禅。甘夫人活着时并没有

  • 三国陈到不仅武力超群而且军事能力也极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陈到,字叔至,家乡位于现今河南驻马店。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将领,隶属于蜀汉。从豫州时期开始,陈到就跟随刘备,以忠诚与勇猛著称,他的官职与品位并不比赵云低,是蜀汉白毦兵的统帅。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194年,刘备曾被徐州牧陶谦推荐成为豫州刺史,并且负责在小沛这个地方驻军守备。直到两年后,刘备改投曹操,被曹操

  • 揭秘司马迁外孙杨恽才华横溢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书》的最后一章《太史公自序》里讲,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工作之后,他又另誊抄了一份,这就使《史记》有了正、副两个本子。个人修史,一旦遗失或遭水火,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所以司马迁很小心。正本呢,“藏之名山”;而副本呢,“副在京师”。副本留在京师,京师是个大略的概念,其实就是将副本交给

  • 千古奇闻:被大臣逼上战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自宋太宗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国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即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

  • 吴国大将周泰为何被称为三国优秀战神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周泰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是吴国的一名猛将。在孙策时期加入孙策军,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同乡蒋钦。两人跟随孙策左右。因为表现的特别好,被孙权要了过去。周泰也没有让孙权失望,他英勇善战,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中。身上的伤疤不计其数,就像身体上纹身一样。图片来源于网络吴国的其他将领,如朱然、徐盛等人都对周泰的

  • 三国韩当和周泰一个常用又好用的黄金搭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最精彩的就是双方的斗将,而在这一大片的单打独斗的人之中,总有一些优秀的组合选手,两个人一起可以发挥出1+12的战斗力,在东吴,韩当和周泰就是真么一个常用又好用的经典组合。韩当的影视形象先来分别看看两人各自的战绩,知道周泰的人估计多一些,他从早年加入孙策军之后就很受孙权的喜爱,之后多次在乱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