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溥仪入宫后,端康太妃是如何管束他的?

溥仪入宫后,端康太妃是如何管束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1/23 7:21:0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端康太妃的文章。

溥仪入宫后,过继给同治帝和光绪帝为子,自然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他的母亲。隆裕太后死后,同治的三个妃子——瑜妃、珣妃、瑨妃和光绪的妃子——瑾妃,共同负责抚养教育溥仪。而瑾妃(尊号端康)则成了溥仪的首席母亲。

端康太妃处处以慈禧太后为榜样,对溥仪越管越严,她不仅发落了溥仪身边的太监,而且又把她身边的太监派到养心殿伺候溥仪,然后把溥仪的一举一动告诉端康太妃,就和慈禧太后对待光绪一样。端康太妃的这种举动大大刺伤了溥仪的自尊心,也引起了公大臣们和溥仪老师的反感和不满。特别是溥仪最尊崇的老师陈宝琛更为忿忿不平,他向溥仪讲了一套嫡庶之分的理论,从而更加激起了溥仪憋在心里的怒气,总想寻找机会发动反击。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太医院里一个叫范一梅的大夫被端康太妃辞退。范一梅是给端康治病的大夫之一,实际上此事与溥仪并不相干,也是小事一桩,但由于溥仪身边人的鼓动,区区小事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陈宝琛心怀不满地说:“身为太妃,专擅未免过甚。”总管太监张谦和同样发出不平之论:“万岁爷这不又成了光绪了吗?再说太医院的事,也要万岁爷说了算哪!连奴才也看不过去。”经过这些人一激,溥仪胸中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

他气冲冲地闯进端康宫内,眼瞪着端康大声叫嚷:“你凭什么辞掉范一梅?你太专擅了!我是不是皇帝?谁说了话算数?真是专擅已极!”溥仪大嚷了一阵,也不看端妃被气成了什么样子,袖子一甩,转身跑出了端妃宫内。回到毓庆宫,陈宝琛等人把小皇帝夸奖了一顿,都说这才是真正的皇帝,溥仪不觉自鸣得意地晃起了小脑袋。可是一会儿工夫,他便把此事抛到了九霄云外,跑到外面玩耍去了。

再说端康太妃被溥仪突如其来地当众抢白了一顿,羞愤相加,独自跑到寝宫哭了一场。她想慈禧太后在世时,同治和光绪两帝从来不敢和太后顶撞,不管慈禧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总是言听计从,哪敢说一个“不”字。可现在幼小的溥仪竟敢冲着自己高声叫喊,严词责备,长大后岂能容下自己。想到这里,她抹掉脸上的泪水,细细考虑起对策,最后决定采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治服溥仪。

她把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和别的王公找了去,向这些人哭闹不止,让他们想办法拿主意。溥仪知道后,叫人把这些王公们传到上书房,气冲冲地说:“她是什么人?不过是个妃。本朝历代从来没有皇帝管妃叫‘额娘’(满语,即‘妈’的意思)的!嫡庶之分要不要?如果不要,怎溥杰不管王爷的侧福晋叫一声呢?凭什么我得叫她,还要听她的呢?”几位王公见溥仪发了火,个个瞠目结舌,一句话也不敢说,自然端康希望王公们说服溥仪的计划也就落空了。

气急败坏的端康太妃当然不会罢休,她传谕把溥仪的祖母和母亲叫进了宫。虽然她在王公们面前哭哭啼啼,但在两位女性面前却拿出“主子”的威仪,厉声责怪她们“教子无方”。这种无理的责备,实在令人可笑,溥仪不满三岁就入宫了,每日教育他的正是自命不凡的端康自己,自己无方偏要拿别人出气,岂不滑天下之大稽。溥仪的祖母和母亲吓得浑身颤栗,连赔不是。端康太妃余怒未尽,仍然喋喋不休地斥责她们。最后溥仪的祖母和母亲双双跪在地上请求端康恕罪,并答应说服溥仪给她赔礼,这才告一段落。

溥仪看到祖母和母亲后,见到她们仍在哭泣,不禁怒火心中烧,又要找端康吵架,无奈他祖母和母亲死也不放,并劝他给端康赔礼认错。看到泪流满面的祖母和母亲,溥仪十分难过,心也软了,答应了她们的请求。溥仪情不自愿地走到端妃宫内,看也不看端康一眼,嘟嘟嚷嚷地说:“皇额娘,我错了”说完了,扭头就走。端康太妃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便也不哭不喊了。可是她满足了虚荣心,却使溥仪的母亲走了自杀的绝路。

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是一位风度非凡,能言会道,善于周旋,长于交际的名门闺秀,但却是个性极强,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人。她被端康责骂之后,觉得既丢脸又窝火,回到王府大哭了一场,最后心一横,竟吞了鸦片烟。这事吓坏了端康太妃,她作贼心虚,生怕溥仪追究她的责任,便一改过去对溥仪的态度,变得十分随和,既使溥仪淘气得过了格,也不再加以管束。

溥仪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自由,但代价是失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后废帝刘昱,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后废帝刘昱,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古人最重孝道,纵使是荒淫的刘子业,也不敢有杀母弑父之举。可刘昱这位皇帝,在位期间,生性残虐,不务正业,淫乱朝政,竟然因为诸多小事,便要毒死皇太后。朝中大臣皆惧他怕他,躲着他,可就算如此,也没能阻挡他的杀戮之心。有一大臣不满

  • 吐蕃大将论钦陵,他有哪些功绩?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吐蕃大将论钦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提到吐蕃,人们最先想到可能是金庸小说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历史上曾经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以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吐蕃偏居一隅,远离中原王朝,使得现代的人们对这个在神秘雪域上的帝国知之甚少。

  • 曹振镛是谁的后代?他一生为何能辅佐三位清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曹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位三国时期的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成为与刘备孙权二人三分天下的霸主。不仅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其实曹操都是压制着刘备和孙权的。曹操如此厉害,但是在三国之后,却鲜有听到曹操后人的事迹。不过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一个叫做曹振镛的大臣,他一生辅佐三位清朝的皇

  • 马超在入蜀后郁郁寡欢,少有作为,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马超在入蜀后为何郁郁寡欢,少有作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5年,刘备正率军在益州腹地攻打刘璋,打算从刘璋手中夺走益州,只不过刘璋毕竟在益州执政的时间较长,因此刘备一时半会间也没能攻下益州。不过刘备在此前派人积极与身在汉中的马超联系,等到夏天

  • 顺治和康熙相比 孝庄对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耕织图,孝庄太后简介,雍正对孝庄的评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顺治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顺治帝是豪格和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个摄政王,孝庄太后似乎具备干政的天然法统,所以他人为隔绝了孝庄和顺治帝,让他们无法经常见面,

  • 秀怀王朱见澍的封地在哪?他死后为何会被运回北京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秀怀王朱见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一直奉行封建诸王的国策。虽然明代的亲王从开国初年的戍边大将,逐渐成为中后期的朝廷负担,但亲王必须之国,那是朝野上下的共识,不容任何人来质疑和挑战。自从永乐朝以后,亲王一旦之国,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以外,基本就和皇帝死生不再相见

  • 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奋斗于仕途的生命短暂的人们,也有少数幸运人士,成为了标志性人物,让后人难以

  • 吴良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顺治为什么一死孝庄就杀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良辅和孝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良辅是深得顺治皇帝憧憬爱的太监。在顺治皇帝死前五天,还将吴良辅送到寺庙中剃了头发出家当和尚,然而,顺治皇帝一死,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便召回了吴良辅,就地正法。那么,吴良辅究竟是做了什么,为何顺治皇帝这么护着他,而孝庄太后却偏要

  • 项羽自信过头错失天下的三个原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

  • 揭秘李世民最爱的两个女人得宠原因竟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一生共娶妻十五位,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当属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两岁,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共育有三位儿子,四位女儿,长孙皇后生下长子李承乾时,李世民十分欢喜,当他成为皇帝时,毫不犹豫地立李承乾为储君。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一同